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盖、气囊组件和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853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覆盖车辆用气囊的气囊盖的合理构筑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在气囊盖(100)上设置:撕裂线(102)、沿撕裂线(102)开裂而可展开的展开口(100a)、作为气囊盖主体与展开口(100a)的临界区域而形成于外罩里面(101)侧的减料部(120)、以及在气囊盖主体与展开口(100a)之间的与展开口(100a)的延伸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2加强筋(130)。气囊盖(100)构成为设置于第2加强筋(130)的部位的延伸长度大于比该第2加强筋(130)靠近展开口(100a)侧的各部位的板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盖和气囊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覆盖车辆用气囊的气囊盖的构筑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安装于车辆的气囊装置上设置了覆盖车辆用气囊的气囊盖。作为这种气囊盖例如在气囊盖的内壁面设置了所谓被称作撕裂线的线状的沟部的构成被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气囊盖根据车辆冲突时沿着此撕裂线开裂而展开,从而允许车辆用气囊向气囊盖外部膨胀展开膨胀。可是,上述构成,构筑对在车辆用气囊盖进行展开膨胀时,使气囊盖沿着撕裂掀开裂,且顺利地展开该开裂部分有效的更好的技术的要求很高。[专利文献1]特开2001-804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这些方面而研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盖车辆用气囊的气囊盖的合理的构筑技术及其相关技术。为达成前述目的,构成了本专利技术。而且本专利技术为以汽车为首,可适用于电车、摩托车(跨坐型车辆)、飞机、以及船舶等各种交通工具中的技术。(方案1)方案1涉及一种在车室侧覆盖车辆用气囊的气囊盖的构成。本发-->明的车辆用气囊在车辆冲突时通过向乘员的保护区域展开膨胀而实现对乘员的保护。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盖至少设置线状的沟部、展开口、以及折叶装置。线状的沟部为在气囊盖的板厚范围内的规定深度的沟槽被形成线状的部分。典型的有通过用激光切割对成形体进行后加工(通过激光加工设备进行的加工)而形成线状的沟槽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线状的沟部”。该沟部为在气囊盖的各部位中板厚相对小的部位,且被称作在车辆用气囊展开膨胀时气囊盖沿着该沟部开裂的所谓撕裂线。展开口为在车辆用气囊展开膨胀时与线状的沟部的开裂同时展开的构成的口。折叶装置具有允许展开口向车室侧展开动作的功能。典型的是在连接线状的沟部一方的终端与另一方的终端的区域形成折叶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折叶装置特别具备延伸部。该延伸部具有在气囊盖主体和展开口之间对展开口的延伸面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构成。典型的是通过从气囊主体对展开口的延伸面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和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位置的气囊盖主体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延伸部”。其中所谓“对展开口的延伸面向交叉方向延伸”为以广义包含向展开口的延伸面相交的方向的状态为主旨,不仅仅包含与展开口的延伸面正交的方向的延伸状态,且还包含向与展开口的延伸面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延伸状态。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构成为延伸部的延伸长度大于比该延伸部更靠近展开口侧的各部位的板厚。其中所谓“展开口侧的各部位”中包含展开口和展开口与延伸部的临界区域。典型的是从气囊盖主体向与展开口的延伸面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的高度和与该突出部分对应的位置的气囊盖主体的厚度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延伸部的延伸长度”。-->根据方案1所述的气囊盖的这种构成,可以合理地构筑覆盖车辆用气囊的气囊盖。即,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于气囊盖主体与展开口之间的上述构成的延伸部可明确地规定展开口展开时的折叶位置。这是由于不会在折叶置与展开口的临界区域产生不合理的弯曲而在预想外的部位形成折叶位置,而能够形成按设计过的部位形成折叶位置的缘故。且可通过板厚大的延伸部承受车辆用气囊展开膨胀而展开口展开时作用于折叶位置的负载,因此可实现提高气囊盖的强度。(方案2)在方案2中如方案1所述的气囊盖的构成,进而与延伸部连接的部位的展开口的板厚被减小到小于该展开口的其他部位的板厚。即在气囊盖的展开口的下部对应的部位形成了减料部分。根据方案2所述的气囊盖的这种构成,通过延伸部与减料部的合作,可在延伸部与展开口之间的减料部分确实地形成展开口的折叶位置和更明确地规定在展开口展开时的折叶位置。且由于在延伸部与展开口之间的减料部分的展开口容易弯曲,因而可提高折叶效果。(方案3)在方案3中,如方案1或方案2所述的气囊盖的构成,又是保存车辆用气囊的保存部件和该气囊盖相互接合的构成。在该接合中延伸部由被抵接而接合在保存部件的接合用加强筋构成。再者,本专利技术的所谓“保存部件”为以广义包含具有可保存车辆用气囊的构成的部件为主旨,而作为保存部件的构成有接合到气囊盖的部件保存车辆用气囊的状态和保存车辆用气囊的部件可脱离被接合到气囊盖的部件的状态等。典型的是可采用具有脚片部的托架部件被-->接合到气囊盖,同时保存车辆用气囊的部件(保持器)可脱离该脚片部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由具有脚片部的托架部件和保存车辆用气囊的保持器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保存部件”。此外,保存部件自体单独具有车辆用保存气囊功能的部件以外,根据保存于车辆用气囊的保持器通过托架等被安装在保存部件上,从而该保存部件由此保存车辆用气囊的一部分或全部的部件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存部件”的范畴。具体讲,具有保存了车辆用气囊的保持器可通过托架等安装的脚片部,且通过该脚片部形成保持器的保存空间的部件为本专利技术的“保存部件”的典型例。在保存部件的保存空间保存了保持器的状态下,由此在该保存空间可保存车辆用气囊。根据方案3所述的气囊盖的这种构成,由于与展开口的下部对应的部位通过延伸部被确实地固定到保存部件上,因而可使展开口的展开动作按设计过的那样顺利地进行。特别是在如方案2所述的构成,当把延伸部作为接合用的加强筋使用时,通过成为接合用的加强筋的延伸部与减料部进行合作,可使展开口的展开动作更加顺利化。(方案4)方案4涉及气囊组件的构成。该气囊组件,具备:车辆用气囊、保存车辆用气囊的保存部件、向车辆用气囊供给膨胀气体的气体供给装置、以及实质上与方案1相同的气囊盖等,且每个该气囊组件搭载于车辆中。而且,包括配置有气囊盖的部件以及所谓被称作仪表板的面板都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组件。因此,根据方案4所述的气囊组件的这种构成,为了在车辆冲突时使车辆用气囊向乘员保护区域展开膨胀而使展开口展开时,不会在折叶装置与展开口的临界区域产生不合理的弯曲而在预想外的部位形成折叶位置,而可按设计过的部位形成折叶位置。并且,由于通过板厚大的延伸部承受车辆用气囊展开膨胀而展开口展开时作用于折叶位-->置的负载,因而可实现气囊盖的强度提高。(方案5)在方案5中,如方案4所述的气囊组件的构成,进而使延伸部与展开口之间的板厚减小到小于该展开口的板厚。即,在气囊盖的延伸部的展开口侧形成了减料部分。根据方案5所述的气囊组件的这种构成,通过延伸部与减料部的合作,除了能在延伸部与展开口之间的减料部分确实地形成展开口的折叶位置,还由于展开口容易在该折叶位置弯曲而可提高折叶效果。(方案6)在方案6中,如方案4或方案5所述的气囊组件的构成,还是保存车辆用气囊的保存部件与该气囊盖相互接合的构成。且,在该接合中,延伸部可用作与保存部件抵接接合用的加强筋。根据方案6所述的气囊组件的这种构成,由于展开口的下部所对应的部位通过延伸部被确实地固定,因而可使展开口的展开动作按设计过的那样顺利地进行。特别是如方案5所述的构成,当把延伸部作为接合用的加强筋使用时,通过成为接合用的加强筋的延伸部与减料部的合作,展开口的展开动作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允许展开口的展开动作的折叶装置的构成,能够实现覆盖车辆用气囊的气囊盖和具备气囊盖的气囊组件的合理构筑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从外罩101里面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气囊盖100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为以俯视表示图1中的撕裂线102附近的部位的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为表示图3中的沿B-B线的截面结构的图。图5为表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盖,从车室侧覆盖车辆用气囊,具备:    具有该气囊盖的板厚范围内的深度的线状沟部、通过所述沟部的开裂而可向车室侧展开的展开口、以及允许所述展开口向车室侧进行展开动作的折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叶装置,具备在气囊盖主体和所述展开口之间向与该展开口的延伸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的延伸长度大于比该延伸部靠近展开口侧的各部位的板厚。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9-4 313310/20031.一种气囊盖,从车室侧覆盖车辆用气囊,具备:具有该气囊盖的板厚范围内的深度的线状沟部、通过所述沟部的开裂而可向车室侧展开的展开口、以及允许所述展开口向车室侧进行展开动作的折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叶装置,具备在气囊盖主体和所述展开口之间向与该展开口的延伸面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的延伸长度大于比该延伸部靠近展开口侧的各部位的板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盖,其中,连接到所述延伸部的部位中的所述展开口的板厚,小于该展开口的其他部位的板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盖,其中,保存所述车辆用气囊的保存部件和该气囊盖相互接合而构成,且在该接合中所述延伸部由被抵接而接合在所述保存部件的接合用加强筋构成。4.一种气囊组件,具备:车辆用气囊、从车室侧覆盖该车辆用气囊的气囊盖、保存所述车辆用气囊的保存部件、以及供给膨胀气体而使所述车辆用气囊从所述保存体展开膨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信二森田胜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