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的壳体、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3801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气囊装置的壳体、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该气囊装置的壳体能够轻量且廉价地制造。构成内件部(22),该内件部(22)与将被折叠后的气囊(16)及气体发生器(15)保持在内部的收纳部(31)的开口部(40)的缘部一体地形成。在该内件部(22)的至少一部分覆盖被收纳于收纳部(31)中的气囊(16)的位置,将盖部(32)固定于收纳部(31)。并且,开口部(40)被外件部(21)所覆盖。并不单独地设置收纳部与盖部并使之一体化,或者使用另外的部件等来固定气囊(16)或气体发生器(15),而能够轻量且廉价地制造壳体(14),该壳体(14)将气体发生器(15)及被折叠后的气囊(16)收纳在收纳部(31)中,且由盖部(32)予以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装置的壳体、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收纳被折叠后的气囊及提供使该气囊膨胀展开的气体的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的壳体、气囊装置、气囊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气囊装置的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用的气囊装置作为保护乘员不受碰撞冲击伤害的机构而装载于许多车辆中,作为其中的一个方式,有副驾驶席用的气囊装置。在副驾驶席用的气囊装置中,有被称作所谓无缝仪表盘的面板所覆盖的气囊装置,该无缝仪表盘呈长条幅状配置在副驾驶席的前方,且以外观上不会看到断裂预定线的方式形成连续面而具备气囊鼓出用门。例如,在配置于汽车的仪表盘中的副驾驶席乘员用的气囊装置中,已知有如下的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具备形成箱状的壳体,且在该壳体的内侧收纳有被折叠后的气囊与喷射使该气囊膨胀的气体的气体发生器,并且壳体上侧的开口部由与仪表盘一体地、即无缝地形成的无缝设计的罩体所覆盖。并且,在汽车碰撞时,从气体发生器吹入了膨胀气体的气囊上推覆盖该气囊的鼓出侧的仪表盘,通过该膨胀的压力,使仪表盘上所设的撕裂线断裂而打开活盖门(Doorflap)即门部。在这样的气囊装置的壳体中,针对在方筒状的主体部中设有凸缘部的内件部另行安装门加强部,将与仪表盘成为一体的外件部固接至该门加强部之后,将保持于钢材制等的被称作保持部件等的底板部件上的气囊及气体发生器插入主体部,并通过螺栓等固定于转向部件等被固定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另外,此种无缝仪表盘典型的是,为了获得与周围的包含聚丙烯树脂等的材料制的内饰材协调的质感,在表面侧配置由同种的树脂构成的表皮材,且以表皮材通过气囊膨胀展开也能够形成规定的门形状的方式,在背面侧组合软质树脂的加强部件。作为这种气囊装置的一例,例如有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气囊装置。加强部件沿着表皮材料,横跨规定的宽度一体地加强预设门部及其周边部。当将预设门部与加强部件重合,施加规定的按压力且给予相对的振动时,因预设门部与加强部件的滑动摩擦而发热,预设门部与加强部件中的一者或两者的树脂融化,从而能够接合预设门部与加强部件。这样进行借助滑动摩擦热的熔接即所谓的振动熔接时,必须将要熔接的二者重合并对抵接面施加按压力,因此在装配时位于加强部件侧的气囊必须在熔接作业之后装入。因此,一体设置于加强部件的容器部设为底敞开的无盖箱状的形态,从加强部件侧将装入有气囊的底板部件安装至牢固地熔接有预设门部与加强部件的无缝仪表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7375号公报(第4-8页、图1-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76061号公报(第5-10页、图1)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2-5071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示的气囊装置的情况下,需要用于轻量化的结构、及物体碰撞到仪表盘的气囊装置搭载部位时通过工作前的气囊装置来缓和冲击以抑制物体所受的反作用力的复杂结构。另外,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能够采用安装支撑于仪表盘的转向部件上的方式、以及如上述专利文献3那样构成为支承在无缝仪表盘上的方式,但均要安装包含底部的形成无盖状的容器,以封闭气囊膨胀方向的相反侧。即,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将供气囊弹出的门部与收纳气囊的收纳部分开设置,且以利用收纳部的凸缘部包住门部凸缘部的方式进行装配。因此,需要用于结合门部与收纳部的结合部,从而工序相应地增加。与此同时,为了确保结合部的强度,存在板厚变厚、导致质量增加及成本变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容易并能够轻量且廉价地制造的气囊装置的壳体、气囊装置、气囊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气囊装置的制造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1]一种气囊装置的壳体,收纳被折叠后的气囊及提供使该气囊膨胀展开的气体的气体发生器,该气囊装置的壳体包括:内件部,具备收纳部及盖部,所述收纳部将被折叠后的所述气囊及所述气体发生器保持在内部,并且设置有供膨胀了的所述气囊突出的开口部,所述盖部与该收纳部的所述开口部的缘部一体地形成,且在该盖部的至少一部分覆盖被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中的所述气囊的位置固定于所述收纳部上;以及外件部,覆盖所述开口部。[2]根据方案[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盖部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开口部的缘部延伸设置,并朝向所述开口部侧弯曲且其至少一部分在覆盖被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中的所述气囊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收纳部上,所述外件部至少覆盖所述盖部的位置而固接至所述内件部。[3]如方案[2]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收纳部具备与所述开口部的缘部连续的支撑承接部,所述盖部具备:可变形的弯曲铰链部,与所述支撑承接部连续;支撑部,经由该弯曲铰链部而与所述支撑承接部连结,通过在该弯曲铰链部处的朝向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侧的弯曲,所述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于所述支撑承接部;预设内门部,覆盖所述开口部,通过气囊膨胀时的展开压力而展开;以及铰链部,可变形地连结该预设内门部与所述支撑部,通过在所述弯曲铰链部处的朝向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侧的弯曲而位于所述收纳部内。[4]如方案[3]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支撑部具备插入开口,所述支撑承接部具备凸部,该凸部通过在所述盖部在所述弯曲铰链部处朝向收纳部的开口部侧的弯曲而插入所述插入开口,从而与所述支撑部大致齐平。[5]如方案[2]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盖部具备:可变形的铰链部,与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的缘部连续,通过在该开口部的缘部处的朝向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侧的弯曲而位于所述收纳部内;以及预设内门部,经由该铰链部而与所述收纳部连结,通过在所述开口部的缘部处的朝向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侧的弯曲而覆盖所述开口部,并且通过气囊膨胀时的展开压力而展开。[6]如方案[3]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收纳部具备相对于所述盖部呈锐角状地倾斜的侧面部,所述内件部具备转动铰链部,该转动铰链部可转动地连结包含所述盖部及所述侧面部的一侧与不包含所述侧面部的一侧。[7]如方案[3]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外件部通过振动熔接固定于所述内件部,所述内件部具备夹具插入孔,在振动熔接所述外件部时将支撑预设内门部的夹具插入该夹具插入孔。[8]如方案[2]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所述内件部具备临时固定部,该临时固定部在使所述盖部朝向收纳部的开口部侧弯曲的状态下将所述盖部临时固定于所述收纳部。[9]如方案[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所述收纳部包括:主体,具有底部及周壁部;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缘部;以及铰链,与所述主体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开口部的缘部连结所述主体与所述盖部,所述盖部经由所述铰链而与所述主体一体地形成,敞开所述开口部以可从所述开口部收纳所述气囊,并一体地背衬所述外件部以所述铰链为中心转动而遮蔽所述开口部,所述外件部具有:预设门部,通过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工作时断裂的断裂预定部来划分,覆盖所述收纳部的气囊鼓出侧的开口部,通过气囊的膨胀形成门部;以及外廓部,位于所述预设门部外侧。[10]一种气囊装置,包括:方案[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以及气囊,与气体发生器连接,且被收纳在所述壳体的内件部中。[11]一种气囊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案[10]所述的气囊装置,包括如下工序:收纳工序,从所述开口部将气囊收纳到所述收纳部中,并利用所述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囊装置的壳体、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装置的壳体,收纳被折叠后的气囊及提供使该气囊膨胀展开的气体的气体发生器,该气囊装置的壳体包括:内件部,具备收纳部和盖部,所述收纳部将被折叠后的所述气囊及所述气体发生器保持在内部,并且设置有供膨胀了的所述气囊突出的开口部,所述盖部与该收纳部的所述开口部的缘部一体地形成,且在该盖部的至少一部分覆盖被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中的所述气囊的位置固定于所述收纳部上;以及外件部,覆盖所述开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29 JP 2013-247906;2014.01.14 JP 2014-004321.一种气囊装置的壳体,收纳被折叠后的气囊及提供使该气囊膨胀展开的气体的气体发生器,该气囊装置的壳体包括:内件部,具备收纳部和盖部,所述收纳部将被折叠后的所述气囊及所述气体发生器保持在内部,并且设置有供膨胀了的所述气囊突出的开口部,所述盖部与该收纳部的所述开口部的缘部一体地形成,且在该盖部的至少一部分覆盖被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中的所述气囊的位置固定于所述收纳部上;以及外件部,覆盖所述开口部,所述盖部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开口部的缘部延伸设置,并朝向所述开口部侧弯曲且其至少一部分在覆盖被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中的所述气囊的位置固定于所述收纳部,所述外件部至少覆盖所述盖部的位置而固接在所述内件部上,所述收纳部具备与所述开口部的缘部连续的支撑承接部,所述盖部具备:可变形的弯曲铰链部,与所述支撑承接部连续;支撑部,经由该弯曲铰链部而与所述支撑承接部连结,通过在该弯曲铰链部处的朝向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侧的弯曲,所述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于所述支撑承接部;预设内门部,覆盖所述开口部,通过气囊膨胀时的展开压力而展开;以及铰链部,可变形地连结该预设内门部与所述支撑部,通过在所述弯曲铰链部处的朝向所述收纳部的开口部侧的弯曲而位于所述收纳部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支撑部具备插入开口,所述支撑承接部具备凸部,该凸部通过在所述盖部在所述弯曲铰链部处朝向收纳部的开口部侧的弯曲而插入所述插入开口,从而与所述支撑部大致齐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原宽行森竹胜原田博充齐藤秀明石垣雅敏长枝聪梅原寿一小泉裕之山口勇翔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