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935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可用于对汽车生产线上的车身总成进行转运。其解决了现有下线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率高、使用安全性差、易使车身外观因碰撞而产生缺陷的问题。结构为:一种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承接车身的叉臂,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有水平导轨,在水平导轨上设有行走框,行走框上竖直地设有叉臂升降导轨,所述的叉臂可滑动地设置在叉臂升降导轨上,在行走框上设有与叉臂相连接的竖直举升机构,在水平导轨上设有与行走框相连接的水平推动机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生产线上车身的转运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 于把车身总成从主焊线转移至工艺小车的一种下线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下线装置(以下简称下线器具)是把车身总成从主焊线转移 至工艺小车的一种装置,为满足工艺节拍需求及柔性化生产的需要,下线 装置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合理的控制系统,才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 满足生产线工艺节拍需求。有些汽车生产厂家由于建设得较早,对于厂房 内的空间布置规划欠周,不能满足现代化汽车车身吊装器具安装和工作的 空间要求。而在实际的汽车流水作业线上,却需要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吊装 器具,以便使车身在不同的工序之间流转。现有的汽车车身吊装器具的结 构结构为网架式升降结构,往返运行系统采用高空爬行系统。这种结构的 吊装器具故障率和维护成本都较高,而且由于是高空作业,各车身之间易 发生碰撞现象,而导致车身外观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汽车生产线上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工作过程中所具有的 上述缺陷,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车身 总成下线装置,它可以很好地适应一些老旧汽车生产线的工作要求,其故 障率和维护成本较低,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车身总成下 线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承接车身的叉臂,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有水平导轨,在水平导轨上设有行走框,行走框上竖直地设有叉臂升降导轨, 所述的叉臂可滑动地设置在叉臂升降导轨上,在行走框上设有与叉臂相连 接的竖直举升机构,在水平导轨上设有与行走框相连接的水平推动机构。 本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在工作时,叉臂在举升机构的作用把车身托起, 而在水平机构的作用下,车身会跟随叉臂一起水平移动,从而可以把车身 送达目标工位。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有环形的旋转导轨,所述水平导轨上设有若 干滑轮组件,滑轮组件骑跨在旋转导轨上,在水平导轨与底座之间设有旋 转推动机构。设有的旋转导轨和滑轮组件结构,在旋转推动机构的作用下, 叉臂可以带动车身在底座旋转,加之上述的水平移动,可以有效地增加车 身到达的位置,增加了本下线装置的工作范围,对车间内各工位的位置要 求低,便于在车间内对一些工位进行布置。作为优选,所述竖直举升机构为顶举气缸,所述水平推动机构为水平 气缸,所述旋转推动机构为偏心推动气缸。这些可动作的部件为气缸,可 以充分利用车间内现有的高压气体管路,而且气缸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响应 速度快,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叉臂升降导轨上设有用于夹紧叉臂的夹紧气缸。该夹 紧气缸可以使叉譬稳定地保持在行走框上,有效地杜绝了车身因叉臂的不 稳定而发生移动,提高了车身在被转运和对其进行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叉臂升降导轨与行走框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支撑杆。 设有的支撑杆可以增加叉臂升降导轨在行走框上的牢固性,改善了行走框 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为分体式结构,它包括位于其两端部的两个联 接杆和位于中部位置处的管柱,两个联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叉臂升降导轨和 行走框相铰接,另一端分别与管柱的两端部螺纹连接。支撑杆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其能够很稳定地连接叉臂升降导轨和行走框,且便于把支撑杆设置 在叉臂升降导轨与行走框之间。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 由于本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车身是被叉臂托起, 车身在叉臂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提高车身在被转运和作业时的安全性。2、 由于车身在叉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车身在被转运过程中不易发生 侧翻现象,而且各车身之间不易发生碰撞现象,保证了车身的外观质量。3、 本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所占空间小,便于满足一些老式的汽车生 产线的工作需求。4、 本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只是利用其自身上所设的传 动机构进行工作,这些传动机构便于进行维护,其工作过程中的故障率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1,本技术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包括底座8、设置在底 座8上的两根水平导轨7、设于两根水平导轨7之间的行走框1K设于行 走框11上的叉臂升降导轨2、活动地设于叉臂升降导轨2上的叉臂1 。水平导轨7的截断面呈"]"形,它们相对地设于底座8」:。行走框 11设于水平导轨7的内部,它为框式结构,它具有一根横跨在两根水平导 轨7上的联接臂10,联接臂10的中部位置处呈拱形。在水平导轨7上设 有水平气缸9,水平气缸9上的顶杆12穿过联接臂10上的拱形部分连接 在行走框11上靠近所述叉臂升降导轨2的位置处。在水平气缸9的作用下, 行走框11可在水平导轨7上水平移动。在底座8上设有环形的旋转导轨6,所述水平导轨7上设有四个滑轮 组件13,滑轮组件13中的凹面滑轮骑跨在旋转导轨6上。在底座8上还 设有偏心推动气缸14,偏动推动气缸14中的顶杆与行走框11中的水平导 轨横梁15相铰接在一起。在偏心推动气缸14的作用下,水平导轨7带动 叉臂1进行旋转,从而把叉臂上的车身转送到目标位置。在行走框11上设有两个顶举气缸4,顶举气缸4用于和叉臂1相连接, 在顶举气缸4的作用下,叉臂1可以沿着叉臂升降导轨2而上升或下降。叉臂升降导轨2上还设有夹紧气缸3,当叉臂1上升到位时,夹紧气 缸3中的夹紧块可将叉譬1夹紧在行走框11上,以使车身被稳定地保持在 叉臂1上。在叉臂升降导轨2与行走框11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支撑杆5,支撑杆 5为分体式结构,它包括两个位于其两端部的联接杆51和一根位于其中部 的管柱52,两个联接杆51的一端分别与叉臂升降导轨2相铰接在一起, 另一端分别与管柱52螺纹连接。上述的各种气缸可以与生产车间内的现有高压气源相通,这些气缸的 工作一般是由控制面板上的按钮分别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的。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承接车身的叉臂,其特征在于,在底座(8)上设有水平导轨(7),在水平导轨(7)上设有行走框(11),行走框(11)上竖直地设有叉臂升降导轨(2),所述的叉臂(1)可滑动地设置在叉臂升降导轨(2)上,在行走框(11)上设有与叉臂(1)相连接的竖直举升机构,在水平导轨(7)上设有与行走框(11)相连接的水平推动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底座(8)上设有环形的旋转导轨(6),所述水平导轨(7)上设有若干滑 轮组件(13),滑轮组件(13)骑跨在旋转导轨(6)上,在水平导轨(7) 与底座(8)之间设有旋转推动机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竖直举升机构为顶举气缸(4),所述水平推动机构为水平气缸(9),所述 旋转推动机构为偏心推动气缸(14)。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叉臂升降导轨(2)上设有用于夹紧叉臂(1)的夹紧气缸(3)。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叉臂升降导轨(2)与行走框(11)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支撑杆(5)。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杆(5)为分体式结构,它包括位于其两端部的两个联接杆(51)和位 于中部位置处的管柱(52),两个联接杆(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总成下线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承接车身的叉臂,其特征在于,在底座(8)上设有水平导轨(7),在水平导轨(7)上设有行走框(11),行走框(11)上竖直地设有叉臂升降导轨(2),所述的叉臂(1)可滑动地设置在叉臂升降导轨(2)上,在行走框(11)上设有与叉臂(1)相连接的竖直举升机构,在水平导轨(7)上设有与行走框(11)相连接的水平推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福杨健潘巨林李卫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