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36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包括副梁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于副梁与车厢底部上,在所述支撑梁和副梁的外侧设有加强梁,该加强梁内侧上部与支撑梁外侧连接,该加强梁上部与车厢底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架副梁是镶嵌在凹型底梁中,有效降低整车重心,两侧的加强梁既加强了车厢支撑力,还使车厢与车架联接更牢固,从而使车辆在行驶更加稳定与安全,适用于各种载重汽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重自卸车车厢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运输业的高速发展,汽车载重量也随之增加,车厢的高度也相应增高,车厢高其重心也高,重心的高低直接影响行车的稳定与安全,图2是现有车辆车厢底梁、副梁和车架主梁结构示意图,其结构是车架主梁与副梁3和支撑梁1是层叠式的结构,车架主梁与副梁3是汽车生产厂家己定型产品,而车厢4支撑梁1是根据车厢4的装载量而定,装载量重,支撑梁1就高,其整体高度也高,在应用于载重的自卸车中,车厢高度就更高了,从而给行车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包括副梁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于副梁与车厢底部上,在所述支撑梁和副梁的外侧设有加强梁,该加强梁内侧上部与支撑梁外侧连接,该加强梁上部与车厢底连接。所述加强梁高于支撑梁。所述加强梁内侧下部与副梁外侧相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车架副梁是镶嵌在凹型底梁中,有效降低整车重心,两侧的加强梁既加强了车厢支撑力,还使车厢与车架联接更牢固,从而使车辆在行驶更加稳定与安全,适用于各种载重汽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对照图。图中1-支撑梁,2-加强梁,3-副梁,4-车厢。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包括副梁3、支撑梁1与加强梁2,所述支撑梁1连接于车架副梁3与车厢4底部相对应位置上,所述加强梁2内侧与支撑梁1的外侧连接,在该加强梁2的上部与车厢4底部连接,由支撑梁1与加强梁2组成的凹型车厢4底梁,车架副梁3镶嵌在凹型底梁中,由于支撑梁1与现有技术支撑梁的高度低于2/3,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重心降低,设在两侧的加强梁2加强车厢4支撑力的同时又使车厢4与副梁3联接更牢固,车厢4与车轮触地点的高度降低,在行车时重心的摆动而产生侧向力也相应减少,车辆行驶就更安全。本技术由车厢底部的底梁与两侧的加强梁组成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车架上的副梁镶嵌在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中,从而有效降低车辆重心,两侧的加强梁既可加强车厢的支撑力,还可使车厢与车架的连接更牢固。权利要求1.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包括副梁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于副梁与车厢底部上,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梁和副梁的外侧设有加强梁,该加强梁内侧上部与支撑梁外侧连接,该加强梁上部与车厢底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梁高于支撑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梁内侧下部与副梁外侧相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包括副梁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于副梁与车厢底部上,在所述支撑梁和副梁的外侧设有加强梁,该加强梁内侧上部与支撑梁外侧连接,该加强梁上部与车厢底连接。本技术的车架副梁是镶嵌在凹型底梁中,有效降低整车重心,两侧的加强梁既加强了车厢支撑力,还使车厢与车架联接更牢固,从而使车辆在行驶更加稳定与安全,适用于各种载重汽车。文档编号B60P1/28GK2925961SQ20062006221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喻绍兵 申请人:韶关市起重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型结构的车厢底梁,包括副梁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于副梁与车厢底部上,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梁和副梁的外侧设有加强梁,该加强梁内侧上部与支撑梁外侧连接,该加强梁上部与车厢底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绍兵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起重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