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果壳中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同步提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9936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0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茶果壳中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同步提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主要通过对油茶果壳进行多级浸提、大孔树脂串联吸附、选择性洗脱、重结晶等步骤,最终提取分离出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同一工艺中实现了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两类活性成分的同步提取分离,使所得产品具有具有得率和纯度高等优点,实现了油茶果壳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
,具体涉及;本专利技术方法主要通过对油茶果壳进行多级浸提、大孔树脂串联吸附、选择性洗脱、重结晶等步骤,最终提取分离出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同一工艺中实现了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两类活性成分的同步提取分离,使所得产品具有具有得率和纯度高等优点,实现了油茶果壳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分离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油茶果壳是油茶去仁后留下的外种皮。据研究报道,茶壳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和多缩戊糖。关于茶壳的综合利用,目前主要作为初级燃料和培养食用菌,也有少部分用于制造活性碳、糠醛等物质,但其每年的综合利用率不足I %,就茶壳综合利用的整体现状而言,茶壳的利用率较低,且以茶壳为原料开发出的产品存在附加值低、转化率不高、难以工业化等缺陷。更值得关注的是,以茶壳为原料提取纯化高活性物质的研究一直较少。 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在茶壳中发现含有原花青素和茶皂素。原花青素是具有C6-C3-C6结构的黄烷醇及其聚合体,能清除人体内过剩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力,可作为防癌、抗突变、防治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和用作安全无毒的新型抗氧化剂。在结构上,原花青素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聚合而成,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至四聚体称为低聚体,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研究证明,低聚原花青素较高聚原花青素和单体有更强的抗氧化功效,是原花青素中的主要活性物质。茶皂素是一类结构相近的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苷的混合物,是一种良好的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洗涤效果,同时还具有溶血、消炎、祛痰、抗真菌、抗突变的作用,可用作杀菌剂、杀虫剂、利尿剂等。 目前,关于原花青素的研究报道主要局限于葡萄籽中,而茶皂素的研究则主要以茶柏为原料,还没有从油茶果壳中同时提取分离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的同步分离纯化,该工艺具有产品纯度和得率闻等优点。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种油茶果壳中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同步提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油茶果壳干燥、粉碎,得到粉碎料; (2)、粉碎料加乙醇溶液进行浸提,浸提完毕后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为止,余液备用; (3)、步骤(2)中所得余液移入大孔树脂柱A,收集流出液备用;对吸附完毕后的大孔树脂A使用10%?3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茶皂素样品; (4)、步骤(3)中所得的流出液继续移入大孔树脂B,对吸附完毕后的大孔树脂B使用洗脱剂C进行洗脱,洗脱液浓缩后得低聚原花青素粗品样液; (5)、步骤(4)中所得低聚原花青素粗品样液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低聚原花青素成品。 较佳地,步骤(I)中油茶果壳50°C?70°C干燥3?5h ;该温度在不破坏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的情况下,缩短工艺时间。 较佳地,步骤(I)中油茶果壳干燥后,粉碎至60?80目过筛得到粉碎料;便于后续的充分浸提。 较佳地,步骤⑵中乙醇,按照与粉碎料10?15ml/g的比例进行添加。 较佳地,步骤(2)中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为70%?90%。 较佳地,步骤⑵中浸提温度为60°C ±5°C,浸提次数2?3次。 较佳地,步骤(2)中浸提完毕后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在旋转蒸发器中50°C ±5°C下减压浓缩至无醇味为止,余液备用。 较佳地,步骤(3)中所述的大孔树脂A为AB-8或DM-130。采用大孔树脂串联吸附原花青素和茶皂素,从而进行选择性分离。茶皂素是一类结构相近的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苷的混合物,由配体,糖体与有机酸结合而成,分子整体呈弱极性,适合使用AB-8或DM-13等弱极性大孔树脂吸附。 较佳地,步骤(4)中所述的大孔树脂B为NKA-9或S-8。原花青素是由单体黄烷-3-醇以不同聚合度连接而成的多酚类化合物,由于分子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适合用NKA-9或S-8等较强极性的树脂进行吸附。 较佳地,步骤(4)中所述的洗脱剂C为20%?30%的乙醇或甲醇、10%?20%的丙酮或正丙醇。制备工艺中,由于原花青素的聚合度不同,其分子的大小和空间构型也有所区别,导致不同聚合度的原花青素在极性上存在一定差别,利用这一差异,并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筛选合适的洗脱剂,可选择性的洗脱活性较强的原花青素低聚体。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工艺相比,实现了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在同一工艺路线中的分离,使所得产品具有纯度和得率高等优点,并使原料得到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从油茶果壳中提取分离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也适合于与原花青素和茶皂素分子结构相近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本专利技术选取易收集、产量高、成本低廉的油茶果壳为原料,并将多级浸提、大孔树脂串联吸附、选择性洗脱、重结晶等工艺技术进行有效组合,开发高纯度的茶皂素和低聚原花青素产品,提高了油茶果壳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为油茶果壳的有效利用和进一步综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油茶果壳中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的同步提取工艺流程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1: —种油茶果壳中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同步提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油茶果壳50°C干燥5h后,粉碎至60目过筛; (2)、粉碎料加10ml/g的70%的乙醇溶液,在55°C进行浸提,浸提次数2次,浸提完毕后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在旋转蒸发器中45°C下减压浓缩至无醇味为止,余液备用。 (3)、步骤(2)中所得余液上大孔树脂柱AB-8,收集流出液备用。吸附完毕后使用1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茶皂素样品,纯度达到85%以上。 (4)、步骤(3)中所得的流出液继续上大孔树脂NKA-9,吸附完毕后使用2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洗脱液浓缩后得低聚原花青素粗品样液。 (5)、步骤(4)中所得原花青素粗品样液进行重结晶2次,干燥后得低聚原花青素成品(聚合度2?4),纯度达到95%以上。 实施例2: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油茶果壳70°C干燥3h后,粉碎至80目过筛; (2)、粉碎料加15ml/g的90%的乙醇溶液,在60°C进行浸提,浸提次数3次,浸提完毕后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在旋转蒸发器中50°C下减压浓缩至无醇味为止,余液备用。 (3)、步骤⑵中所得余液上大孔树脂柱DM-130,收集流出液备用。吸附完毕后使用3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茶皂素样品,纯度达到85%以上。 (4)、步骤(3)中所得的流出液继续上大孔树脂S-8,吸附完毕后使用15%丙酮溶液进行洗脱,洗脱液浓缩后得低聚原花青素粗品样液。 (5)、步骤(4)中所得原花青素粗品样液进行重结晶3次,干燥后得低聚原花青素成品(聚合度2?4),纯度达到95%以上。 实施例3: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油茶果壳60°C干燥4h后,粉碎至70目过筛; (2)、粉碎料加12ml/g的80%的乙醇溶液,在65°C左右进行浸提,浸提次数2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茶果壳中低聚原花青素和茶皂素同步提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油茶果壳干燥、粉碎,得到粉碎料;(2)、粉碎料加乙醇溶液进行浸提,浸提完毕后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为止,余液备用;(3)、步骤(2)中所得余液移入大孔树脂柱A,收集流出液备用;对吸附完毕后的大孔树脂A使用10%~3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茶皂素样品;(4)、步骤(3)中所得的流出液继续移入大孔树脂B,对吸附完毕后的大孔树脂B使用洗脱剂C进行洗脱,洗脱液浓缩后得低聚原花青素粗品样液;(5)、步骤(4)中所得低聚原花青素粗品样液进行重结晶,干燥后得低聚原花青素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李雄辉胡居吾王慧宾付建平朱仁果韩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