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362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把搁脚板固定在曲轴箱下部上的结构,使摩托车越过的路上的突起物时难以挂住搁脚板固定座。它是把从曲轴箱下面的前端大致成水平地向车体后侧延伸的下防护器17配设在曲轴箱10的下侧。用搁脚板固定螺栓21把下防护器17的后部固定在曲轴箱10上。由下防护器17和搁脚板安装部16的安装板20包覆曲轴箱10下面的整个区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把搁脚板用螺栓紧固在发动机的曲轴箱下部上的摩托车。以前,把放置驾驶员的脚的搁脚板固定在发动机的下面上的摩托车是把搁脚板的棒状部做成在曲轴箱的下方、向车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把焊接在该向左右方向延续部上的安装板从下方用螺栓拧紧在曲轴箱的下面上。当把上述安装板安装在曲轴箱下面上时,在曲轴箱下面的后部成一体地形成向下方突出的搁脚板固定座,在将上述安装板从下方重叠到该搁脚板固定座上的状态下、使固定螺栓从下方在该安装板上插通、并使上述安装板被拧紧在上述搁脚板固定座上。采用上述这种搁脚板安装结构的摩托车,由于搁脚板固定座从发动机的曲轴下面向下方突出着,因而在越过路上的突起物时,会出现该突起物挂住搁脚板而容易发生冲突的问题。由于冲突时的冲击被传递到搁脚板固定座附近的壁厚相对较薄的的曲轴箱底壁部分,因而当冲击较大时上述底壁部分就容易被损坏。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即采用这种把搁脚板固定在曲轴下部上的结构,当摩托车越过的路上的突起物时难以挂住在从曲轴箱下面向下方突出的搁脚板固定座。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是把从曲轴箱下面的前端、大致成水平地向车体后侧延伸的下防护器配设在曲轴箱的下侧,用搁脚板固定用固定螺栓把该下防护器的后部固定在曲轴箱上,由于用上述下防护器和搁脚板安装板把曲轴箱下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全包覆,因而曲轴箱的下侧没有无用的凹凸部分。因此当摩托车越过会碰上发动机下部那样大的突起物时,下防护器和搁脚板安装板就能从上述突起物上滑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安装着本专利技术的下防护器的状态的发动机侧视图;图3是表示安装着下防护器和搁脚板的状态的发动机仰视图;图4是表示下防护器的示意图。下面,参照着图1~图4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安装着本专利技术下防护器的状态的发动机侧视图,图3是表示安装着下防护器和搁脚板的状态的发动机仰视图,图4是表示下防护器的示意图,其中的(a)是侧视图、(b)是仰视图、(c)是正视图、(d)是沿(b)的D-D线取得的剖视图。在这些图中,符号1表示该实施例的摩托车,该摩托车1做成在操纵方向的手柄2和座位3之间形成脚通过的空间S的形式。4是这个摩托车1的前轮、5是它的后轮。上述前轮4能被自由转向地通过前叉6而悬挂在车架7的前管7a上,上述后轮5通过能沿上下方向自由摆动的后臂8悬架在车架7上。而且在该摩托车1的前轮4和后轮5之间的部位放置着发动机9。这个发动机9是空冷4循环单汽缸式的,如图2所示,由曲轴箱10和向车体略微向前方突出地安装在该曲轴箱10的构成车体前侧端部的汽缸11构成。12是表示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上述曲轴箱10上的曲轴、13是连杆、14是活塞。在上述曲轴箱10的下部安装着起动马达15、搁脚板16和下防护器17等。上述起动马达15安装在曲轴箱10的下端部的车体前侧的端部;上述搁脚板16安装在曲轴箱10的下端部的车体后侧的端部上。这个搁脚板16如图3所示,由两端安装着放脚用橡胶18的管材构成的棒状部19、和将这棒状部19固定在曲轴箱10上的安装板20构成。棒状部19形成在发动机9下方向车体的左右方向延伸、而且两端向发动机9的侧方突出,安装板10从下方提供地焊接在曲轴箱10的正下方部位上。上述安装板20通过冲压成形、将板材加工成上述棒状部19能嵌合的形状,在图3所示的安装状态下、形成由棒状部19向车体前后两侧延伸的结构。而且,把该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中的一部分的伸长尺寸做成比另一部分长的凸缘状,用搁脚板固定螺栓21把该凸缘部20a拧紧在曲轴箱10的搁脚板固定座22、23(参照图2)上。这个搁脚板固定座22、23在曲轴箱10的后部下面、从不同部位(曲轴箱10的底壁部分)向下方突出地形成一体。搁脚板固定座22配设在比上述棒状19还靠车体前侧的左右2个部位上,搁脚板固定座23配设在此棒状部19还靠车体后侧的左右2个部位上。因此,上述凸缘部20a与搁脚板固定座22、23的形成位置相对应地共计形成4个,上述搁脚板固定螺栓21也共计使用4个。上述下防护器17如图3所示、形成与上述起动马达15一起从下方包覆曲轴箱10的下面的结构,前端部和后端部固定在曲轴箱10的下端部上。下面、用图4对该下防护器17的结构细节进行详细说明。下防护器17是将金属制板材由冲压成形工艺制成,把大致成平板状的主板部17a、从该主板部17a的车体前侧的端部向上方直立起的直立部17b、从该主板部17a的车体左侧的端部向上方直立起的侧板部17c形成一体,在上述主板部17a和直立部17b的大致整个区域里开设有多个圆孔24。这个下防护器17、在上述主板部17a的车体后侧的端部上的左右两侧开设着通孔25,而且在上述直立部17b的车体右侧和车体左侧的端部上突出地设置安装支座26、27。这样形成的下防护器17是把主板部17a的后端部与上述搁脚板16一起固定在曲轴箱10的后侧下端部;用下防护器固定螺栓28(参照图2)将直立部17b的安装支座26、27固定在曲轴箱10的下端前面上。该实施例中,在把下防护器17的上述主板部17a的后端固定在曲轴箱10上时是如下所述地进行的。即,如图2所示,先把搁脚板16的上述安装板20从下方配到曲轴箱固定座22、23上,把主板部17a的后端部从下方重叠到该安装板20上的比棒状体19更靠车体前侧的2个部位的凸缘部20a上。然后将搁脚板固定螺栓21从下方插通主板部17a的通孔25,使其贯通主板部17a和凸缘部20a、拧紧在搁脚板固定座22上。这样,通过将下防护器17安装在曲轴箱10上,下防护器17就成从曲轴箱10的下面前端大致成水平地向车体后侧延伸,并与搁脚板16的安装板20相连。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起动马达15的引线15a从上述下防护器17的主板部17a和曲轴箱下面之间通过,并向车体后侧导出。如图3所示,这个引线15a大致沿下防护器17的侧板部17c配设。这样,安装着搁脚板16和下防护器17的发动机9由搁脚板16的安装板20和下防护器17包覆了曲轴箱10的下面的大约整个区域。这样,由于曲轴箱19的下侧消除了无用的凹凸,因而配置着这种发动机9的摩托车1在越过可与发动机下部相碰那样大的突起物时,上述下防护器17和上述安装板20就会在该突起物上滑过。又由于在这实施例中,在下防护器17上开设多个圆孔24,因而不仅能由此减轻重量,而且能使主板部17a和直立部17b的刚性变小,在碰到突起物时容易变形。即,突起物碰到下防护器17时能使传给搁脚板固定座22的冲击力缓和。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在曲轴箱的下侧配设从曲轴箱下面的前端大致成水平地向车体后侧延伸的下防护器,用搁脚板固定用固定螺栓把该下防护器的后部固定在曲轴箱上,由于由上述下防护器和搁脚板的安装板把曲轴箱下面的大致整个区域都包覆,因而曲轴箱的下侧的无用凹凸被消除。因此当该摩托车越过会和发动机下部相碰那样大的突起物时,下防护器和搁脚板的安装板就会从上述突起物上滑过。这样,由于即使采用使搁脚板安装座从曲轴下面向下方突出的结构,上述突起物也不会挂在其上,因而突起物冲击时,能把传递给脚垫固定座附近的壁厚相对较薄的曲轴箱底壁部分的冲击力抑制到较小程度。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它是通过用螺栓拧紧与搁脚板成一体地构成的安装板而把搁脚板在发动机的曲轴箱的后端部上的,其特征在于:把从曲轴箱的下面的前端大致成水平地向车体后侧延伸的下防护器配设在上述曲轴箱的下侧,用搁脚板固定用的螺栓把该下防护器的后部固定在曲轴箱上,由上述下防护器和搁脚板的安装板把曲轴箱下面的大致整个区域都包覆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二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