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808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模块或者说冷却设备,其具有壳体和作为冷却器的风扇使用的径向风扇叶轮。所述壳体为了进行隔音而具有由铝板成形而成的吸收器,所述吸收器具有多个微型缝隙。利用所述吸收器将所述壳体的内壁完全或部分覆盖,由此在所述内壁与所述吸收器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空间通过蜂窝状的或网格状的隔板被分成腔室。所述腔室因此仅通过微型缝隙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连接并且隔绝所述径向风扇叶轮的声音。作为替代方案,外部的壳体壁也可以由具有多个微型缝隙的吸收器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冷却模块或者说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冷却模块具有风扇叶轮,通过该风扇叶轮使外界空气输送过冷却模块的冷却器。在此方面,此前远离冷却模块用于冷却的冷却介质在回路中向冷却器回输并在冷却器内重新冷却。然后冷却介质能够重新用于冷却。这种类型的冷却模块例如安装在人所处的有轨车辆的顶上。然后将冷却介质输送到所要冷却的有轨车辆的组件内。这种类型冷却模块的缺点是,风扇叶轮的干扰噪声通过冷却模块的壳体增强并可以传递到内部空间和周围环境中。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为隔音利用泡沫材料或纤维状材料将壳体覆盖。这种类型隔音的缺点是,这些材料除了灰尘外,还吸附雨水以及冷凝水或还有排出的冷却液,由此降低其耐用性。特别是这种类型的隔音在吸纳液体后,在低于冰点的温度下会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这些缺点的冷却模块。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冷却模块得以实现。所要求的冷却模块具有壳体和在壳体内旋转的风扇叶轮(例如桨轮)。为隔音,壳体的至少一个壁部段依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多个腔室,这些腔室至少内侧由在多个腔室上延伸的、微型穿孔的吸收器和此外由布置在单个壁部段内部的隔板来限定。微型穿孔的吸收器具有多个相对较小的贯通间隙。腔室通过隔板彼此隔开。因此提供一种冷却模块,其中提高了隔音的耐久性。特别是这种类型的隔音在吸纳灰尘和液体(水或冷却液)后仍可以抵抗冰点以下的温度并进行清理。壁部段也指壳体的底部或盖。贯通间隙最好具有小百分比(特别是低于8% )的吸收器面积的比例。出于加工技术的原因,优选贯通间隙是微型缝隙。壁部段最好具有扁平的外部壁元件或外部壁面和扁平的内部壁元件或内部壁面。微型穿孔的吸收器至少形成内部壁元件或内部壁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进一步构成中,壁部段的外部壁元件封闭。因此腔室内侧由吸收器并且外侧由反射声音的壁元件来限定。通过选择外部封闭壁元件与内部微型穿孔的壁元件之间的间距,能够使隔音与所要隔绝的声音频率相匹配。在取决于可能的开支和所追求的隔音情况下,能够用吸收器覆盖壳体单个的或所有壁部段内部并配备用于隔音的腔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进一步构成中,壁部段的外部壁元件由吸收器形成。因此腔室外侧和内侧由吸收器以及此外由隔板来限定。因此冷却模块的外部声系界限由微型穿孔的吸收器形成。通过选择外部的微型穿孔的壁元件与内部的微型穿孔的壁元件之间的间距,能够使隔音与所要隔绝的声音频率相匹配。隔音此外有如下改进:壁部段具有一个或多个扁平的中间壁元件或中间壁面。因此在壁部段内形成腔室的两个或多个平面。在此方面,不同壁元件(内部、中间和外部壁元件)的间距也可以不同地来测量并这样与所要隔绝的声音频率相匹配。这样形成的平面能够具有不同的厚度以及对此的腔室深度。装置技术上和加工技术上简单的是,隔板在壁元件之间并与壁元件垂直地布置。隔板依据第一种设计方案能够形成多角的蜂窝结构。隔板依据第二种设计方案能眵形成直角的或方形的网格结构。隔板与扁平的壁元件最好固定连接。为此它们能够粘接、焊接、钎焊或弹性密封夹紧在壁元件之间。因此来防止隔板之间的声“短路”。在一种尤其优选的进一步构成中,壳体具有框架结构,从而得出一种壳体的盒状结构。然后至少一个依据本专利技术配备有腔室的壁部段插入到该框架结构的框架内和/或插接在框架结构的销钉上。因此产生的可能性是壁部段作为扁平的表面部件简单加工固定在框架结构上,例如通过插入框架结构的型材之间和/或通过插接在销钉上。特别是在盒状的壳体中,在效率优化的意义上优选风扇叶轮形成径向风扇,它将外界空气轴向于冷却器吸入并径向排出。但风扇叶轮也能够形成轴向风扇。特别是在径向风扇的情况下,为进一步隔音能够在风扇叶轮的周缘上布置其他微型穿孔的吸收器元件,这些吸收器元件与风扇叶轮具有特定的角距和径向间距。其他吸收器元件能够一行或多行布置。其他吸收器元件能够具有传导空气的功能。依据本专利技术利用吸收器和腔室构造的壁部段或其他吸收膜能够平行于或沿气流来布置。吸收器能够由金属(例如板材)制成。吸收器能够由塑料制成。吸收器通过确定的表面延展能够是一体的并且对此形成扁平的内部壁元件并具有布置于其间的抵靠部段。抵靠部段用于抵靠以及用于使吸收器固定在这个或这些外部的壁元件上。这样使吸收器保持在与外部壁部段所选择的间距上,由此确定腔室的深度。对此尤其优选吸收器由板材成形并具有多个彼此平行的弯曲部位。然后两个彼此相邻的弯曲部位能够成对地限定抵靠部段或外部的壁元件。因此弯曲的内部壁元件和扁平的外部壁元件构成各自通过隔板划分成多个腔室的空间。冷却模块能够具有另外的风扇叶轮,其中一个或多个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壁部段(也)布置在这些风扇叶轮之间。壳体能够具有或限定排风道,该排风道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布置在风扇叶轮的后面。然后排风道为隔音(也)能够具有一个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壁部段。壳体可以具有或限制排风道,该排风道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布置在风扇叶轮的前面。然后进风道为隔音(也)可以具有一个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壁部段。为使吸收器的效果最大化,腔室的尺寸能够在取决于旋转的风扇叶轮所要隔绝的叶片频率情况下来设计。叶片频率可以从特别是风扇叶轮的旋转频率(例如额定旋转频率)和风扇叶轮的叶片数量中测定。叶片频率在使用情况下能够是440Hz。腔室的尺寸通过壁部段彼此的间距并通过隔板之间的间距确定。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模块具有支架,这些支架构造用于将冷却模块固定在-特别是有轨车辆的-顶上。【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剖面侧视图;图3a和3b各自示出隔板和腔室的一个实施例;图4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剖面图;图5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模块的第三实施例壳体的示意性的透视图;图6a和6b示出依据图5的第三实施例的壁部段;以及图7示出依据图5和6的冷却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性的剖面侧视图。附图标记列表I横梁2; 102 冷却器4中间壳体6风扇叶轮壳体8冷却介质泵10排风道12径向风扇叶轮14 ;214 壁部段16电动机20盖22底部24底部28吸收器30抵靠部段32主部段34空间35; 135 隔板36; 136 腔室40盖144冷却介质过滤器146铆接螺母206壳体218吸收器元件248型材250内部壁元件252中间壁元件254外部壁元件256孔258销钉。【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该冷却模块具有两个横梁1,它们横跨于行驶方向安装在有轨车辆的顶(二者没有示出)上。横梁I支承冷却器2、中间壳体4和具有排风道10的风扇叶轮壳体6。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模块工作时,通过冷却介质泵8将冷却介质输送过冷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却模块,具有风扇叶轮(12)和壳体(4、6、10;206),其中为了隔音所述壳体(4、6、10;206)的至少一个壁部段(14、20、24、40;214)具有腔室(36;136),所述腔室由在多个所述腔室(36;136)上延伸的、微型穿孔的吸收器(28)和隔板(35;135)来限定,其中所述微型穿孔的吸收器(28)具有多个相对较小的贯通间隙,并且其中所述腔室(36;136)通过所述隔板(35;135)彼此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內德莱恩B·马尔兹A·维茨斯泰恩SG·巴克豪斯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