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的纵向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706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的一种纵向调节装置,在该调节装置中,座椅被固定在座椅每一纵侧的滑轨(10)上,而该滑轨则布置在与汽车牢固连接的导轨(15)上并可移动。每根滑轨(10)都有一个与导轨(15)可拆卸连接的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包括一根旋转支撑在每条滑轨(10)上的释放杆(21,22),以便转换到一个释放位置,该释放杆通过支承的滑轨(10)上的一个固定元件(30)的横杆(31,32)进行调节。作用到操作元件(30)上的调节扭矩传递到横杆(31、32)上是通过一个平衡传动装置在横杆(31,32)相互释放的情况下来实现的。从而可使每根横杆运动到锁紧装置最终转换到释放位置为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那类汽车座椅的纵向调节装置。从DE 198 27 068 C1已知一种上述的纵向调节装置,在该纵向调节装置中,与操作元件的横杆共同作用的释放杆的杆端在相应的滑轨上相对于水平线倾斜延伸,而且该操作元件的横杆支承在该滑轨上的支座内除了可旋转外,还可在轴向内移动。在通过靠背上的手柄操作该纵向调节装置时,在直接释放座椅纵向一侧上的锁紧爪的情况下,这种布置方式虽然可达到所有位于力流中的部件的弹性平衡,从而也可释放座椅另一纵侧上的锁紧爪,但DE 198 27 068 C1所述的装置不可能实现锁紧爪上由于不同的公差引起的超行程的平衡。亦即由于制造引起的公差,在释放锁紧爪时,可能在座椅的左右侧锁紧装置的释放杆上存在不同的杆行程。这就是说当释放杆通过一个操作元件用横杆进行操作时,第一锁紧爪在一定的行程后就可松开并可在导轨上的滑轨上移动,而另一侧的锁紧装置的锁紧爪则尚未松开。为了使这个锁紧爪也完全从其锁紧位置松开,需要另一个行程。用已知的纵向调节装置不可能产生这个行程,因为不可能产生超行程。从DE 198 27 065 A1已知的纵向调节装置可通过在操作元件的横杆上布置一个弹性元件来实现该操作元件的弹性平衡,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该横杆内,而其另一端则与座椅滑轨上的锁紧装置的一根释放杆的杆端啮合。但这种装置的缺点是,只可能在该操作元件的一根横杆上实现一定的公差平衡。但如果正好在该弹性元件所在的这一侧上由于该锁紧元件的锁紧爪上的公差而需要一个超行程时,则该操作元件不可能操作直到完全释放,这是因为座椅另一侧上的锁紧元件可能已位于其终端位置的缘故。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上述的那类纵向调节装置进行如下的改进用从中产生的超行程的足够的平衡保证了锁紧爪上的公差的平衡,并实现了座椅的两个轨道上的锁紧装置的完全的释放。这个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来实现的。因此,如果在从该操作元件到那些操作设置在导轨侧的锁紧装置的释放杆的横杆的调节运动的传递行程中设置一个使这些横杆相互释放的装置即可满足要求。通过这一措施可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根横杆完全释放锁紧装置的调节行程由于公差原因比另一根横杆的调节行程长仍可通过该操作元件继续进行操作,即使该横杆因较短的调节行程由于锁紧装置到达终端位置而不再可能运动。所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这个措施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即座椅的两个锁紧装置通过释放的横杆可完全从其锁紧位置转换到一个释放位置,在这个位置内,可顺利地进行座椅纵向调节。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利结构型式中,释放横杆的装置包括一根杆,该杆具有一要设置其上的中心旋转轴,该操作元件的一端支承在该旋转轴内。支承在该操作元件一端上的可旋转的杆具有两个杠杆力臂,该杠杆力臂从该中心布置的旋转轴开始。杠杆力臂的径向向外的杆端与横杆操作连接。当横杆通过操作杆用平衡杆进行操作时,两根横杆首先均匀向下操作。当第一根横杆到达它的终端位置时,第二根横杆可继续运动,因为平衡杆围绕该旋转轴在操作杆上这样倾斜,使第二根横杆继续操作并完全释放与它对应的锁紧装置。此外,根据权利要求3,布置在一根横管上而可进行旋转和移动时,则是有利的,因为当平衡杆翻转时,可实现这两根横杆之间的距离缩短。由于这种可旋转和可移动的布置方式避免了横杆在横管上产生倾斜。根据权利要求5,通过把这些横杆布置在支承管上的横管上,还可进一步改善横杆的工作性能,从而使这些横杆支承在该横管上而不产生倾斜。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型式中,在支承管面向该操作元件的端部分别设置另一根横杆,该横杆的一端穿过该平衡杆的相应杠杆力臂的杆端的通孔并与该平衡杆保持有效连接。通过这一措施可缩短该平衡杆的长度,从而提高了它的刚度。在权利要求7的本专利技术又一种结构型式中,平衡传动装置作为行星齿轮传动构成。此时该横管可做成两部分,且横管的这两部分表示该行星齿轮传动的第一和第二引出端。其中,第一引出端与一根横杆抗扭连接,而第二引出端则与第二根横杆抗扭连接。两个引出端或横管部分相互旋转支承,这样就保证了两个引出端的相互的可旋转性。其中,该行星齿轮传动可由一个抗扭地布置在一个引出端上的空心齿轮、一个抗扭地布置在第二引出端上的圆柱齿轮和一个位于该空心齿轮和圆柱齿轮之间的、同样是可旋转支承的行星齿轮组成。该行星齿轮可支承在该操作杆上,该操作杆则可旋转地支承在圆柱齿轮一侧的引出端(横管部分)上。本专利技术的这个结构型式同样可实现两根横杆的很可靠的释放,而不需要高的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措施和优点可从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下面的说明和附图中得知。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三个实施例。附图表示附图说明图1在两对示意示出的滑轨/导轨上的本专利技术的纵向调节装置;图2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型式的一部分,但作为图1结构型式的附加方案,在座椅左方导轨上啮合一个简易进入机构;图3a从后面看平衡杆和横杆端的本专利技术纵向调节装置的视图,其中,操作杆没有操作;图3b图3a的示意图,但操作杆移动了第一操作行程;图3c图3a和3b的示意图,但操作杆移动了另一个操作行程;图4本专利技术纵向调节装置的第二种结构型式;图5纵向调节装置第二种结构型式的放大的一部分;图6与第一种结构型式相似的本专利技术纵向调节装置的第三种结构型式从上方看去的示意图。在图1至3c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结构型式。没有示出全部图,通过一个熟知的调节配件与靠背连接的座椅部分可用其在座椅两个纵侧上的底架与在图中示出的一个设置在座椅两纵侧上的导轨系统的滑轨10固定连接。每个导轨系统除了滑轨10外,还包括一根固定在汽车底板上的导轨15,在一个锁紧装置11、12释放后,该滑轨可在该导轨内纵向移动。锁紧装置11、12通过操作部件转移到它的释放位置。属于这些操作部件的,特别是一个用横管33支承在滑轨10上的并与该横管33固定连接的操作杆30,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操作杆的一端37穿过杆40的一个轴向孔43。横管33可旋转地支承在轴承支架13上的支座34中。轴承支架13是一个构件/一块板20的组成部分,该板分别与滑轨10连接。板20是锁紧装置11、12的一部分,在这个实施例中,该锁紧装置包括在滑轨10的轨道内部的合适的装置,以便把滑轨10锁定在一个相对于导轨15的锁紧位置内和使滑轨10运动到一个相对于导轨15的释放位置。为了转移到释放位置,锁紧装置11、12具有一个释放杆21、22,该释放杆用布置在横管33上的横杆31、32可通过操作杆30进行操作。横杆31、32支承在横管33上可轴向移动和旋转并与支承管35和36固定连接,该支承管防止横杆31、32在横管33上的支点上产生倾斜和翘曲。横杆31、32的相反一端则分别啮合释放杆21、22的杆端23和24。上述的杆40具有两个杠杆力臂44、45,它们在杆40的静止位置中大致平行于横管33延伸,但在空间上与该横管有所错开。在杠杆力臂44和45的杆端54和55设置有通孔41、42。横杆31、32穿过该通孔,而且通孔41、42也作为在横杆31和32上的杆40的旋转轴承使用。下面用图3a至3c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图3a示出了一个本专利技术的纵向调节装置,此时的锁紧装置11和12处于其锁紧位置。操作杆30没有调节力矩作用到杆40上。但横杆31和32紧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座椅的纵向调节装置,在该调节装置中,座椅被固定在座椅每一纵侧的滑轨上,而滑轨则布置在与汽车牢固连接的导轨上并可移动,每根滑轨都有一个与导轨可拆卸连接的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包括一根旋转支撑在每条滑轨上的释放杆,以便转换到一个释放位置, 该释放杆通过支承在滑轨上的一个固定元件的横杆进行调节,其特征为,作用到操作元件(30)上的调节扭矩传递到横杆(31,31’;32,32’)上是通过一个平衡传动装置在横杆(31,31’;32,32’)相互释放的情况下来实现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许勒J施特默尔
申请(专利权)人:凯波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