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底盘及其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930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及其行走机构,车辆底盘,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连接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端梁,端梁的前后两端动装配有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主动台车架上安装有主动车轮,从动台车架上安装有从动车轮,横梁上设有驱动主动车轮转向的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与对应的主动台车架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水平方向延伸转向臂,两转向臂之间通过连杆传动连接,驱动机构与连杆机构中一个转向臂铰接,位于同一个端梁上的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之间设有传动杆。行走机构的多个车轮能实现同步转向,转向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及其行走机构,车辆底盘,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连接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端梁,端梁的前后两端动装配有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主动台车架上安装有主动车轮,从动台车架上安装有从动车轮,横梁上设有驱动主动车轮转向的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与对应的主动台车架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水平方向延伸转向臂,两转向臂之间通过连杆传动连接,驱动机构与连杆机构中一个转向臂铰接,位于同一个端梁上的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之间设有传动杆。行走机构的多个车轮能实现同步转向,转向灵活。【专利说明】车辆底盘及其行走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底盘及其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车辆底盘的行走机构一般包括两个车轮,两个车轮分别设于横梁的两端,由驱动机构驱动横梁旋转,带动车轮转向,但是受两个车轮的承受重量极限的限制,混凝土车等工程车辆的载重量也受到限制。如果仅仅采用在横梁的端部并列设置两个车轮,行走机构的转向会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底盘,以解决车辆底盘在安装多个车轮时转向不灵活的问题,同时还提供该车辆底盘使用的行走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辆底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连接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端梁,所述端梁的前后两端沿上下方向的轴线转动装配有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主动台车架上安装有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主动车轮,从动台车架上安装有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从动车轮,所述横梁上设有驱动主动车轮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及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对应的主动台车架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水平方向延伸转向臂,两主动台车架上的转向臂之间通过连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连杆机构中一个转向臂铰接,所述位于同一个端梁上的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之间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主动台车架铰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台车架铰接。 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杆的端部与连杆机构中的一个转向臂铰接。 所述端梁与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端梁上设有第一法兰板,所述横梁上设有与第一法兰板适配的第二法兰板,所述第二法兰板上设置的螺栓孔多于第一法兰板上的螺栓孔。 所述端梁上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轴铰接有铰支座,所述第一法兰板设于铰接座上。 所述连杆为长度能够调节的连杆,所述连杆包括与对应的转向臂铰接的两个铰接杆及处于两个铰接杆之间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转向臂铰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螺旋装配。 本专利技术行走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连接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端梁,所述端梁的前后两端沿上下方向的轴线转动装配有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主动台车架上安装有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主动车轮,从动台车架上安装有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从动车轮,所述横梁上设有驱动主动车轮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及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对应的主动台车架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水平方向延伸转向臂,两主动台车架上的转向臂之间通过连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连杆机构中一个转向臂铰接,所述位于同一个端梁上的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之间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主动台车架铰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台车架铰接。 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杆的端部与连杆机构中的一个转向臂铰接。 所述端梁与横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端梁上设有第一法兰板,所述横梁上设有与第一法兰板适配的第二法兰板,所述第二法兰板上设置的螺栓孔多于第一法兰板上的螺栓孔。 所述端梁上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轴铰接有铰支座,所述第一法兰板设于铰接座上。 所述连杆为长度能够调节的连杆,所述连杆包括与对应的转向臂铰接的两个铰接杆及处于两个铰接杆之间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转向臂铰接,铰接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杆螺旋装配。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底盘的行走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横梁的两端连接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端梁,端梁的前后两端沿上下方向的轴线转动装配有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两主动台车架上的转向臂之间通过连杆传动连接,驱动机构与连杆机构中一个转向臂铰接,当需要转向时,驱动机构顶推着连杆机构中的一个转向臂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并带动主动台车架向相同方向转动,同时连杆带动固定连接于另一主动台车架上的转向臂在水平方向转动,此时两主动台车架向相同的方向转向,同时,由于位于同一个端梁上的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之间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与主动台车架铰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台车架铰接,使得从动台车架会跟随同一端梁上的主动台车架转动,那么行走机构的多个车轮即实现同步转向,转向灵活。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车辆底盘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包括前后间隔布置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3及连接于横梁3的左右两端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梁I,端梁I中部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轴铰接有铰支座2,铰支座2与横梁3端部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铰接座2上设有第一法兰板,横梁3下方设有与第一法兰板适配的第二法兰板,第一法兰板与第二法兰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法兰板上的螺栓孔的数量多于第一法兰板上的螺栓孔的数量,通过调整螺栓连接位置,以实现行走机构的变跨。端梁I的前后两端安装有主动台车架7和从动台车架11,主动台车架7和从动台车架11的上端均设有转轴5,主动台车架7和从动台车架11沿上下方向的轴线分别转动装配于端梁I的前端和后端,转轴5伸出端梁I的上方,主动台车架7上安装有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主动车轮8,从动台车架11上安装有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从动车轮12。主动台车架7的前端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车轮8行走的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为三合一减速机,三合一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车轮8的车轮轴之间通过链传动机构传动。横梁3上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车轮8转向的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液压缸10及由液压缸10驱动的连杆机构,液压缸10的缸体通过支架13固定在横梁3上的左右延伸的连接板14上,连接板14上设有左右间隔分布的多个螺栓孔,支架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4上,根据实际需要将支架固定在合适位置的螺栓孔处。连杆机构包括两个与主动台车架7的转轴5的上端固定连接的转向臂4,两转向臂4之间通过连杆9传动连接,连杆9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转向臂4铰接,其中一个转向臂4的端部与液压缸10的缸杆铰接。连杆9包括两个与对应的转向臂4铰接的铰接杆92及处于两铰接杆92之间的调节杆91,调节杆91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铰接杆92 —端与转向臂4铰接,铰接杆92的另一端与调节杆91螺旋连接,旋转调节杆91,可以改变连杆9的整体长度。位于同一端梁I上的前后方向的主动台车架7和从动台车架11之间通过传动杆15连接,传动杆15的两端分别与主动台车架7、从动台车架11铰接。横梁3中部上还设有用于底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辆底盘,包括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连接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端梁,所述端梁的前后两端沿上下方向的轴线转动装配有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主动台车架上安装有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主动车轮,从动台车架上安装有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从动车轮,所述横梁上设有用于驱动主动车轮转向的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及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对应的主动台车架的转轴固定连接的水平方向延伸转向臂,两主动台车架上的转向臂之间通过连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连杆机构中一个转向臂铰接,所述位于同一个端梁上的主动台车架和从动台车架之间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主动台车架铰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台车架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