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纵向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706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一种座位纵向调整装置,其特别用于汽车座位,其具有两个彼此按一定间距布置的导轨对(10),这两个导轨对分别包括两个导轨,其中一个是分配给座位的上导轨(11),另一个是分配给汽车底部的下导轨(12),其还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加载的、可移动的板状联锁部分(21),该联锁部分被保持在上导轨(11)上,而且在锁定位置上制止上导轨(11)在下导轨(12)中移动。于此,下导轨(12)具有齿状开口(14),而上导轨(11)则具有槽状孔(16),联锁部分(21)在其相对置的两个纵边上具有齿状突出部(15)。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联锁部分(21)的一端夹持在上导轨(11)上,而联锁部分(21)的另一端则夹持在下导轨(12)上。于此,联锁部分(21)以一端接触下导轨(12),以另一端接触上导轨(11),这样,分别有一个突出部(5,15’)啮合到槽状孔(16’)或齿状开口(14)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位纵向调整装置,其特别用于汽车座位,其具有两个彼此按一定间距布置的导轨对,这两个导轨对分别包括两个导轨,其中一个是分配给座位的上导轨,第一个是分配给汽车底部的下导轨;其还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加载的、可移动的板状联锁部分,该联锁部分被保持在上导轨上,并在锁定位置上制止上导轨在下导轨中移动,于此,下导轨具有齿状开口,而上导轨则具有槽状孔,联锁部分在其两个相对置的纵边上具有齿状突出部,这些突出部在锁定位置上通过一弹簧既可移动到槽状孔中,又可移动到齿状开口中。这种座位纵向调整装置与尚未公开的2000年8月24日提出的专利申请书10041605·5中所介绍的形式相似。按已知的结构形式,其缺点在于上导轨和下导轨由于它们的彼此对向的活动性而不能精确地无余隙地保持在锁定位置上。它们会很容易地随载荷而来回移动。于此,尽管移动行程相当小,但由于座位长时间地被使用者使用和长期受载,所以上下导轨之间的间隙会因磨损而变得越来越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如此制出文首述及的那种座位纵向调整装置,以使两个导轨,即下导轨和上导轨在联锁位置上可以相互精确地设置,而不会出现位移。此外,还应以尽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座位纵向调整装置,其特别用于汽车座位,其具有两个彼此按一定距离布置的导轨对(10),这两个导轨对每个都包括两个导轨,其中一个导轨是分配给座位的上导轨(11),一个导轨是分配给汽车底部的下导轨(12),其还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加载的、可运动的板状联锁部分(21),该联锁部分被保持在上导轨(11)上,并在锁定位置上制止上导轨(11)在下导轨(12)中的移动,下导轨(12)具有齿状开口(14),而上导轨(11)则具有槽状孔(16),联锁部分(21)在其两个相对置的纵边上的具有齿状突出部(15),这些齿状突出部在锁定位置上时通过一弹簧(25)不仅可移动到槽状孔中,而且可移动到齿状开口(14)中,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弗利克
申请(专利权)人:凯波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