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学琴专利>正文

双刮片柔性壁线轮驱动雨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004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20:31
一种双刮片柔性壁线轮驱动雨刮器,包括雨刮电机和雨刷驱动机构以及雨刷,其特征是:所述雨刷驱动机构,其结构为:雨刷驱动轴分为被动轮雨刷驱动轴和主动轮雨刷驱动轴,并分别设于被动轮固定座的被动轮雨刷驱动轴孔和主动轮固定座的主动轮雨刷驱动轴孔内;被动轮雨刷驱动轴和主动轮雨刷驱动轴上分别设有被动绕线轮和主动绕线轮,被动绕线轮和主动绕线轮之间通过柔性线绳连接并传递扭矩。该雨刮器驱动机构为封闭结构,尤其适合外部环境结构复杂以及远距离传动,避免了因外部障碍物导致雨刮电机烧毁的弊端,雨刮胶条为柔性壁支承能更好地与风挡玻璃贴合,双刮片结构是一般的单刮片刮除效率的二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刮器,属汽车雨刮器领域,尤其是柔性壁支承雨刷线轮驱动的雨刮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雨刮器的雨刷驱动机构多数为连赶传动,其工作时的噪声较大,并且,连赶传动机构为敞开式,受外部影响较大,在工作时如遇到障碍物阻挡易导致雨刮电机烧毁;市场上的雨刮胶条的刮片的支承台通常都是刚性的,由于风挡玻璃是曲面形状,加之制造原因以及使用过程磨损等原因造成风挡玻璃表面不规则缺陷,在刚性支承下的刮片很难适应风挡玻璃表面的变化,而且只有一个刮片,在刮除的过程中刮净度低,刮除效率差,不易快速刮净,易造成视线模糊,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雨刮器驱动机构工作时噪声较大,并且,连赶传动机构为敞开式,受外部影响较大,在工作时如遇到障碍物阻挡易导致雨刮电机烧毁的弊端;雨刮胶条的刮片在刚性支承下的刮片很难适应风挡玻璃表面的变化,在刮除的过程中刮水效率低,不易快速刮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刮片柔性壁线轮驱动雨刮器,它是一种完全封闭的结构,噪声低,而且不受外部环境影响;雨刮胶条能更好地与风挡玻璃贴合,并能够迅速刮净。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刮片柔性壁线轮驱动雨刮器,包括雨刮电机(36)和雨刷驱动机构(70)以及雨刷(31),其特征是:所述雨刷驱动机构(70),其结构为:雨刷驱动轴(50)分为被动轮雨刷驱动轴(32)和主动轮雨刷驱动轴(49),并分别设于被动轮固定座(34)的被动轮雨刷驱动轴孔(51)和主动轮固定座(47)的主动轮雨刷驱动轴孔(52)内;被动轮雨刷驱动轴(32)和主动轮雨刷驱动轴(49)上分别设有被动绕线轮(33)和主动绕线轮(37),被动绕线轮(33)和主动绕线轮(37)之间通过柔性线绳(35)连接并传递扭矩。在主动绕线轮(37)上设有一正反转齿轮间歇传动机构(53),其结构为:在主动绕线轮(37)轴向一侧设有与主动绕线轮(37)同轴联动的绕线轮齿轮(38),在主动轮雨刷驱动轴(49)的径向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半圆齿轮,即右半圆齿轮(41)和左半圆齿轮(42),分别与绕线轮齿轮(38)交替啮合;在右半圆齿轮(41)和左半圆齿轮(42)的轴向一侧设置两个分别与右半圆齿轮(41)和左半圆齿轮(42)同轴联动的右驱动齿轮(39)和左驱动齿轮(40),在右驱动齿轮(39)和左驱动齿轮(40)之间设有一与右驱动齿轮(39)和左驱动齿轮(40)相嗤合的蜗杆(46),蜗杆(46)的一端与雨刮电机轴(45)相接。所述雨刷(31),在雨刮胶条⑴的上部设有雨刮胶条固定卡槽(2),下部设有刮片(6),在所述雨刮胶条固定卡槽(2)的底板(3)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左柔性壁(4)和右柔性壁(5),该左右柔性壁与设于刮片(6)上端的柔性壁底板(13)的两侧交汇形成一中空的柔性壁支承结构(7);在左柔性壁(4)和右柔性壁(5)的下端分别设有延柔性壁支承结构(7)轴向平行设置的左刮片(10)和右刮片(11)。刮片在柔性壁支承结构支承下能够更好地适应风挡玻璃的曲面变化,更好地贴合使刮净度增加,而双刮片结构是一般的单刮片刮除效率的二倍。左柔性壁(4)和右柔性壁(5)的壁厚从壁的上下端向中间呈由厚逐渐变薄的渐变状。左柔性壁⑷和右柔性壁(5)的中部向外凸起。这种设计使柔性壁支承结构具有良好的柔度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左刮片(10)和右刮片(11)的上端分别设有左刮片倒梯形支承台(9)和右刮片倒梯形支承台(8)。倒梯形支承台设计是防止刮片倒伏,起支撑和加强作用,增强刮片的韧度并兼有防止柔性壁支承结构过度变形的作用。在柔性壁支承结构(7)内设有一倒T形悬空支撑(12),该倒T形悬空支撑(12)的上端与底板(3)的中部相接。倒T形悬空支撑可以在柔性壁支承结构变形过度时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柔性壁支承结构变形过度。柔性线绳(35)外部设有软轴套(48),起保护作用,柔性线绳(35)为钢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雨刮器的雨刷驱动机构用柔性线绳传动,并且是完全的封闭结构,工作时噪声低,尤其适合外部环境结构复杂以及远距离传动,能够适应不同车型,且不受外部影响,避免了因外部障碍物导致雨刮电机烧毁的弊端,有效地降低了车内噪声,提高了车辆运行时内部的舒适性;刮片在柔性支承结构的支承下与雨风挡玻璃的曲面贴合度更好,从而提高雨刮片的刮净度,双刮片结构是一般的单刮片刮除效率的二倍,刮除效率提高,能够迅速给驾驶者提供清晰透明的视线区域,给安全行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际应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反转齿轮间歇传动机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反转齿轮间歇传动机构图轴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雨刷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雨刮胶条横截面图。图中1.雨刮胶条,2.雨刮胶条固定卡槽,3.雨刮胶条卡槽底板,4.左柔性壁,5.右柔性壁,6.刮片,7.柔性壁支承结构,8.右刮片倒梯形支承台,9.左刮片倒梯形支承台,10.左刮片,11.右刮片,12.倒T形悬空支撑,13.柔性壁底板,31.雨刷,32.被动轮雨刷驱动轴,33.被动绕线轮,34.被动轮固定座,35.柔性线绳,36.雨刮电机,37.主动绕线轮,38.绕线轮齿轮,39.右驱动齿轮,40.左驱动齿轮,41.右半圆齿轮,42.左半圆齿轮,43.右驱动齿轮轴,44.左驱动齿轮轴,45.雨刮电机轴,46.蜗杆,47.主动轮固定座,48.软轴套,49.主动轮雨刷驱动轴,50.雨刷驱动轴,51.被动轮雨刷驱动轴孔,52.主动轮雨刷驱动轴孔,53.正反转齿轮间歇传动机构,54.正反转齿轮间歇传动机构盖,55.左驱动齿轮轴孔,56.右驱动齿轮轴孔,70.雨刷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图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刮片柔性壁线轮驱动雨刮器,包括雨刮电机(36)和雨刷驱动机构(70)以及雨刷(31),其特征是:所述雨刷驱动机构(70),其结构为:雨刷驱动轴(50)分为被动轮雨刷驱动轴(32)和主动轮雨刷驱动轴(49),并分别设于被动轮固定座(34)的被动轮雨刷驱动轴孔(51)和主动轮固定座(47)的主动轮雨刷驱动轴孔(52)内;被动轮雨刷驱动轴(32)和主动轮雨刷驱动轴(49)上分别设有被动绕线轮(33)和主动绕线轮(37),被动绕线轮(33)和主动绕线轮(37)之间通过柔性线绳(35)连接并传递扭矩;在主动绕线轮(37)上设有一正反转齿轮间歇传动机构(53),其结构为:在主动绕线轮(37)轴向一侧设有与主动绕线轮(37)同轴联动的绕线轮齿轮(38),在主动轮雨刷驱动轴(49)的径向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半圆齿轮,即右半圆齿轮(41)和左半圆齿轮(42),分别与绕线轮齿轮(38)交替啮合;在右半圆齿轮(41)和左半圆齿轮(42)的轴向一侧设置两个分别与右半圆齿轮(41)和左半圆齿轮(42)同轴联动的右驱动齿轮(39)和左驱动齿轮(40),在右驱动齿轮(39)和左驱动齿轮(40)之间设有一与右驱动齿轮(39)和左驱动齿轮(40)相啮合的蜗杆(46),蜗杆(46)的一端与雨刮电机轴(45)相接;所述雨刷(31),在雨刮胶条(1)的上部设有雨刮胶条固定卡槽(2),下部设有刮片(6),在所述雨刮胶条固定卡槽(2)的底板(3)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形成左柔性壁(4)和右柔性壁(5),该左右柔性壁与设于刮片(6)上端的柔性壁底板(13)的两侧交汇形成一中空的柔性壁支承结构(7);在左柔性壁(4)和右柔性壁(5)的下端分别设有延柔性壁支承结构(7)轴向平行设置的左刮片(10)和右刮片(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陈学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