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阻尼控制,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车辆悬架主要用于改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悬架按照阻尼调节方式,可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
2、车辆半主动悬架的阻尼控制主要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车辆状态实时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改变悬架的“软硬”程度,在颠簸路面行驶时实时调节悬架的“软硬”,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在车辆俯仰和侧倾时使悬架适当变硬,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实现阻尼控制对于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有着巨大的意义。
3、现有阻尼控制技术方案由于传感器的干扰、积分误差的累积和行驶过程中车辆自身存在载荷的转移,利用传感器获取的簧上加速度直接滤波积分获得悬架的簧上速度误差较大,因此对车辆悬架当前的运动状态判断误差较大,使车辆的舒适性进一步恶化。此外,由于给定的天棚系数为定值,车辆对不同工况的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参考数据确定载荷转移后目标车辆悬架的簧载质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车辆的垂直载荷,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目标车辆悬架系统的状态方程,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垂向速度和目标车辆悬架的相对速度,确定目标车辆悬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阻尼系数,确定减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参考数据确定载荷转移后目标车辆悬架的簧载质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车辆的垂直载荷,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目标车辆悬架系统的状态方程,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垂向速度和目标车辆悬架的相对速度,确定目标车辆悬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阻尼系数,确定减振器的输入电流,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彦,王东,迟达,周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