【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尾架,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多功能尾货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尾货架、后靠垫、后扶手等产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但大多单独针对某项特定功能而设计的,因而上述产品各功能间的兼顾性便显得不足,甚至造成各功能间的冲突与排斥性,如安装后靠垫或后扶手,若再随车装载货物便显得空间不足;相反顾到货架空间加大,后座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又感不足。比如,现在市场上出现的某新型产品——摩托车的下侧翻尾货架,在使用中,其外张宽度已超出了现行国家交通法规,对摩托车装载货物不得超出车把手宽度的规定,这种违规侧翻货架行驶中势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摩托车的尾货架、后靠垫和后扶手等产品存在的功能不足,在合乎交通法规的范围内,提供一种集后靠垫兼做后扶手和尾货架扩大装载空间于一体的实用性很强的摩托车多功能尾货架。本技术的摩托车多功能尾货架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包括框架和框架加固梁,所述的框架是由金属条或管弯制组合而成,尾部呈半圆形或方形,分前货架和后货架,各框架中间安有加固梁,后货架为三层大小和形状相同并重叠安装在一起的框架结构体,即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多功能尾货架,包括框架和框架加固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是由金属条或管(1)弯制组合而成,尾部呈半圆形或方形,分前货架(2)和后货架(3),各框架中间安有加固梁(4),后货架(3)为三层大小和形状相同并重叠安装在一起的框架结构体,即上层框架(5)、中层框架(6)和下层框架(7),前货架(2)两侧边框通过双向弹簧支撑铰链(8)装有两个对称的上翻式长方形框架(9),另外向前平行延伸的两根金属条或管(1)的尾端弯曲成圆弧形固定连接头(10)与摩托车后减震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