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洪川专利>正文

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04668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解决了现有继动阀无法实现工作压力的可调以及梯级式进气的目的,导致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路面及载重状态进行具有针对性且有效的制动操作。该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以及活塞;在上阀体上设置有一个三通结构,三通结构各端分别为:进气口,自动转换阀,单向阀;上阀体的内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凸出且中空的凸起部,活塞呈三段式的阶梯轴状结构,凸起部与活塞上端构成第一气压工作腔,上阀体与活塞中部之上构成第二气压工作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继动阀的内腔内设计两个相互独立的气压工作腔,两个气压工作腔的进气对应不同的气压强度,可实现工作气压可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继动阀,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继动阀属于汽车气刹制动系统的一部分,其下阀体进气口接通储气筒,下阀体出气口接制动气室。当踩下制动踏板(刹车踏板)时,制动阀的输出气压作为继动阀的控制压力输入,在控制压力作用下,将进气阀推开,于是压缩空气便由储气筒直接通过进气口进入制动气室,而不用流经制动阀,这大大缩短了制动气室的充气管路,加速了气室的充气过程。现有技术中,继动阀的结构如图1所示,继动阀上阀体与活塞上端面之间形成一个独立的腔体,储气筒内的气从进气口进入继动阀内部后,在该独立的腔体内形成气压向下压动活塞,促使活塞将下阀体上的储气阀打开,完成一个工作动作。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继动阀上阀体与活塞上端面仅有一个独立的腔体,气路单一,从储气筒进入继动阀内的气均完全作用于活塞上端面,而无法实现工作压力的可调以及梯级式进气的目的,这样就导致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无法根据实际路面及载重状态进行具有针对性且有效的制动操作,同时也致使了轮胎过度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工作气压可调的继动阀。技术术语的解释:三通结构的汇聚处,是指三通的三个端口相互连通的连接处;初始状态,是指未工作状态;初始压缩量,是指未工作状态下调压弹簧的压缩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包括均具有内腔体的上阀体和下阀体,以及设置在上阀体和下阀体组合构成的内腔中的活塞;在所述上阀体上设置有一个与其固为一体的三通结构,所述三通结构的汇聚处与上阀体的内腔体连通,所述三通结构的第一端为用于连接刹车总泵或制动阀的进气口,在其第二端内和第三端内均设有与上阀体的内腔体连通的开孔,在所述第二端内设置有跟随气压变化切换该端导通状态的自动转换阀,在所述第三端内设置有跟随气压变化切换该端导通状态的单向阀,所述自动转换阀和单向阀在初始状态下封闭所述的开孔并跟随气压的变化打开所述的开孔;所述上阀体的内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凸出且中空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顶部与三通结构的汇聚处连通且其直径小于底部直径;其中,三通结构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的命名是为了方便描述,进一步的,在上述命名的基础上,单向阀和自动转换阀的设置可在第二端和第三端中随机即设置,并不限定第二端设置自动转换阀,第三端设置单向阀,权利要求1中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单向阀也可设置在第二端,同理,自动转换阀也可设置在第三端。凸起部的凸出,是指凸起部向活塞所在方向凸出。其中,自动转换阀切换第二端的导通状态是指,上阀体上的进气口、第二端的开孔和第二气压工作腔三者的连通状态,三者连通则为导通,反之为不导通;单向阀切换第三端的导通状态是的,上阀体上的进气口、第三端的开孔和第二气压工作腔三者的连通状态,三者连通则为导通,反之为不导通;可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均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所述活塞呈三段式的阶梯轴状结构,其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活塞部、第二活塞部和第三活塞部,其中,所述第二活塞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和所述第三活塞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活塞部掏空并与所述凸起部中空的内部组合构成与所述三通结构的汇聚处连通的第一气压工作腔,所述第二活塞部与所述上阀体之间组合构成与所述开孔连通的第二气压工作腔,所述第一气压工作腔和所述第二气压工作腔互不连通;所述第三活塞部与所述下阀体配合用于控制所述下阀体的开闭。其中,“三段式”是指活塞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由上至下”的顺序中以上阀体所在方向为上,下阀体所在方向为下。第二活塞部为活塞三部分中直径最大的部分,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第二活塞部的直径应当小于上阀体的内径,同时,第二活塞部边沿部分与上阀体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第二气压工作腔的构成相当于上阀体内腔体中第一活塞部和凸起部之外的腔。具体的说,所述自动转换阀包括自动转换阀盖,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自动转换阀盖上的自动转换阀杆,套接在所述自动转换阀杆上的调压弹簧,以及具有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套接在所述自动转换阀杆另一端的自动转换阀芯,所述自动转换阀芯可根据受力大小沿所述自动转换阀杆的轴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转换阀还包括调压构件,所述调压构件包括卡紧于所述第二端开口内的调节卡盘,所述调节卡盘上具有螺纹孔,在其上设置有调节螺杆,通过向内旋转或向外旋转所述调节螺杆实现调节所述调压弹簧的初始压缩量。调节卡盘并不卡紧于第二端内,由此,在实现调节时,通过向内旋转调节螺杆,促使螺杆向第二端内顶自动转换阀盖,此时,由于自动转换阀芯被抵挡,自动转换阀芯不再动作,自动转换阀盖向第二端内移动并压缩调节弹簧,调节弹簧被压缩后,其初始压缩量增加,进而为了克服弹簧的回复力,要打开自动转换阀的气压强度就相应的增加,从而实现打开自动转换阀的气压强度可调。为了定位方便,在所述自动转换阀芯的外壁上沿其圆周还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槽。具体的说,所述单向阀包括单向阀盖,垂直连接于所述单向阀盖上并呈阶梯状的单向阀轴,以及具有通孔并通过该通孔套接于所述单向阀轴直径较小的一端的单向阀芯;在所述单向阀轴直径较小的一端远离所述单向阀盖的端部设置有挡片,在所述单向阀轴直径较小的一端上套接有位于所述挡片与所述单向阀芯之间的单向阀弹簧;所述单向阀芯与所述单向阀轴直径较小的一端连接处具有供气流通过的间隙,当所述单向阀芯抵住所述单向阀轴直径较大端时,所述单向阀呈关闭状态。单向阀实现气流的单向流动,在本专利技术中,单向阀打开后仅可使气流经单向阀芯和单向阀轴的间隙处留至进气口。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中空的内部呈喇叭状,且喇叭状较大的口与所述第一活塞部对应,其较小的口与所述三通结构的汇聚处连通。优选的,所述上阀体的内腔体包括位于下方的圆柱形腔体和位于上方的圆台形腔体,圆台形腔体之间较大端与圆柱形腔体连接且直径匹配。通过上述设置可促使从上阀体的进气口进入第一气压工作腔内的气流输出更顺畅。优选的,所述三通结构的第二端和第三端的内径由其开口至三通结构汇聚处逐渐减小或逐级减小;或者,所述三通结构的第二端和第三端靠近三通结构汇聚处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部。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抵挡自动转换阀和单向阀靠近三通结构的汇聚处的一端端部。优选的,所述开孔设置于所述三通结构第二端内和第三端内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下阀体上设置有下阀体进气口和下阀体出气口,在所述下阀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切换所述下阀体进气口和所述下阀体出气口连通状态的储气阀,所述第三活塞部与所述下阀体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第三活塞部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储气阀位置对应的顶件,所述储气阀通过所述顶件的顶升动作实现开闭,初始状态下,所述储气阀关闭,所述下阀体进气口和所述下阀体出气口不连通。下阀体的下阀体进气口与储气筒连通,下阀体为现有成熟部件,在此不做赘述。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气过程(1)踩下制动踏板,刹车总泵或制动阀内的气流从进气口内进入三通结构的步骤;(2)气流首先进入第一气压工作腔并作用于第一活塞部的步骤;活塞在第一气压工作腔内气压的作用下下行;(3)继续踩动制动踏板,从进气口内进入三通结构的气流增强,气流经与自动转换阀同侧的开孔进入第二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包括均具有内腔体的上阀体(1)和下阀体(2),以及设置在上阀体(1)和下阀体(2)组合构成的内腔中的活塞(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阀体(1)上设置有一个与其固为一体的三通结构,所述三通结构的汇聚处与上阀体(1)的内腔体连通,所述三通结构的第一端为用于连接刹车总泵或制动阀的进气口(4),在其第二端(13)内和第三端(14)内均设有与上阀体(1)的内腔体连通的开孔(7),在所述第二端内设置有跟随气压变化切换该端导通状态的自动转换阀(5),在所述第三端内设置有跟随气压变化切换该端导通状态的单向阀(6);所述上阀体(1)的内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凸出且中空的凸起部(12),所述凸起部(12)的顶部与三通结构的汇聚处连通;所述活塞(3)呈三段式的阶梯轴状结构,其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活塞部(31)、第二活塞部(32)和第三活塞部(33),其中,所述第二活塞部(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活塞部(31)和所述第三活塞部(33)的直径;所述第一活塞部(31)掏空并与所述凸起部(12)中空的内部组合构成与所述三通结构的汇聚处连通的第一气压工作腔(8),所述第二活塞部(32)与所述上阀体(1)之间组合构成与所述开孔(7)连通的第二气压工作腔(9),所述第一气压工作腔(8)和所述第二气压工作腔(9)互不连通;所述第三活塞部(33)与所述下阀体(2)配合用于控制所述下阀体(2)的开闭;所述自动转换阀(5)用于切换进气口(4)、第二端和第二气压工作腔(9)三者的连通状态;所述单向阀(6)用于切换进气口(4)、第三端和第二气压工作腔(9)三者的连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包括均具有内腔体的上阀体(1)和下阀体(2),以及设置在上阀体(1)和下阀体(2)组合构成的内腔中的活塞(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阀体(1)上设置有一个与其固为一体的三通结构,所述三通结构的汇聚处与上阀体(1)的内腔体连通,所述三通结构的第一端为用于连接刹车总泵或制动阀的进气口(4),在其第二端(13)内和第三端(14)内均设有与上阀体(1)的内腔体连通的开孔(7),在所述第二端内设置有跟随气压变化切换该端导通状态的自动转换阀(5),在所述第三端内设置有跟随气压变化切换该端导通状态的单向阀(6);所述上阀体(1)的内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凸出且中空的凸起部(12),所述凸起部(12)的顶部与三通结构的汇聚处连通;所述活塞(3)呈三段式的阶梯轴状结构,其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活塞部(31)、第二活塞部(32)和第三活塞部(33),其中,所述第二活塞部(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活塞部(31)和所述第三活塞部(33)的直径;所述第一活塞部(31)掏空并与所述凸起部(12)中空的内部组合构成与所述三通结构的汇聚处连通的第一气压工作腔(8),所述第二活塞部(32)与所述上阀体(1)之间组合构成与所述开孔(7)连通的第二气压工作腔(9),所述第一气压工作腔(8)和所述第二气压工作腔(9)互不连通;所述第三活塞部(33)与所述下阀体(2)配合用于控制所述下阀体(2)的开闭;所述自动转换阀(5)用于切换进气口(4)、第二端和第二气压工作腔(9)三者的连通状态;所述单向阀(6)用于切换进气口(4)、第三端和第二气压工作腔(9)三者的连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换阀(5)包括自动转换阀盖(51),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自动转换阀盖(51)上的自动转换阀杆(52),套接在所述自动转换阀杆(52)上的调压弹簧(53),以及具有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套接在所述自动转换阀杆(52)另一端的自动转换阀芯(54),所述自动转换阀芯(54)可根据受力大小沿所述自动转换阀杆(52)的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换阀(5)还包括调压构件,所述调压构件包括卡紧于所述第二端开口内的调节卡盘(55),所述调节卡盘(55)上具有螺纹孔,在其上设置有调节螺杆(56),通过向内旋转或向外旋转所述调节螺杆(56)实现调节所述调压弹簧(53)的初始压缩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动转换阀芯(54)的外壁上沿其圆周还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槽(5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气压可调式自动转换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6)包括单向阀盖(61),垂直连接于所述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洪川
申请(专利权)人:谢洪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