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副车架的焊接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093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副车架的焊接夹紧装置。包括上压紧装置,下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底板,传感器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设有一个后压紧装置,位于左右两个后压紧装置之间的底板上设有压紧装置,位于后压紧装置前侧的底板上设有前压紧装置,位于左右两个前压紧装置之间的底板上设有传感器报警装置,所述传感器报警装置设在底板中部的前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由定位柱和帽盖代替工人手工校准,并由传感器检测,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且提升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了副车架的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副车架的焊接夹紧装置。包括上压紧装置,下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底板,传感器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设有一个后压紧装置,位于左右两个后压紧装置之间的底板上设有压紧装置,位于后压紧装置前侧的底板上设有前压紧装置,位于左右两个前压紧装置之间的底板上设有传感器报警装置,所述传感器报警装置设在底板中部的前侧。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由定位柱和帽盖代替工人手工校准,并由传感器检测,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且提升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了副车架的焊接质量。【专利说明】 一种汽车副车架的焊接夹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副车架的焊接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副车架的焊接装置在定位时,大多由工人进行手工定位,确认定位准确后,再进行副车架的焊接作业,此种方法费时费力,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工人在长时间的作业后,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副车架的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能够准确定位,并在定位出错时报警的汽车副车架的焊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汽车副车架的焊接夹紧装置,包括前压紧装置,后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底板,传感器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设有一个后压紧装置,位于左右两个后压紧装置之间的底板上设有压紧装置,位于后压紧装置前侧的底板上设有前压紧装置,位于左右两个前压紧装置之间的底板上设有传感器报警装置,所述传感器报警装置设在底板中部的前侧;所述前压紧装置由前压紧装置帽盖、传感器、前压紧装置连接件、前压紧装置翻转架、前压紧装置支撑架、前压紧装置电机、前压紧装置基板、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另一传感器和另一前压紧装置帽盖组成,所述前压紧装置基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左前侧和右前侧,前压紧装置基板上并排放置有前压紧装置电机与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位于前压紧装置电机右侧和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左侧的前压紧装置基板上设有前压紧装置支撑架,所述前压紧装置电机的后侧连接前压紧装置翻转架,所述前压紧装置翻转架的一端连接前压紧装置电机的输出轴,前压紧装置翻转架的另一端铆接有前压紧装置连接件,所述前压紧装置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前压紧装置翻转架,前压紧装置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传感器,前压紧装置连接件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前压紧装置帽盖,所述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的后侧连接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所述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的一端连接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的输出轴,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的另一端铆接有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所述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连接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的一侧设有另一传感器,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另一前压紧装置帽盖。 所述压紧装置设在底板中部的后侧,压紧装置由电机、回转臂和帽盖组成,所述电机固定在底板上,电机的一侧设有回转臂,所述回转臂的一端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回转臂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帽盖。 所述后压紧装置由后压紧装置支撑架、后压紧装置电机、后压紧装置翻转架、后压紧装置连接件、后压紧装置帽盖和后压紧装置基板组成,所述后压紧装置基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左后侧和右后侧,后压紧装置基板上设有后压紧装置电机,位于后压紧装置电机一侧的后压紧装置基板上设有后压紧装置支撑架,所述后压紧装置电机的前侧连接后压紧装置翻转架,所述后压紧装置翻转架的一端连接后压紧装置电机的输出轴,后压紧装置翻转架的另一端铆接有后压紧装置连接件,所述后压紧装置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后压紧装置翻转架,后压紧装置连接件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后压紧装置帽盖。 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另一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传感器报警装置的信号输入端。 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与前压紧装置帽盖、后压紧装置帽盖和帽盖相配合的定位柱。 所述左右两个后压紧装置关于压紧装置电机对称,所述左右两个前压紧装置关于传感器报警装置对称。 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新颖、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优点;由定位柱和帽盖代替工人手工校准,并由传感器检测,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且提升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了副车架的焊接质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参见图1,其中,I是后压紧装置支撑架,2是后压紧装置电机,3是后压紧装置翻转架,4是后压紧装置连接件,5是后压紧装置帽盖,6是底板,7是前压紧装置帽盖,8是传感器,9是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0是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1是前压紧装置支撑架,12是前压紧装置电机,13是定位柱,14是传感器报警装置,15是前压紧装置基板,16是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7是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8是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9是另一传感器,20是另一前压紧装置帽盖,21是帽盖,22是回转臂,23是后压紧装置,24是电机,25是压紧装置,26是后压紧装置基板,27是前压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6的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设有一个后压紧装置23,位于左右两个后压紧装置23之间的底板6上设有压紧装置25,位于后压紧装置23前侧的底板6上设有前压紧装置27,位于左右两个前压紧装置27之间的底板6上设有传感器报警装置14,所述传感器报警装置14设在底板6中部的前侧;所述前压紧装置27由前压紧装置帽盖7、传感器8、前压紧装置连接件9、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0、前压紧装置支撑架11、前压紧装置电机12、前压紧装置基板15、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6、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7、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8、另一传感器19和另一前压紧装置帽盖20组成,所述前压紧装置基板15分别固定在底板6的左前侧和右前侧,前压紧装置基板15上并排放置有前压紧装置电机12与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6,位于前压紧装置电机12右侧和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6左侧的前压紧装置基板15上设有前压紧装置支撑架11,所述前压紧装置电机12的后侧连接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0,所述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0的一端连接前压紧装置电机12的输出轴,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0的另一端铆接有前压紧装置连接件9,所述前压紧装置连接件9的一端连接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0,前压紧装置连接件9的一侧设有传感器8,前压紧装置连接件9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前压紧装置帽盖7,所述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6的后侧连接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7,所述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7的一端连接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6的输出轴,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7的另一端铆接有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8,所述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8连接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7,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8的一侧设有另一传感器19,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8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另一前压紧装置帽盖20。 所述压紧装置25设在底板6中部的后侧,压紧装置25由电机24、回转臂22和帽盖21组成,所述电机24固定在底板6上,电机24的一侧设有回转臂22,所述回转臂22的一端连接电机24的输出轴,回转臂22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帽盖21。 所述后压紧装置23由后压紧装置支撑架1、后压紧装置电机2、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副车架的焊接夹紧装置,包括前压紧装置,后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底板,传感器报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板(6)的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设有一个后压紧装置(23),位于左右两个后压紧装置(23)之间的底板(6)上设有压紧装置(25),位于后压紧装置(23)前侧的底板(6)上设有前压紧装置(27),位于左右两个前压紧装置(27)之间的底板(6)上设有传感器报警装置(14),所述传感器报警装置(14)设在底板(6)中部的前侧;所述前压紧装置(27)由前压紧装置帽盖(7)、传感器(8)、前压紧装置连接件(9)、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0)、前压紧装置支撑架(11)、前压紧装置电机(12)、前压紧装置基板(15)、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6)、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7)、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8)、另一传感器(19)和另一前压紧装置帽盖(20)组成,所述前压紧装置基板(15)分别固定在底板(6)的左前侧和右前侧,前压紧装置基板(15)上并排放置有前压紧装置电机(12)与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6),位于前压紧装置电机(12)右侧和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6)左侧的前压紧装置基板(15)上设有前压紧装置支撑架(11),所述前压紧装置电机(12)的后侧连接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0),所述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0)的一端连接前压紧装置电机(12)的输出轴,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0)的另一端铆接有前压紧装置连接件(9),所述前压紧装置连接件(9)的一端连接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0),前压紧装置连接件(9)的一侧设有传感器(8),前压紧装置连接件(9)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前压紧装置帽盖(7),所述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6)的后侧连接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7),所述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7)的一端连接另一前压紧装置电机(16)的输出轴,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7)的另一端铆接有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8),所述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8)连接另一前压紧装置翻转架(17),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8)的一侧设有另一传感器(19),另一前压紧装置连接件(18)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另一前压紧装置帽盖(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本特勒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