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式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60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式车身,包括车身后地板和固定在后地板下表面的加强梁结构;其中加强梁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和上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沿着车身后地板面板左右框架纵向延伸;前横梁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连接左纵梁和右纵梁;上横梁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中部连接左纵梁和右纵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承载式车身中,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构成框架式的加强梁结构,与车身后地板固连,有效提高了承载式车身侧向和后方承受碰撞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载式车身。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承载式车身以薄钢板构成为主,发动机、悬架等直接安装 在车身上。由于传统的承载式车身主要以薄钢板制成,薄钢板可用点焊焊 接,易于批量生产,而且车身质量小,整体弯曲和扭转刚性大,车室底板 低,车辆高度尺寸小,但是承受侧向冲击力和后方冲击力的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式车身,提高侧向和后方承受碰撞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承载式车身,包括车身后地板和固定在后 地板下表面的加强梁结构,其中加强梁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 和上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沿着车身后地板面板左右框架纵向延伸;前横 梁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连接左纵梁和右纵梁;上横梁在左纵梁和右纵 梁的中部连接左纵梁和右纵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承载式车身,两根纵梁和三根横梁构成框架式的加强梁 结构,有效提高了车身侧向和后方承受碰撞的能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后横梁,后横梁在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中后部 连接左纵梁和右纵梁。本技术放案的承重式车身,由于在车身中后部增设后横梁,可以提高 车身中后部的整体刚度,提高承受侧向撞击的能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在左纵梁和右纵梁前部设有前内加强板。由于增设了前内加强板,前内加强板和左纵梁、右纵梁前端的各面紧 密贴合,增加左纵梁和右纵梁的钢度,减少其内部的变形量,增强了左纵 梁和右纵梁前端承受侧向冲击的能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左纵梁、右纵梁和上横梁连接的位置向上凸起。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承载式车身,上横梁与左纵梁、右纵梁以及前横梁 共同形成了 一个空间,对后排成员提供支撑与保护。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凸起处设有后内加强板。由于增设了后内加强板,后内加强板和左纵梁、右纵梁凸起处附近的 各面紧密贴合,增加左纵梁和右纵梁的钢度,减少其内部的变形量,增强 了左纵梁和右纵梁中部承受侧向冲击的能力。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左纵梁、右纵梁和后内加强板之间设有内 撑板。由于增加了内撑板,既有效的吸收左纵梁和右纵梁弯曲处产生的应力, 又增强了左纵梁和右纵梁抗弯、抗扭的能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后横梁两端装有后横梁加强板。由于增加了后横梁加强板,使得后横梁的刚度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 增强了承载式车身整体抗弯、抗扭的能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前横梁两端通过前接板和左纵梁、右纵梁连接。由于增设了前接板,使得前横梁和左纵梁、右纵梁的连接更加可靠, 保证了承载式车身整体的抗弯、抗扭能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左纵梁和右纵梁后端面设有后端板,后端板和左 纵梁、右纵梁之间还设有后端板下撑板,进一步保证承载式车身整体的抗 弯、抗扭能力。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承载式车身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加强梁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右纵梁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左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前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横梁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前内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内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内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ll、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前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后端板下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承载式车身包括车身后地板和固定 于后地板下表面的加强梁结构。加强梁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左纵梁l、 右纵梁2、前横梁3、上横梁4和后横梁5。左纵梁1和右纵梁2沿着车身 后地板面板左右框架纵向延伸其开口的上端面与后地板面板下平面紧密贴 合。前横梁3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前端连接左纵梁1和右纵梁2。上 横梁4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中部连接左纵梁1和右纵梁2。前横梁3 的结构如图5所示。上横梁位于后地板中部凸起处,两端向左右纵梁延伸 并与之连接,并与后地板面板上表面紧密贴合;又与后地板下前横梁形成 一-定的高度差,两个横梁间间隔430 500毫米。上横梁4两端横向延伸与 后地板上平面左右框架相连接,同时与左纵梁l、右纵梁2以及前横梁3 共同形成了一个空间,对后排成员提供支撑与保护。上横梁4的结构如图 6所示。后横梁5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中后部连接左纵梁1和右纵梁2。 后横梁位于后地板面板中后部下方,备胎储存室前部;其两端向后地板面 板左右框架延伸,并各通过一块后接板与左右纵梁连接。后横梁与上述梁 构成后地板框架的加固结构,同时与后地板上横梁的间距为430~480毫米。 后横梁5的结构如图7所示,后横梁5两端装有后横梁加强板8。左纵梁1 的结构如图3所示。左纵梁1和右纵梁2前部设有前内加强板9。前内加 强板9的结构如图8所示。左纵梁l、右纵梁2和上横梁4连接的位置向 上凸起。左纵梁1和右纵梁2凸起处设有后内加强板10。后内加强板IO 的结构如图9所示。后内加强板IO和左纵梁1、右纵梁2之间设有内撑板 6。内撑板6的结构如图IO所示。前内加强板9、后内加强板10与左纵梁1的各面紧密贴合,增加左纵梁l的钢度,减少左纵梁1内部的变形量,增强了左纵梁1承受侧向冲击的能力。前横梁3两端通过前接板12和左纵 梁1、右纵梁2连接。前接板12的结构如图12所示。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前段上部还设有盖板11,盖板11的结构如图11所示。左纵梁1和右纵 梁2后端面设有后端板13。后端板13的结构如图13所示。后端板13和 左纵梁l、右纵梁2后端面之间还设有后端板下撑板7。后端板下撑板7 的结构如图14所示。图3为左纵梁1的结构示意图。在左纵梁1前端,留 有和前内加强板9相配合的位置;中部凸起处附近,间隔不等的装有4块 内撑板6。前内加强板9如图8所示,其横断面呈U型,开口方向与纵梁 开口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使用前接板6 (如图12所示)将前横梁4与 左纵梁l、右纵梁2前端紧密连接,使横梁与纵梁互相呼应,很好的提高 了整车中部横向与纵向的强度。图4为右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右纵梁2的 结构如图4所示,右纵梁2与左纵梁1结构相似,在此不再描述。同时在 左纵梁l的凸起处,距离不等的设置了四块内撑板9,在后内加强板10凹 槽内部间隔非均匀排列,每块内撑板间隔在120 220毫米之间,这样既有 效的吸收左纵梁1弯曲处产生的应力,又增强了左纵梁1和右纵梁2抗弯、 抗扭的能力。左纵梁1和右纵梁2前端部通各过一块前接板6与前横梁3 连接。前接板12的结构如图12所示。对于汽车车身,通常按车身与车架的关系可分为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 式车身,前者与副车架焊接在一起,共同承受载荷,普通轿车、客车多用 之;而后者的车身与车架分开,各自为独立总成,车身通过悬置与车架连 接,多用于货车和高级轿车。本专利技术属于承载式车身的一种,其纵梁、横 梁分别焊接于后地板面板上下表面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良好的承载式车身,以增加汽车的弯曲刚性和 扭转刚性,提高汽车吸收因侧方或后方遭受碰撞时所产生的冲击力的能力, 更好的保护乘客及位于梁结构中部的油箱。因为后部对于汽车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必须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式车身,包括车身后地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梁结构;所述加强梁结构和车身后地板固连,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前横梁(3)和上横梁(4);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沿着车身后地板左右框架纵向延伸;所述前横梁(3)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前端连接左纵梁(1)和右纵梁(2);所述上横梁(4)在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中部连接左纵梁(1)和右纵梁(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成男衣本钢卢业林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