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1716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7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包括上部规和下部规,上部规包括横跨路轨基础的门形框架,框架顶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可伸缩移动的座板组成,座板组成端部与上部轮廓样板连接固定;下部规设置于路轨基础横向中部,包括下部轮廓样板,下部轮廓样板通过复位装置与地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整方便快捷,在进行不同车型生产检测时,利用该限界装置的调节功能,对上部、下部轮廓样板进行更换后即可适应不同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更换、调整的结构,配合尼龙材质轮廓样板,整体检测装置更安全,在检测时与车体发生碰撞后不易变形,同时保护了被检查车体。(*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包括上部规和下部规,上部规包括横跨路轨基础的门形框架,框架顶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可伸缩移动的座板组成,座板组成端部与上部轮廓样板连接固定;下部规设置于路轨基础横向中部,包括下部轮廓样板,下部轮廓样板通过复位装置与地面连接。本技术调整方便快捷,在进行不同车型生产检测时,利用该限界装置的调节功能,对上部、下部轮廓样板进行更换后即可适应不同的需求;本技术采用可更换、调整的结构,配合尼龙材质轮廓样板,整体检测装置更安全,在检测时与车体发生碰撞后不易变形,同时保护了被检查车体。【专利说明】_种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铁路车辆制造
,尤其属于铁路车辆制造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机车车辆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极限横断面轮廓。机车车辆无论是空车和重车,无论是具有最大标准公差的新车或者具有最大标准公差和磨耗限度的旧车,停放在水平直线上,无侧向倾斜与偏移,除电力机车升起的集电弓外,其他任何部位均容纳在限界轮廓内。所有机车车辆在制造、检修完成后均需要确保其轮廓在限界轮廓内,限界规就是用于对上述限界进行进行检测的装置。 然而,很多国家的铁路发展水平高低不一,国家标准不一致,导致机车车辆限界不一致。由于不同型号铁路车辆限界各不相同,所有车辆在制造完成后均需对限界进行检测。不同国家车型转产生产时,就需要对限界规进行新制或者调整,以适应不同国家限界标准的要求。由于限界轮廓差异较大,需要对限界规主体、基础等进行改制,周期长,成本高。因此需要一种适应多品种、不同标准车辆的限界检测、轻量化的柔性限界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不同车辆标准的限界轮廓,便于调整的限界规,使用调整变换更方便的车辆限界检测装置。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包括上部规和下部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规包括横跨路轨基础的门形框架,框架顶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可伸缩移动的座板组成,座板组成端部与上部轮廓样板连接固定;所述下部规设置于路轨基础横向中部,包括下部轮廓样板,下部轮廓样板通过复位装置与地面连接。 所述座板组成包括与框架连接固定的基础座板、与基础座板连接的滑槽板组成;滑槽板组成包括基础页板、基础页板通过可转动转轴铰接的滑槽板,所述基础页板与上部轮廓样板连接固定。 所述滑槽板和基础座板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均匀间隔且相互匹配的螺栓孔,所述基础座板为一 “U”形凹槽座板,滑槽板固定于凹槽中。 所述复位装置是包括竖直设置的下部轮廓样板前、后两侧联接的弹簧,下部轮廓样板与可调节高度的连接板连接,连接板通过转轴与地面基础铰接。 本技术有益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调整方便快捷,在进行不同车型生产检测时,利用该限界装置的调节功能,对上部、下部轮廓样板进行更换后即可适应不同的需求;采用尼龙材质轮廓样板轻便,现有限界装置采用钢板材质的轮廓样板,当限界横向尺寸差异较大时,需使用较大的轮廓样板。钢板材质较重导致安装非常不便,而尼龙材质本身从加工到安装都具有钢材不可比拟的优点,配合本技术装置尼龙材质轮廓样板更换更方便,安全;本技术更换和检测更容易,调整方便,节约时间,以往需要对限界规进行大量改造才能实现检测,现仅需要松开螺栓对基础页版进行调节,新制尼龙轮廓样板即可实现检测;本技术采用可更换、调整的结构,配合尼龙材质轮廓样板,整体检测装置更安全,在检测时与车体发生碰撞后不易变形,同时保护了被检查车体。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检测装置各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检测装置的滑槽板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检测装置的基础座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检测装置的基础座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复位装置示意图。 图中,I是座板组成,2是框架,3是基础座板,4是滑槽板组成,5是下部轮廓样板, 6是复位装置,7是路轨基础,8是上部轮廓样板,9是基础页板,10是转轴,11是滑槽板,12是弹簧,13是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实施例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也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5。 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包括上部规和下部规,上部规包括横跨路轨基础7的门形框架2,框架2顶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可伸缩移动的座板组成1,座板组成I端部与上部轮廓样板8连接固定;所述下部规设置于路轨基础7横向中部,包括下部轮廓样板5,下部轮廓样板5通过复位装置6与地面连接。 如图2所示,本技术座板组成I包括与框架2连接固定的基础座板3、与基础座板3连接的滑槽板组成4 ;滑槽板组成4包括基础页板9、基础页板9通过可转动转轴10铰接的滑槽板11,所述基础页板9与上部轮廓样板8连接固定。 如图3、图4所示,本技术滑槽板11和基础座板3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均匀间隔且相互匹配的螺栓孔,所述基础座板3为一 “U”形凹槽座板,滑槽板11固定于凹槽中。 如图5所示,复位装置6是弹簧驱动复位的连接装置,复位装置6包括竖直设置的下部轮廓样板5前、后两侧联接的弹簧12,下部轮廓样板5与可调节高度的连接板连接,连接板通过转轴13与地面基础铰接。 在需要进行不同标准车辆的限界检测调整模块时,通过将基础座板3处螺栓拆卸后,滑槽板组成4在基础座板3的凹槽中滑动,以此来调节轮廓宽度。所有页板在工作状态时应垂直于车辆移动方向表面。 滑槽板组成4包括基础页板9、转轴10、滑槽板11。基础页板9与上部轮廓样板8连接。上部限界规通过转轴10进行转动,下部限界规的下部轮廓样板5通过转动复位装置6绕转轴13进行转动,当发生碰撞时,依靠弹簧12进行复位。当车辆通过限界规时,若与限界规发生干涉,轮廓样板会绕转轴进转动,避免发生冲击损伤产品和限界规。 不同高度、宽度的车体限界轮廓在检测的过程中,可通过移动滑槽板11和更换轮廓样板来实现整体限界轮廓的检测。当限界轮廓尺寸差异不大时,对轮廓样板进行更换,当限界轮廓尺寸差异较大时,对滑槽板11进行移动和轮廓样板进行更换。该限界规适用于目前大多数国家的限界标准,在转产时调整方便,并且节约了大量的改制资金。 本技术轮廓样板采用尼龙板制造,减轻了整体负重,使检测装置的加工、安装、调试均更安全、稳定、轻便。【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包括上部规和下部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规包括横跨路轨基础(7)的门形框架(2),框架(2)顶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可伸缩移动的座板组成(I),座板组成(I)端部与上部轮廓样板(8)连接固定;所述下部规设置于路轨基础(7)横向中部,包括下部轮廓样板(5),下部轮廓样板(5)通过复位装置(6)与地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座板组成(I)包括与框架(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车辆限界检测装置,包括上部规和下部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规包括横跨路轨基础(7)的门形框架(2),框架(2)顶端和两侧分别设置有多组可伸缩移动的座板组成(1),座板组成(1)端部与上部轮廓样板(8)连接固定;所述下部规设置于路轨基础(7)横向中部,包括下部轮廓样板(5),下部轮廓样板(5)通过复位装置(6)与地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唯邓兴伟李勇朱雪芹康海军雷红先李伟何世元江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