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008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在托架28上形成安装孔29,其局部设有切口部30,在与托架28重叠的侧壁31上设有安装孔32,主支架20处于收起状态时,切口部33与30一致。在托架28和支架套23的各安装孔29和32上插入支架轴22,使在其外周部往半径方向突出的凸起26与切口部30、33一致,通过支架套23的侧壁31的内侧。在该状态下,若使主支架20立起,则切口部30和30位置错开,支架轴22的凸起26与托架28或支架套23的侧壁31接触,支架轴不能拔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其设有通过支架轴枢支在车体下部的支架以及能将该支架锁定在立起位置的锁定装置。二轮摩托车中的支架锁定装置作为公知技术可以列举例如特开平4-71971号公报。这种支架锁定装置用支架轴将支架相对车体下部回动自如地枢支着,同时,一锁定销与支架系合,将该支架锁定在立起位置,通过弹簧的弹力,使锁定销朝锁定方向赋势,若通过操纵手柄,反抗上述弹簧的弹力,使锁定销朝开启方向移动,则解除了支架锁定。但是,即使设有这种支架锁定装置,可是,若能拔出支架轴,则能将支架本身从车体上取下,其结果,往往导致车辆被盗。因此,为了更可靠地防止车轮防盗,希望能防止取下支架本身。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满足这种要求。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设有支架和锁定装置,支架由支架轴枢支在车体下部,能在立起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摆动,锁定装置能将上述支架锁定在立起位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防拔机构,使得上述支架轴在支架锁定时不能拔出或难以拔出。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不能拔出”是指在车体侧和支架的连接部通过系合等阻止支架轴拔出,并且,若不破坏,就不能将支架轴沿轴向拔出;所谓“难以拔出”是指若不使用特殊工具,就不能拔出支架轴。当支架摆动到立起位置并把锁定装置锁定在立起位置时,车不能运动。此外,当支架锁定在立起位置,由于防拔机构,支架轴是不能拔出或难以拔出的,支架本身不能从车体上取下或难以取下。按照本专利技术,由于锁定装置锁定了支架而能防止车辆被盗,同时,由于防拔机构,支架轴不能拔出或难以拔出,因而支架本身是不能或难以从车体上取下,结果,能更可靠地防止车辆被盗。附图简要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部分的分解斜视图;图2为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整体侧面图;图3为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整体平面图;图4为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部侧面图;图5为支架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5沿6-6线的剖面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的支架连接部的图;图8为涉及其它实施例的与图6相当的图。现在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构成小型摩托车型车辆骨架的车架由钢管框架构成,包括前端的车架套管1,由车架套管1下端向下延伸的下管2,从该下管2的下端附近向车体后上方延伸、俯视大致呈椭圆形的后架3,分别在左右方向连接该后架3的前部、中央部及后部的前横梁4、中横梁5和后横梁6。可转向地支承在车架套管1上的前叉7的上端设有转向手把8,其下端轴支着前轮9。发动机10的前端通过一个连杆机构可上下摆动地支承在中横梁5上,后轮11由发动机10的后端支承,发动机10的后部与后横梁6通过减震器12相连。车架外周由硬质合成树脂构成的体壳包覆着。体壳分成若干构件。其中,在鞍座13下方设有后上部体壳14、后下部体壳15以及下体壳16。后上部体壳14为一体成型的单一部件结构,用前后部及左右两侧部以壁面围绕、且上下开放的环状部件构成。存放头盔等物品的行李箱17嵌合在后上部体壳14之内,后上部体壳14的上部开口通常被鞍座13开闭自如地复盖着,鞍座13的前端用铰链定位。后挡泥板18覆盖在后轮11的上部,安装在后上部体壳14的后部。后下部体壳15和后体壳16都是左右分开的结构。现在说明车体的主支架20的安装结构。前后方向能够摆动的主支架20,经过一个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架轴22枢支在盘形支架托21的后端。支架托21焊接在中横梁5上。主支架20由支承在支架轴22上的支架套23和焊接在该支架套23后面上的支架体24构成,支架体24在车宽方向大致呈倒U字形,支架托21和支架套23拉伸了弹簧25,产生了斜向拉力,使支架稳定于图2的收起位置或图4的立起位置。图5为主支架20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5的沿6-6线的剖视图,从这些图可明显看出,主支架20的立起位置通过支架套23的前表面与支架托21的后壁接触受到限制。图1表示使用支架轴22的连接方法,从图1、图5和图6能够明显看出主支架20和支架托21的连接结构。在这些图中,在支架轴22的外周部一体地形成止动凸起26,其在一端形成的头部25的附近朝半径方向突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止拔出机构的一例。在支架轴22的前端形成直径方向的通孔27。图1中A部表示凸起26部分的放大回转剖面。支架托21的侧壁后部左右形成往后方突出的左右一对的安装托架28。左右安装托架28上有配合穿过支架轴22的安装孔29,安装托架28之一(在这个实施例为左侧安装托架)上形成的安装孔29的周围的一部分上形成用于使凸起26通过的切口部30。支架套23内,在往左右托架28内侧重叠的左右侧壁31上也形成与安装孔29相同的安装孔32,进而,在左右安装孔32内,在形成切口部30侧(在本实施例为左侧)上形成同样的切口部33。该切口部33允许凸起26穿过,并且,使各安装孔29和安装孔32一致,当使主支架20接近收起状态时,使其与切口部30一致。下面参照图1说明主支架20与支架托21的连接方法。首先,将支架套23放入左右托架28的内侧,使托架28与安装孔32一致,然后,将主支架20大致水平放置,对准切口部33和30,随后,将支架轴22的前端放入在本实施例为左侧的托架8上形成的安装孔29内,并且使凸起26与切口部30对准,在这种条件下,穿入支架轴22,将凸起26放入侧壁31的内侧。这时,支架轴22的前端从右侧托架28的安装孔29中伸出来,所以,若在支架轴22伸出的突出部上形成的通孔27中插入开口销34,就能防止支架轴22脱落。如图5所示,若将主支架20摆到立起位置,结果切口部33成为相对切口部30大约回转了90°,互相错开,所以,凸起26与侧壁31或托架28的某一方的内面接触,这样就能防止拔出支架轴22。这时凸起26可以插入支架轴22,即处于与切口部30相对准的位置,也可以处于绕轴线转动的状态,如图4所示。在这种方式里,主支架20穿过支架轴22连接到支架托21,因而,当存车时,主支架20立起时,支架轴22是无法拔出的。随后还要说明,由于主支架的立起位置被支架锁定装置锁定,禁止主支架20上升到收起位置,车辆的行驶被禁止,因此防止了车辆被盗。而且由于在支架锁定的条件下,主支架20本身不能从车体上去掉,因此车辆防盗更加可靠。由于本实施例使用开口销34,在主支架20处于收起位置时仍能防止轴22脱落。然而,使用开口销34防止轴22脱落不一定是必须的。另外,在支架轴22的顶端制成类似于凸起26的另一种凸起,同时在右托架28和侧壁31的安装孔29和32上,形成切口部30和33,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使支架轴22绕它的轴线转动,从而确定防止支架轴22被拔出。作为另一种变型,支架轴22的顶端可以制成螺纹并且用螺母拧紧,确定防止支架轴22被拔出(见图8)。图7和图8表示另一实施例,这里的防拔板70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拔机构,借助于特殊螺栓71,将其安装在支架托21的侧面,只有使用专用工具才能装紧和卸下它。从图8可以看出,防拔板70沿支架托21侧面向后延伸,它的后端72盖在支架轴22的头部25的外表面。由于这种结构,支架轴22不能拔出,除非将防拔板70取掉。由于防拔板70是借助特殊螺栓71安装的,因此难以取掉,支架轴22就难以拔出,因而就有效地防止了车辆被盗。在这种实施例中,支架轴22上可以设也可以不设前面实施例中的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设有支架和锁定装置,支架由支架轴枢支在车体下部,能在立起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摆动,锁定装置能将上述支架锁定在立起位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防拔机构,使得上述支架轴在支架锁定时不能拔出或者难以拔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冈浩一立石清一河本秀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