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有电互连的、正向纱线馈送器的多个堆叠的纱线馈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1063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设置有电互连的、正向纱线馈送器的多个堆叠的纱线馈送装置。该装置包括正向纱线馈送器(A1,1、A1,2、A1,3、A2,1、A2,2、A2,3…Am,1、Am,2、Am,3)的多个堆叠,每个馈送器设置有相应的微控制器(MC1、MC2、MC3),该微控制器电连接到堆叠中与其毗邻的各馈送器的微控制器。控制单元(CU)通过主串行总线(L)与各馈送器堆叠交换数据。这些馈送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相应的次串行总线(K1、K2、…Km),这些次串行总线又通过相应的网关(G1、G2、…Gm)连接到主串行总线(L),这些网关馈送器被编程为将由控制单元(CU)在主串行总线(L)上传送的消息重新编码成次串行母线(K1、K2、…Km)上的相应消息,并且反之亦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设置有电互连的、正向纱线馈送器的多个堆叠的纱线馈送装置。该装置包括正向纱线馈送器(A1,1、A1,2、A1,3、A2,1、A2,2、A2,3…Am,1、Am,2、Am,3)的多个堆叠,每个馈送器设置有相应的微控制器(MC1、MC2、MC3),该微控制器电连接到堆叠中与其毗邻的各馈送器的微控制器。控制单元(CU)通过主串行总线(L)与各馈送器堆叠交换数据。这些馈送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相应的次串行总线(K1、K2、…Km),这些次串行总线又通过相应的网关(G1、G2、…Gm)连接到主串行总线(L),这些网关馈送器被编程为将由控制单元(CU)在主串行总线(L)上传送的消息重新编码成次串行母线(K1、K2、…Km)上的相应消息,并且反之亦然。【专利说明】设置有电互连的、正向纱线馈送器的多个堆叠的纱线馈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有电互连的、正向纱线馈送器的多个堆叠的纱线馈送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申请EP 13000427.8和EP 13003738.5公开了所谓的“正向”纱线馈送器。如此的纱线馈送器设置有纱线卷绕滚筒,其被电动机驱动而旋转以从卷线轴中拉出纱线并将纱线递送到下游纺织机,例如,圆盘针织机。馈送器的本体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它们具有可相互啮合的外形以便以堆叠构造连接多个相同的馈送器。每个馈送器设置有相应的微控制器,其通过相应的阳型/阴型连接件以堆叠的方式电连接到与其毗邻的各纱线馈送器的微控制器。 纱线馈送装置一般地包括如上所述的互连的正向纱线馈送器的多个堆叠。每个堆叠通过这些堆叠中的顶部馈送器所连接到的差动串行总线(例如,CAN总线或RS485总线)与中央控制单元通讯馈送器。因此,每个馈送器是馈送器网络的“节点”。 上述系统的缺点在于,传统的差动串行总线(诸如前面提到的那些总线)只允许连接有限数量的节点(例如256个节点),而有些应用却需要甚至超过400个馈送器被彼此独立地控制馈送器。 为了达到如此的要求,已知可要么直接将两个或更多个独立的串行线连接到单个控制单元,要么可将转发器连接到第一串行线,第一串行线又直接连接到控制单元,以便将信息转发到第二串行线。 然而,上述两种方案都具有使得安装和管理纱线馈送装置变得更加复杂和更加昂贵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设置有电互连的、正向纱线馈送器的多个堆叠的纱线馈送装置,考虑到传统差动串行总线的局限性,其在该装置的安装和控制方面,以相对于诸如已知方案(前面提到的那些装置)而言更容易和更便宜的方式,允许有更多数量的馈送器被独立地控制。 以上的目的和其它的优点将从以下的描述中变得清楚明了,它们通过具有如权利要求I所述特征的纱线馈送装置来实现,同时从属的权利要求陈述了本专利技术其它的尽管次要但是有利的特征。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借助于附图中非限制性示例示出的优选的、非排他性的实施例来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类型的正向纱线馈送器的正视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类型的三个一组的正向纱线馈送器的立体图,它们互连而形成堆叠; 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纱线馈送装置的框图; 图4是更详细地示出连接到图3的纱线馈送装置的馈送器的堆叠的框图; 图5是示出在图3的纱线馈送装置上传送的消息序列的示图; 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纱线馈送装置的框图; 图7是更详细地示出连接到图6的纱线馈送装置的馈送器的堆叠的示图; 图8是示出在图6的纱线馈送装置上传送的消息序列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正向纱线馈送器10设置有机动纱线卷绕滚筒12,其从线轴(未示出)中抽出纱线Y并将纱线递送到下游纺织机,例如,圆盘针织机(未示出)。以本身公知的方式,纱线Y穿过进入纱线引导眼孔14,在滚筒12和线圈分离杆15之间卷绕几次(例如,3次或4次),然后与适配于使滚筒12能根据纱线张力的波动而转动的装置16啮合,并最后穿过离开纱线引导眼孔18。 馈送器10设置有具有两个相对表面20、22的外壳19,这两个相对表面具有可相互啮合的外形以便如图2所示以堆叠构造连接多个相同类型的馈送器。尤其是,每个馈送器设置有相应的微控制器,其通过相应的阳型/阴型连接件Cin/Cout连接到与其毗邻的各纱线馈送器的微控制器,该相应的阳型/阴型连接器Cin/Cout布置在外壳19的所述相互啮合的、相对的表面20、22上(图1)。 图3是包括正向纱线馈送器的m个堆叠的纱线馈送装置100的框图馈送器。该装置的馈送器由附图标记 Al,1、Al, 2、Al, 3、A2, 1、A2, 2、A2, 3-Am, 1、Am, 2、Am, 3 单意地定义,其中,第一注脚代表馈送器所属的堆叠,而第二注脚代表馈送器在相应堆叠中馈送器的位置。在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每个堆叠包括三个馈送器。 馈送器的堆叠通过相应堆叠中的顶部馈送器连接到的主串行总线L(优选为诸如CAN总线或RS485总线之类的差动串行总线)与控制单元CU交换数据馈送器。在本文中作为示例描述的实施例中,将参考传统的CAN总线。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堆叠中的至少一个馈送器不是直接连接到主串行总线L,而是连接到相应的次串行总线K1、K2、…Km,这些次串行总线又通过相应的网关Gl、G2、…Gm连接到主串行总线L,馈送器网关被编程为将由控制单元⑶在主串行总线L上传送的消息重新编码成针对连接到次串行母线K1、K2、…Km的馈送器的相应消息,并且反之亦然。 在图3和4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该第一实施例中,每个网关G1、G2、…Gm由硬件器件组成,该硬件器件放置在相应馈送器堆叠的顶部,并设置有自己的微处理器MCG。 图4详细地示出第一馈送器堆叠。网关Gl包括差动收发机T,在一侧上该差动收发机T连接到主串行总线L(在图4中由两个差动线路CANH和CANL描绘);在另一侧上该差动收发机T通过两根逻辑电平线CANrx和CANtx连接到CAN控制器CANC,该CAN控制器CANC集成在网关的微控制器MCG内,这两根逻辑电平线CANrx和CANtx分别专用于所接收的数据和所传送的数据。CAN控制器CANC设置有与次串行总线Kl连接的串行通信接口SCIG0串行通信接口 SCIG由两根逻辑电平线RXD和TXD组成,这两根逻辑电平线分别专用于所接收的数据和所传送的数据。 该堆叠中的三个馈送器的微控制器MC1、MC2和MC3以本身公知的方式包括相应的串行通信接口 SCI1、SCI2和SCI3,串行通信接口 SCI1、SCI2和SCI3各自通过分别专用于所接收的数据和所传送的数据的相应分支TXD1、RDX1、TDX2、RDX2和TDX3、RDX3连接到次总线Kl的逻辑电平线RXD和TXD。 举例来说,图5示出在第一堆叠的主总线L和次总线Kl上传送的信号序列。 帧Idrql, 2代表由控制单元⑶在主串行总线L上向馈送器Al, 2( S卩,第一堆叠中的第二馈送器)传送的请求馈送器。响应于该请求Idrql,2,第一堆叠的网关Gl的微控制器MCG产生在次串行总线Kl的传输线TXDG上发送的给馈送器Al,2的对应的请求H。馈送器Al,2的微控制器MC2通过在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馈送装置,所述纱线馈送装置包括:正向纱线馈送器(A1,1、A1,2、A1,3、A2,1、A2,2、A2,3…Am,1、Am,2、Am,3)的多个堆叠,每个馈送器设置有相应的微控制器(MC1、MC2、MC3),该微控制器电连接到堆叠中与其毗邻的各正向纱线馈送器的微控制器;以及控制单元(CU),所述控制单元适于通过主串行总线(L)与正向纱线馈送器的所述堆叠交换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纱线馈送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相应的次串行总线(K1、K2、…Km),所述次串行总线又通过相应的网关(G1、G2、…Gm)连接到所述主串行总线(L),馈送器所述相应的网关被编程为将由所述控制单元(CU)在所述主串行总线(L)上传送的消息重新编码成所述次串行总线(K1、K2、…Km)上的相应消息,并且反之亦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Z·彼得罗G·卢卡
申请(专利权)人:爱吉尔电子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