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583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5:33
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主体,其安装于车身与车轮之间;缸体,其连结于上述车轮侧,并直立于上述缓冲器主体的轴心部;液室,其形成于上述缸体内,并填充有工作液;环状的杆引导件,其固定于上述缸体,并封堵上述液室的上述车身侧;活塞杆,其连结于上述车身侧,并且贯穿上述杆引导件的轴心部而进出于上述缸体;环状的密封构件,其保持于上述杆引导件的内周,并滑动接触于上述活塞杆的外周面;以及溢流部,其形成于上述活塞杆的外周,在上述活塞杆自上述缸体退出了预定量时,该溢流部在上述活塞杆与上述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缓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器。
技术介绍
已知有用于使车辆、设备、构造物等的振动衰减的缓冲器。缓冲器使用于例如二轮车、三轮车等骑乘型车辆。这样的缓冲器由外管与进出于该外管的内管构成。而且,该缓冲器包括成为缓冲器的外壳的伸缩型的缓冲器主体,并将弹性支承车身的悬架弹簧容纳于缓冲器主体。这样的缓冲器产生用于抑制缓冲器主体的伸缩运动的阻尼力。 这样的缓冲器有时包括如下说明的缸体、杆引导件、活塞杆、活塞、活塞通路、阻尼阀、自由活塞、施力部件以及溢流部。 缸体直立于缓冲器主体的轴心部。在缸体中形成有内部填充有工作液的液室。杆引导件具有环状的形状,其固定于缸体且封堵液室的一侧。活塞杆贯穿杆引导件并伴随着缓冲器主体的伸缩进出于缸体。活塞保持于活塞杆的顶端部而将液室划分成杆侧室与活塞侧室。活塞通路形成于活塞并将杆侧室与活塞侧室连通。阻尼阀对通过活塞通路的工作液施加阻力。自由活塞滑动接触于缸体的内周面中的、与活塞杆侧相反一侧的部分并封堵液室的另一侧。施力部件向液室侧对自由活塞施力。溢流部在自由活塞克服施力部件的施力而后退了预定量时向缸体外逸出缸体内的工作液。即,进行溢流。 在上述缓冲器中,在活塞杆进出于缸体的缓冲器进行伸缩时,被活塞加压的一室的工作液穿过活塞通路而向另一室移动。结果,产生阻尼阀的阻力所引起的阻尼力。而且,在上述缓冲器中,施力部件对液室加压。结果,在上述缓冲器中,产生阻尼力的敏感性良好。在上述缓冲器中,即使缸体内的工作液增加、膨胀,溢流部也会抑制缸体内压的过度上升。这样的缓冲器被例如日本了?2005 — 30534八、日本了?2010 — 270832八、日本了?2011 —1175334 公开。 然而,在注入工作液时残留于液室的气体、溶解于工作液中的气体析出而形成的气泡在液室内向上侧移动而聚集于液室的上端。因此,通常将缓冲器设定为倒立型而将溢流部配置于上侧。在该情况下,能够在溢流时将聚集于液室上端的气体与工作液一起排出到缸体外。 但是,在将缓冲器设定为倒立型的情况下,活塞杆连结于车轮侧。在该情况下,插入活塞杆的推杆、驱动阀芯的用于调节阻尼力的调整器也配置于车轮侧。结果,变得难以操作用于调节阻尼力的调整器。另外,在悬架弹簧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情况下,悬架弹簧安装于杆引导件与封堵悬架装置主体的车轮侧开口的车轮侧托架之间。在该情况下,调节悬架弹簧的反作用力的用于调节反作用力的调整器也配置于车轮侧。结果,用于调节反作用力的调整器变得难以操作,并且悬架弹簧的交换作业变得困难。 因此,谋求将缓冲器设成正立型而使得能够自车身侧进行各调整器的操作、容易进行悬架弹簧的更换。然而,在将上述那样的通常的缓冲器以原样设成正立型的情况下,溢流部配置于下侧,气体滞留于成为液室上端的杆侧室中。在该情况下,溢流部不能在溢流时向缸体外排出杆侧室的气体。因此,在该情况下,存在不能在杆侧室被加压的缓冲器伸长时迅速产生伸长侧阻尼力的隐患。结果,存在滞后产生伸长侧阻尼力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设成正立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向缸体外排出缸体内的气体、并且能够抑制滞后产生伸长侧阻尼力的缓冲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实施方式的缓冲器,其包括:缓冲器主体,其由外管与进出于上述外管的内管构成,并安装于车身与车轮之间;缸体,其连结于上述车轮侧,并直立于上述缓冲器主体的轴心部;液室,其形成于上述缸体内,并填充有工作液;环状的杆引导件,其固定于上述缸体,并封堵上述液室的上述车身侧;活塞杆,其连结于上述车身侧,并且贯穿上述杆引导件的轴心部而进出于上述缸体;环状的密封构件,其保持于上述杆引导件的内周,并滑动接触于上述活塞杆的外周面;以及溢流部,其形成于上述活塞杆的外周,在上述活塞杆自上述缸体退出了预定量时,该溢流部在上述活塞杆与上述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缝隙。 【附图说明】 图1是切掉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局部而示出该缓冲器的主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3八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溢流部的第一变更例的图,且是实现该变更例的活塞杆的放大横截面。 图38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溢流部的第二变更例的图,且是实现该变更例的活塞杆的放大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几张附图中标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或对应的部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0包括缓冲器主体1、缸体3、液室?、杆引导件30、活塞杆4、密封构件01以及溢流部八1。 缓冲器主体I由外管1与进出于外管1的内管2构成,并安装于车身与车轮之间。缸体3连结于车轮侧并直立于缓冲器主体I的轴心部。液室?形成于缸体3内。在液室?中填充有工作液。杆引导件30固定于缸体3并封堵液室?的车身侧。杆引导件30具有环状的形状。具体而言,杆引导件30安装于缸体3的车身侧开口端部活塞杆4连结于车身侧并且贯穿杆引导件30的轴心部而进出于缸体3。活塞杆4以支承于杆引导件30的状态进出于缸体3。 密封构件保持于杆引导件30的内周并滑动接触于活塞杆4的外周面。密封构件具有环状的形状。溢流部八1形成于活塞杆4的外周。溢流部八1在活塞杆4自缸体3退出了预定量时在活塞杆4与密封构件之间形成图2所示的缝隙1 缓冲器0在二轮车、三轮车等骑乘型车辆中使用于悬架前轮的前叉。前叉具备直立于前轮两侧的一对缓冲器。在图1中图示了一对缓冲器中的一缓冲器0,而未图示另一缓冲器。前叉包括车身侧托架以及车轮侧托架20,该车身侧托架连结一对缓冲器,并且连结于成为车身的骨架的车架,该车轮侧托架20分别将一对缓冲器连结于前轮的车轴。 缓冲器0能够应用于构成前叉的一对缓冲器中的至少一者。缓冲器0也可以使用于除前叉以外的其他设备。例如,缓冲器0也可以使用于悬架骑乘型车辆中的后轮的后缓冲器(代犯'。缓冲器0也可以使用于除骑乘型车辆以外的车辆。 以下,对缓冲器0进行进一步说明。缓冲器0还包括活塞6、基部杆7、基部构件8、自由活塞5以及施力部件31。 活塞6保持于活塞杆4的顶端部。活塞6构成为滑动接触于缸体3的内周面且能够在缸体3内沿轴向移动。基部杆7直立于缸体3的轴心部。基部杆7直立于缸体3的轴心部中的与活塞杆4侧相反一侧的部分。基部构件8保持于基部杆7的顶端部。自由活塞5构成为滑动接触于基部杆7的外周面与缸体3的内周面并能够在缸体3内沿轴向移动。具体而言,自由活塞5滑动接触于缸体3的内周面中的与活塞杆4侧相反一侧的部分。自由活塞5形成为环状。 在缓冲器主体I与缸体3之间形成有贮存器1在贮存器I?中存储工作液并且容纳气体。该气体容纳于工作液的液面上。在外管1与内管2之间形成有筒状缝隙0。具体而言,筒状缝隙0形成于外管1与内管2的重复部分之间。在内管2形成有连通孔23。连通孔23使工作液能够在筒状缝隙与贮存器I?之间自由移动。 在缸体3内形成有液室?与背面室0。液室?利用杆引导件30而与贮存器I?划分开。液室?由杆侧室?1、活塞侧室以及储液室构成。杆侧室利用活塞6而划分形成于上侧。活塞侧室利用活塞6而划分形成于下侧,并且利用基部构件8而划分形成于上侧。储液室利用基部构件8而与活塞侧室划分开。液室?利用自由活塞5而与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器,其包括:缓冲器主体,其由外管与进出于上述外管的内管构成,并安装于车身与车轮之间;缸体,其连结于上述车轮侧,并直立于上述缓冲器主体的轴心部;液室,其形成于上述缸体内,并填充有工作液;环状的杆引导件,其固定于上述缸体,并封堵上述液室的上述车身侧;活塞杆,其连结于上述车身侧,并且贯穿上述杆引导件的轴心部而进出于上述缸体;环状的密封构件,其保持于上述杆引导件的内周,并滑动接触于上述活塞杆的外周面;以及溢流部,其形成于上述活塞杆的外周,在上述活塞杆自上述缸体退出了预定量时,该溢流部在上述活塞杆与上述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28 JP 2013-0684431.一种缓冲器,其包括: 缓冲器主体,其由外管与进出于上述外管的内管构成,并安装于车身与车轮之间; 缸体,其连结于上述车轮侧,并直立于上述缓冲器主体的轴心部; 液室,其形成于上述缸体内,并填充有工作液; 环状的杆引导件,其固定于上述缸体,并封堵上述液室的上述车身侧; 活塞杆,其连结于上述车身侧,并且贯穿上述杆引导件的轴心部而进出于上述缸体; 环状的密封构件,其保持于上述杆引导件的内周,并滑动接触于上述活塞杆的外周面;以及 溢流部,其形成于上述活塞杆的外周,在上述活塞杆自上述缸体退出了预定量时,该溢流部在上述活塞杆与上述密封构件之间形成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中, 上述溢流部具备斜坡部,该斜坡部在上述活塞杆的轴向上朝向上述车轮侧去而逐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宇贺健
申请(专利权)人: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