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具有把鞍座锁定在停车状态的锁定装置,把支架锁定在竖立状态的支架锁定装置、与鞍座的从可用状态向停车状态的移动动作连动而被上拉且下端与支架锁定装置连接的连接杆,当把鞍座转动到停车状态时,连接杆被上拉,用支架锁定装置把支架锁定。当把鞍座转动到可用状态时,连接杆被下压而使前述锁定状态解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把自行车锁定在不能骑用的状态以降低自行车功能而实现防盗效果,而且停车时的操作步骤简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为了防止自行车在停车过程中被盗,有过各种自行车锁,传统的锁都是对前轮或后轮上锁,使之不能旋转。然而,这类传统的锁对于欲行盗窃的人来说,具有一种暗示,即只要把锁加以破坏即可骑上逃走。因此考虑过不用传统锁,而采用把鞍座本身锁定成不能骑坐的状态、即能给人以“不能骑坐”的暗示以防止盗窃的防盗装置。然而,即使采用这种把鞍座本身锁定成不能骑坐状态的防盗装置,当自行车的主人要停车时,首先要立起支架,然后要给立起的支架上锁,或是用别的锁上锁,还要把鞍座本身锁成不能骑坐的状态,总共要进行3项操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该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可把构成自行车的功能装置之一的鞍座本身锁定成不能骑坐的状态、即成为降低自行车功能的形式,而且停车时的操作简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具有构成自行车功能的多个不同功能装置、以及使多个功能装置的功能连动降低的功能降低装置。采用这种构造,通过使功能降低装置动作,多个功能装置的功能便连动降低。从而可用较少的操作使多个功能降低。能可靠地防止盗窃。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是在技术方案1中,多个功能装置由自行车骑行时该骑车人接触的功能装置和骑车人不接触的功能装置构成,功能降低装置通过对前述两个功能装置中的任一个装置上锁而将前述两个功能装置锁定以降低其功能。采用这种构造,通过使功能降低装置动作,骑车人接触的功能装置和骑车人不接触的功能装置这两个功能装置的功能连动降低,可使多个功能有效地降低,能可靠地防止盗窃。另外,上述各技术方案中的自行车功能装置是鞍座、车架、传递脚蹬旋转力的装置、以及车轮等,是构成自行车各种功能的构成零件。另外,连动的方向可以是规定的一个方向,也可以是相互双向连动。技术方案3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的特点是,其鞍座支撑在鞍座支柱上,可移动自如地变化为可用状态或鞍座面倾斜的停车状态,且设有把鞍座锁定在前述停车状态的钥匙装置,设有在支架竖立状态下对其进行锁定的支架锁定装置,设有与鞍座的从可用状态向停车状态的移动连动而使支架锁定装置成为锁定状态的连接装置。采用这种构造,一旦使鞍座移动到停车状态,连接装置即被上拉,支架锁定装置将支架在竖立的状态下锁定。而一旦使鞍座移动到可用状态,连接装置即被下推,支架锁定装置的锁定便被解除。技术方案4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是把技术方案3中的连接装置设置在自行车车架立管内部,从而使构造更加简洁。技术方案5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的特点是,其鞍座支撑在鞍座支柱上,可移动自如地变化为可用状态或鞍座面倾斜的停车状态,且设有把鞍座锁定在前述停车状态的钥匙装置,设有在支架竖立状态下对其进行锁定的支架锁定装置,设有与鞍座的从可用状态向停车状态的移动连动而被上拉且其下端与支架锁定装置连接的连接杆,且把连接杆设置在自行车车架的立管和鞍座支柱的内部,同时在连接杆上设置在使鞍座移动到前述停车状态后动作、把鞍座支柱固定在立管上的固定装置。采用这种构造,通过使鞍座移动到停车状态而使固定装置动作并把鞍座支柱固定在立管上,此时即使要在立管上上下移动或旋转鞍座支柱,由于固定装置的作用,阻止了鞍座支柱的上下移动或旋转,使锁定动作更加可靠。技术方案6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具有自行车车架、支撑在该自行车车架上且与脚蹬、曲柄及其他传动装置连接的后轮、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上的前轮、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上的把手、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所设的鞍座支柱上的鞍座、将自行车锁定在不能骑行状态的锁定装置,其特点是,前述鞍座安装在前述鞍座支柱上且可以停止在可用状态与停车状态2个位置上,还设有对前述鞍座向停车位置(停车状态的位置)一侧加力的弹性装置,通过手动可使被支撑的前述鞍座克服该弹性装置的加力而从停车位置向可用位置(可用状态的位置)移动,并具有在停车位置上将该鞍座锁定的第1锁定装置、以及与前述鞍座从可用位置向停车位置的移动连动而将自行车锁定在不能骑行状态的第2锁定装置。采用这种构造,一旦使鞍座从可用位置向停车位置移动,第2锁定装置即自动进行锁定,操作十分方便。技术方案7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是在技术方案6中,第2锁定装置由与鞍座的从可用位置向停车位置的移动连动而将支架锁定在竖立状态的支架锁定装置构成。采用这种构造,一旦使鞍座从可用位置向停车位置移动,第2锁定装置即自动进行锁定,将支架锁定在竖立状态。技术方案8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是在技术方案6中设置把鞍座的从可用位置向停车位置的移动动作传递给第2锁定装置的连接装置,并把该连接装置设置在自行车车架内部。采用这种构造,由于是用不暴露在外部的连接装置传递移动动作,可以防止有人故意破坏连接装置,可进一步提高防盗效果。技术方案9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具有自行车车架、支撑在该自行车车架上的前后轮、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上的把手、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所设的鞍座支柱上的鞍座、支撑前述自行车车架及其他部件的支架,其特点是,前述鞍座安装在前述鞍座支柱上且可以停止在可用状态与停车状态2个位置上,还设有对前述鞍座向停车位置一侧加力的弹性装置,通过手动可使被支撑的前述鞍座克服该弹性装置的加力而从停车位置移动到可用位置,并具有在停车位置上将该鞍座锁定的第1锁定装置,该第1锁定装置由于前述弹性装置的加力而被上锁,而且只在开锁时才需要用钥匙。采用这种构造,在将第1锁定装置上锁时不需用钥匙,故使用更加方便。技术方案10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具有自行车车架、支撑在该自行车车架上的前后轮、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上的把手、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所设的鞍座支柱上的鞍座、将自行车锁定在不能骑行状态的锁定装置,其特点是,在前述鞍座的下部设有锁定装置的锁部,并在自行车车架的内部设置把该锁部的操作传递到锁定装置的连接装置,通过对前述锁部的操作而使前述锁定装置动作。采用这种构造,把自行车锁定在不能骑行状态的锁定装置与锁部的操作连动,故一旦对锁部上锁,锁定装置即与之连动而进行锁定,使操作更加方便。技术方案11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具有自行车车架、支撑在该自行车车架上且与脚蹬和曲柄及其他传动装置连接的后轮、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上的前轮、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上的把手、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所设的鞍座支柱上的鞍座、将自行车锁定在不能骑行状态的锁定装置,其特点是,前述锁定装置的锁部设在自行车的可动部,并在自行车车架的立管内部设置把该可动部的向停车位置的移动动作传递给锁定装置的连接装置,与前述可动部向停车位置的移动动作连动而使前述锁定装置动作。采用这种构造,由于锁定装置与可动部向停车位置的移动动作连动,故一旦通过对锁部进行上锁等动作使可动部移动,随之而来的是锁定装置也开始动作,从而使操作更加方便。而这里所述的自行车可动部是指鞍座、支撑在车架上的把手等,是可以从通常的骑行状态下的可用状态向不能骑行的停车状态移动的部分,该可动部的锁部既可以通过可动部向停车状态的移动而上锁,也可以用另外的钥匙上锁。技术方案12的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具有自行车车架、支撑在该自行车车架上且与脚蹬和曲柄及其他传动装置连接的后轮、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上的前轮、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上的把手、支撑在前述自行车车架所设的鞍座支柱上的鞍座、将自行车锁定在不能骑行状态的锁定装置,其特点是,在前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防盗装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自行车功能的多个不同功能装置、以及使多个功能装置的功能连动降低的功能降低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斧隆夫,伊藤政博,砚充生,中野博,小滨敦司,森本太吉,三好武博,川崎正志,山本秀树,岩本弘志,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