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及汽车。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包括:母扣;一条连接带铰接于母扣的第一侧,至少两条连接带铰接于母扣的第二侧;每条连接带包括:于连接带的本体一端、沿连接带的本体轴向设置的母扣接头,连接带通过母扣接头与母扣卡接;于连接带的本体另一端、沿连接带的本体径向设置的卡扣,连接带通过卡扣与车身本体或加油口塞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采用分段式的结构,各段结构通用,能够减小模具尺寸,降低模具成本。各段之间通过子母扣连接,装配简单,灵活可靠,在单/双加油系统上均可应用。对于具有双加油口塞的车辆,车身上只需一个连接带安装点,既节省了连接带用料,又简化了车身结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油箱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对于军用车辆和多数越野车来说,双油箱系统能够满足车辆在野外长时间、远距离的行驶需求。相比于单个油箱,双油箱系统由主油箱和副油箱组成,一方面可以增加燃油储备,在补给匮乏的野外保证了车辆足够的燃料,较大地增加续航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一个油箱受损的情况下保证车辆依旧能够正常使用。在可靠性的需求下,某些双油箱系统会采用独立加油口,相应地需要两个加油口塞。 为保证加油口塞在加油过程中不掉落、丢失,每个加油口塞都会配备连接用带,因而具有两个加油口塞的双油箱系统就需要配备两条连接带以及相应的安装点,既增加了成本,也使车身结构复杂化。 图1为传统加油口连接带结构形式及其装配位置示意图。连接带I通过车身侧卡扣101和加油口塞侧卡扣102将加油口塞2连接到车身上,对于双加油口的车辆,需要装配两个相同的连接带,车身钣金上需要设置两个安装点,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两个加油口塞的双油箱系统需要配备两条连接带从而增加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用于加油口塞与车身的连接,所述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包括: 母扣; —条连接带铰接于所述母扣的第一侧,至少两条连接带铰接于所述母扣的第二侧; 每条所述连接带包括: 于所述连接带的本体一端、沿所述连接带的本体轴向设置的母扣接头,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母扣接头与所述母扣卡接; 于所述连接带的本体另一端、沿所述连接带的本体径向设置的卡扣,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卡扣与车身本体或加油口塞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中,所述母扣为中空块状,其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母扣接头连接的孔。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中,所述母扣连接头的外端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将所述母扣的外端分隔成两个卡齿,所述卡齿与所述连接带的本体之间间隔一隆起部分。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中,所述卡齿进入所述母扣的内部,所述隆起部分与所述卡齿之间的部分与所述母扣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中,所述连接带的本体另一端为扁平状结构。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中,铰接于所述母扣的第一侧的连接带、所述母扣和铰接于所述母扣的第二侧的连接带沿一条直线设置。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采用分段式的结构,各段结构通用,能够减小模具尺寸,降低模具成本。各段之间通过子母扣连接,装配简单,灵活可靠,在单/双加油系统上均可应用。对于具有双加油口塞的车辆,车身上只需一个连接带安装点,既节省了连接带用料,又简化了车身结构。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连接带固定加油口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带结构图; 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结构图; 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带与母扣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带与母扣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6表示沿图5中C-C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用于加油口塞与车身的连接,所述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包括:母扣;一条连接带铰接于所述母扣的第一侧,至少两条连接带铰接于所述母扣的第二侧;每条所述连接带包括:于所述连接带的本体一端、沿所述连接带的本体轴向设置的母扣接头,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母扣接头与所述母扣卡接;于所述连接带的本体另一端、沿所述连接带的本体径向设置的卡扣,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卡扣与车身本体或加油口塞连接。 本技术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增加了一个母扣,于母扣的一段设置一条连接带,母扣的另一端设置多条连接带,用于连接多个加油口塞。其中每条连接带包括与母扣连接的母扣接头和与车身或加油口塞连接的卡扣。本技术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采用分段式的结构,各段结构通用,能够减小模具尺寸,降低模具成本。各段之间通过子母扣连接,装配简单,灵活可靠,在单/双加油系统上均可应用。对于具有双加油口塞的车辆,车身上只需一个连接带安装点,既节省了连接带用料,又简化了车身结构。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带结构的示意图。本使用新型设计处分段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包括两段连接带,且两段连接带结构相同,并通过母扣连接。连接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母扣接头302 ;连接带的本体另一端为扁平状,该处设置有卡扣301,卡扣301完成连接带与车身或是加油口塞的连接。卡扣301与传统连接带中的车身侧卡扣相同,与母扣卡接配合,通用化的结构将大大减小连接带的模具尺寸。 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设计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由三根相同的连接带3组成。通过母扣403连接,两个第一卡扣401分别与两个加油口塞卡接,第二卡扣402安装在车身上。子母扣连接保证了连接带的灵活转动,使用方便。车身侧仅需设置一个安装点,简化车身结构,节省模具费用。本新型连接带在材料使用量方面也大为减少,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参照图4和图5所示,三个连接带的母扣接头302卡接到母扣403上,达到连接目的,且能够灵活转动。且铰接于母扣403的第一侧的连接带、母扣403和铰接于母扣的第二侧的连接带沿一条直线设置。由于卡接结构的可拆卸性,母扣可以一端卡接一个连接带,该子母扣结构仍然适用于单加油口车辆,因此,在不同类型的车辆上,仍可使用相同的连接带,实现了单/双加油口连接带的通用化。 参照图6所示,母扣为中空块状,其侧壁上开设有与母扣接头连接的孔。母扣连接头的外端开设有沟槽3023,沟槽3023将母扣的外端分隔成两个卡齿3022,卡齿3022与连接带的本体之间间隔一隆起部分3021。卡齿3022进入母扣的内部,隆起部分3021与卡齿3022之间的部分与母扣之间有间隙,这样就实现了母扣与连接带之间的可旋转配合。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 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是包括上述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的汽车,上述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用于该汽车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用于加油口塞与车身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包括:母扣;一条连接带铰接于所述母扣的第一侧,至少两条连接带铰接于所述母扣的第二侧;每条所述连接带包括:于所述连接带的本体一端、沿所述连接带的本体轴向设置的母扣接头,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母扣接头与所述母扣卡接;于所述连接带的本体另一端、沿所述连接带的本体径向设置的卡扣,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卡扣与车身本体或加油口塞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用于加油口塞与车身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包括: 母扣; 一条连接带铰接于所述母扣的第一侧,至少两条连接带铰接于所述母扣的第二侧; 每条所述连接带包括: 于所述连接带的本体一端、沿所述连接带的本体轴向设置的母扣接头,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母扣接头与所述母扣卡接; 于所述连接带的本体另一端、沿所述连接带的本体径向设置的卡扣,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卡扣与车身本体或加油口塞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为中空块状,其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母扣接头连接的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口塞连接带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源森,张立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