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8909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中间设有隔热层,所述内壳内设置有催化器,所述催化器包括载体和催化剂。降低矿用防爆柴油车在矿井下的尾气排放,对催化剂进行改性设计以及一系列的隔热措施使得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安全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爆柴油机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柴油机具有热效率高、低速转矩大以及功率覆盖面广的优点,因而工程机械车几乎全部采用柴油发动机。矿用防爆柴油车属于工程机械车,它是矿山开采、运输中提供动力的必须机械。由于矿下空间狭小,通风条件比地面差,防爆柴油机尾气中含有CO、He、NOx等有害气体及各种固体微粒对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按法规规定矿用防爆柴油机的尾气排放限定值:C0的体积浓度为lOOOppm,NO的体积浓度为800ppm。尽管目前广泛使用的防爆柴油机通过水冷却的废气处理箱可以对碳烟进行过滤,但是对难溶于水的C0、HC、N0x等几乎没有净化作用,因此为了有效降低柴油机C0、HC和颗粒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可以采用尾气净化装置。因为矿用防爆柴油机车的标准要求其表面温度不能超过150°C,所以净化装置的表面温度也不能超过150°C。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降低了矿用防爆柴油车在矿井下的尾气排放,在满足防爆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排放法规标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中间设有隔热层,所述内壳内设置有催化器,所述催化器包括载体和催化剂。所述壳体的进气端设置有多孔管和多孔板,所述多孔管设置在进气端平行于气流方向的位置,所述多孔板设置在进气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位置,壳体的排气端设置有排气导流管。所述多孔管和多孔板的孔径为2_5cm。所述催化器的载体由镍铬铁合金制成蜂窝状,所述载体的长度为20-100cm,所述蜂窝状的窝孔的目数为200-600。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l-6cm,所述隔热层采用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聚苯乙烯、聚酰亚胺、聚氨酯泡沫塑料、玻璃石棉。所述催化剂主要成分为钼和钯。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连接端设有可移动的滑移板。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了金属低温催化剂涂敷于载体之上,起燃温度为150°C -160°C,优于其他同类装置的性能;2.采用的隔热材料使表面温度低于法规规定的安全温度;3.采用了滑移板防止隔热材料受热膨胀后使壳体变形或损坏;4.进气采用多孔管和多孔板使得气流充分均匀,并起到一定的消声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的多孔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爆柴油机的尾气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主要由外壳体4和内壳体5组成,内壳体5与外壳体4中间设有隔热层7,内壳5内设置有催化器8,催化器8包括载体和催化剂。该装置的进气端设置有多孔管2和多孔板3,多孔管2设置在进气端平行于气流方向的位置,多孔板3设置在进气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位置,多孔管2和多孔板3上的孔11的孔径为2cm-5cm,在多孔管2的位置布置孔11的数量为20-50个,在多孔板3的位置布置孔11的数量为20-60个(如图2所示),在该装置的排气端设置有排气导流管9。催化器8的载体采用镍铬铁合金卷成蜂窝状,载体长度20cm-100cm,孔的目数为200-600,催化剂主要成分是钼和钯。有害气体CO和HC在载体孔道表面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C02和水,反应产物和部分没有被氧化的CO和HC通过排气导流管9排出。隔热层7采用聚苯乙烯、聚酰亚胺、聚氨酯泡沫塑料、玻璃石棉等其中一种或多种耐高温作为隔温材料,从而使表面温度低与法规规定的安全温度,即150°C。按照隔温材料的性能,隔热层的厚度在lcm-6cm之间。为了防止隔热材料受热膨胀后将壳体变形或损坏,外壳体和内壳体连接端设有可移动的滑移板,在温度较低时受张力影响会回缩,当温度上升时滑移板向前滑动,防止隔热材料对壳体的破坏。所述的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工作过程是:采取防爆措施的排气管道与进气管通过进口螺丝孔I与采取防爆措施的法兰相连,排气端通过出口螺纹孔10与排气管道连接;排气通过多孔管进入载体孔道;在载体孔道内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害的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生成无害的二氧化碳(C02 )和水;通过排气导流管9将C02、水和少部分没有被氧化的CO和HC排出。所述的防爆柴油机金属低温氧化催化转化器在隔热材料的保护下,整个催化器表面温度低于法规规定的150°C的安全温度。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主权项】1.一种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中间设有隔热层,所述内壳内设置有催化器,所述催化器包括载体和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进气端设置有多孔管和多孔板,所述多孔管设置在进气端平行于气流方向的位置,所述多孔板设置在进气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位置,壳体的排气端设置有排气导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管和多孔板的孔径为2-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的载体由镍铬铁合金制成蜂窝状,所述载体的长度为20-100cm,所述蜂窝状的窝孔的目数为200-6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连接端设有可移动的滑移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中间设有隔热层,所述内壳内设置有催化器,所述催化器包括载体和催化剂。降低矿用防爆柴油车在矿井下的尾气排放,对催化剂进行改性设计以及一系列的隔热措施使得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安全温度。【IPC分类】F01N13-14, F01N3-28, F01N1-08【公开号】CN204344208【申请号】CN201420354548【专利技术人】帅石金, 华伦, 赵彦光, 胡准, 潘金冲, 乌玉阁, 松岗宽, 守屋秀树 【申请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日本Acr株式会社【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4年6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爆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中间设有隔热层,所述内壳内设置有催化器,所述催化器包括载体和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石金华伦赵彦光胡准潘金冲乌玉阁松岗宽守屋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日本ACR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