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倾斜度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93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座椅倾斜度调节器,包括:固定在座垫上的第一托架,固定到相对于座垫自由倾斜的椅背上的第二托架,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该第一及第二托架之间的凸轮,和锁板,该锁板与该凸轮的转动连动地在上述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之间沿径向进出,且具有形成有固定齿的啮合部;上述第一托架具有形成有对上述锁板的进出进行导向的导向槽的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托架具有与从上述导向槽呈突出状态的锁板的前端的固定齿啮合的内齿,其特征在于,    上述锁板,在上述啮合部的两侧具有第一肩部及第二肩部,当施加到上述椅背上的负荷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啮合部的两个侧缘之一和与该一个侧缘相向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的一个端面对接,来对抗上述负荷,另一方面,当施加到上述椅背上的负荷在规定值以上时,通过上述啮合部的一个侧缘和与该一个侧缘相向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的一个端面对接,并且,通过上述第一和第二肩部之一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的另一个的一部分对接,来对抗上述负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倾斜度调节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夹装在座垫和椅背之间的座椅倾斜度调节器,夹装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其中,第一托架固定于座垫和可倾斜地安装在该座垫上的椅背两者之任一个上,第二托架固定在另一个上并且能够围绕转动中心相对转动地连结到第一托架上。在这种倾斜度调节器上,设置有夹装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之间、并且能够围绕与上述转动中心同心的支承轴一同旋转地固定的凸轮。该凸轮,通过支承轴的正反转动,使前端面上备有固定齿的锁板在第一及第二托架之间沿径向方向正反移动。此外,在第一托架上,设置备有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相向壁的导向槽,通过借助凸轮的转动,锁板在导向槽内正反移动,固定齿从导向槽进出。另一方面,在第二托架上,沿着与上述旋转中心同心的圆弧轨迹形成有内齿。借此,通过凸轮的转动,锁板从导向槽向外方突出,通过其固定齿与内齿啮合,来限制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的相对转动,并且,通过凸轮的反向转动,解除固定齿与内齿的啮合,使得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能够相对转动。从而通过将操作杆安装到支承轴上,利用该操作杆的操作使支承轴正反转动,便可以使固定齿啮合到内齿上,将椅背的倾倒位置锁定,并且,可解除固定齿和内齿的啮合,来进行倾倒位置的变更。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倾斜度调节器中,在导向槽的相向壁面与锁板之间,以及在凸轮与锁板之间等,在各个部位存在着滑动接触部分,但由于在这种滑动接触部分中,虽然很小但仍然存在着间隙,所以,当向椅背施加负荷时,固定齿向转动方向倾斜,与内齿的啮合强度变弱,存在着不能获得可靠锁定状态的问题。为了消除这种问题,有人提出,提高导向槽及锁板的尺寸精度,借此尽可能地缩小导向槽的相向壁与锁板之间的间隙的尺寸,但这样一来,必须对锁板等进行非常精密的高精度的金属加工,产生加工成本提高的新问题。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座椅的倾斜度调节器的方案,所述座椅倾斜度调节器,在锁板上设置固定突起,在固定齿啮合到内齿上的状态下,当向椅背上施加负荷时,通过该固定突起与导向槽深部的槽缘的相互干扰,阻止锁板在导向槽内向负荷方向倾斜运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利用这种倾斜度调节器,通过向椅背上施加负荷,该力经由内齿传递给固定齿,在锁板上产生在导向槽内沿负荷的施加方向的倾斜力,但通过固定突起与导向槽内的槽深部的边缘部的干扰将该力抵消,可以防止锁板的倾斜。从而,可以消除由于锁板的倾斜使固定齿与内齿的啮合状态变差的问题,保持椅背的设定的倾倒姿势。专利文献1特开2000-342370号公报(第5-6页,图6)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倾斜度调节器中,当向椅背上施加超过允许负荷的大的负荷、锁板过分推压导向槽的侧壁而使表面压力增大时,由于导向槽的侧壁的厚度偏移,锁板会发生大的倾斜,锁板的固定齿与内齿的啮合变弱,锁定强度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种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增加部件的数目、利用有限的空间,能够可靠地提高锁板的固定齿对内齿的啮合强度的座椅倾斜度调节器。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倾斜度调节器,其包括固定在座垫上的第一托架,固定到相对于座垫自由倾斜的椅背上的第二托架,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该第一及第二托架之间的凸轮,与该凸轮的转动连动、在上述第一托架及第二托架之间沿径向进出且具有形成有固定齿的啮合部的锁板;上述第一托架具有形成有对上述锁板的进出进行导向的导向槽的第一及第二二导向构件,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托架具有与从上述导向槽呈突出状态的锁板前端的固定齿啮合的内齿,所述座椅倾斜度调节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锁板,在上述啮合部的两侧具有第一肩部及第二肩部,在施加到上述椅背上的负荷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啮合部的两个侧缘之一和与该一个侧缘相向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的一个的端面对接,来对抗上述负荷,另一方面,当施加到上述椅背上的负荷在规定值以上时,通过上述啮合部的一个侧缘和与该一个侧缘相向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的一个端面对接,并且,上述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的一个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的另一个的一部分对接,来对抗上述负荷。此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座椅倾斜度调节器的特征在于,上述锁板的上述各第一及第二肩部具有卡合凸部,以及形成在该卡合凸部与上述啮合部之间的凹部,上述各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具有嵌入上述凹部内的卡合凸部,在施加到上述椅背上的负荷为规定值以上时,上述锁板的上述第一及第二肩部的一个上述卡合凸部和上述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的一个上述卡合凸部对接。进而,技术方案3所述的座椅倾斜度调节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各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具有上述第一及第二肩部的上述卡合凸部分别嵌入的凹部,以及形成该凹部的一部分的阶梯部,当施加到上述椅背上的负荷在规定值以上时,上述第一及第二肩部的上述卡合凸部之一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所相向的上述阶梯部对接,而阻止上述锁板的上述啮合部向径向内侧滑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施加到椅背上的负荷为规定值以下时,通过锁板的啮合部的两个侧缘之一和与该侧缘相向的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的一个端面对接,来对抗负荷,另一方面,当施加到椅背上的负荷在规定值以上时,通过锁板的啮合部的一个侧缘和与该侧缘相向的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的一个端面对接,并且通过第一及第二肩部之一与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的另一个的一部分对接,来对抗负荷,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锁板的固定齿与内齿的啮合强度,与现有技术的结构相比,可以提供能够耐受更大负荷的倾斜度调节器。此外,当施加到椅背上的负荷为规定值以上时,第一及第二肩部的卡合凸部之一和第一及第二导向构件所相向的阶梯部对接,而阻止锁板的啮合部向径向内侧滑动,所以,锁板的固定齿与第二托架的内齿的啮合不会被解除,而保持可靠的锁定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倾斜度调节器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倾斜度调节器的正视图。图3是图1的倾斜度调节器的侧视图。图4是图1的倾斜度调节器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在图4中从箭头X方向观察锁板及凸轮的图上将第一托架的导向构件重叠时的图示,特别是表示实施形式1。图6是表示实施形式2的对应于图5的图示。图7是图6的部分放大图,特别是表示在椅背上施加大的负荷、导向构件变形时的状态。具体实施形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4表示安装到座椅的两侧的本专利技术的倾斜度调节器,用于相对于座垫自由倾斜地保持椅背。倾斜度调节器1,包括固定到座垫(图中未示出)上的第一托架2,与第一托架2相向地固定到椅背(图中未示出)上的第二托架3,夹装在第一及第二托架2、3之间的一对锁板4,使一对锁板4向离开的方向移动的凸轮5,将凸轮5绕轴心正反转动操作的操作杆7,防止脱落地保持该操作杆7的保持板8。第一托架2,其上部形成圆形,在上述上部圆形的中心部分上穿设有嵌入孔21,使操作杆7的一部分突出地设置的与凸轮5的嵌合部7a嵌入到该嵌入孔21内,并且,在左侧的面(图4中的左方,即,与第二托架3的相向面)上,以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图4的左方)推起的方式隆起地设置有前后方向的一对导向构件22。各导向构件22以嵌入孔21为中心形成圆弧状,设定成相对于嵌入孔21点对称的形状。实施形式1. 图5是将第一托架2的导向构件22重叠到在图4中从箭头X方向观察时看到的锁板4及凸轮5的图上时的图示,特别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冲靖和梅崎几世纪
申请(专利权)人: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