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从汽车车身上分离车门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047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车门的汽车装置,包括一第一铰链、一第二铰链、一车门开度限位组件和一车门分离部。通过使用第一、第二和第三炸药分别分离各铰链和车门开度限位器,由于诸如碰撞或翻倒事故而造成的变形而无法打开的车门可以很容易地从汽车车身上分离下来。留在车厢里的受伤者可以使用这种装置分离车门,并可以依靠自身从出事汽车中逃出。另外,救援人员可以不带救援设备而容易和迅速地从汽车中救出受伤者。(*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从汽车车身上分离车门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一种车门装置,特别是一种在车身由于诸如汽车碰撞等撞击而严重变形时容易从汽车车身上分离车门的装置。汽车的车门安装装置是一种以枢转方式把车门安装于汽车车身的装置。车门借助于一固定于车门侧面上部的上铰链和一固定于其侧面下部的下铰链以枢转方式安装于车身。此外,车门的开启角度由装设在上下铰链之间的车门开度限位组件限定,而车门的开启状态由于车门开度限位组件的存在而得以保持。如果一辆车撞及另一辆车或者因碰撞而倾翻,车厢里的乘客会因撞车或翻车而受伤。如果出现这种事故,受伤人员(司机和/或乘客)应当从车辆中逃出,并随后要求急救医疗。不过,如果一辆车撞及另一辆车或者因碰撞而倾翻,则由于冲撞造成的车门或车身变形,车门可能打不开。因而,撞坏车辆中的司机和乘客不经帮助就无法打开车门而从车中逃出。在传统的车门安装装置中,为了解救出事车辆中的受伤司机或乘客,救授人员应当打破车门窗户,并用解救设备切割车门以使车门从车身上分离。因而,只有在车门切掉并从车身上分离之后受伤人员才能得救。为了解救受伤人员,带有解救设备的救授人员必须到达事故发-->生地点。因而,受伤者除了等待救授者之外别无选择。其次,如果撞车和/或翻车预示有诸如爆炸的潜在危险,受伤者就应当不等待救授者而从出事车辆中逃脱出来。不过,由于受伤者无法自己打开和切除变形的车门而从出事车辆中逃脱,这就会是一个严重问题。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车身由于撞车和/或翻车而变形时容易从车身上分离车门的装置。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从汽车车身上分离车门的装置,此装置包括:一第一铰链,包括一固定于汽车车身的第一固定件、一固定于车门上侧的第一枢转件以及一用于接合第一固定件和第一枢转件的第一套管;一第二铰链,包括一固定于汽车车身的第二固定件、一固定于车门下侧的第二枢转件、以及一接合第二固定件和第二枢转件的第二套管;一车门开度限位组件,包括一固定于车身的车门开度限位架、一车门开度限位连杆、一用于接合车门开度限位架和车门开度限位连杆的车门开度限位套管,以及一固定于车门用于限定车门开度限位连杆开启角度的车门开度限位板;以及一种用于从车身上分离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和车门开度限位组件的装置,其中,此装置装设在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和车门开度限位组件之中。车门分离装置包括装设在第一套管之中用于分离上铰链的第一分离区段、装设在第二套管之中用于分离下铰链的第二分离区段、-->装设在车门开度限位套管之中用于分离车门开度限位组件的第三分离区段,以及在起爆开关闭合时向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区段供应电力的电源。第一分离区段包括装填在所述第一套管中用于破坏所述第一套管的第一炸药、嵌入所述第一炸药用于在所述起爆开关闭合时起爆所述第一炸药的第一起爆器以及用于封盖所述第一套管的第一栓塞。依靠第一炸药的爆炸,第一铰链的以枢转方式连接的部分沿着第一套管的径向分离开来。按照本专利技术,在留在车内的乘客没有受伤时,他们可以不要外界帮助而自己使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容易地分离车门并逃出汽车。此外,由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以容易地分离和打开车门,救援人员不需携带用于解救撞坏车辆中受伤者的解救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各项目的和其他一些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其优选实施例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表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车门分离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铰链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表明铰链与一第一分离区段的联接状况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表明示于图1的车门开度限位组件的联接状况的透视图;图5是表明车门开度限位组件与一第三分离区段的联接状况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6是表明车门分离装置电气连接的框图。下面,本专利技术将以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图1是表明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汽车车门分离装置100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车门分离装置100包括一上铰链40、一下铰链-->140、一车门开度限位组件50,以及用于第一和第二铰链40和140以及车门开度限位组件50的车门分离部。车门分离部包括设在上铰链40中用于破坏上铰链40的第一分离区段110、设在下铰链140中用于破坏下铰链140的第二分离区段130、设在车门开度限位组件50中用于破坏车门开度限位组件50的第三分离区段120,以及用于在起爆开关82合上(ON)时向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区段110、130和120供送电力的电源。由于上下铰链40和140的存在,车门10可枢转地安装在汽车车身12上。车门开度限位组件50保持车门的开启状态并限定车门10的开启角度,从而车门10不可能开启得超过预定角度。图2和3表明上铰链40和下铰链140。如图2和3所示,上铰链40具有固定于车身12的第一固定件20、固定在车门侧边处的第一枢转件30,以及用于可枢转地接合第一固定件20和第一枢转件30的第一套管38。第一固定件20具有用于将其固定于车身12的第一固定主体22、第一上肋板24、以及第一下肋板26,它们都制成一体。在第一上肋板24上制成第一通孔25,而在第一下肋板26上制成第一支承孔27。第一支承孔27的直径与第一上通孔25的相同,且其下部是封闭的。第一枢转件30具有用于将其固定于车门10的第一枢转主体32、以及在其上具有第一连接孔36的第一枢转肋板34,它们都制成一体。第一连接孔36的直径与第一上通孔25的相同。用于接合第一固定件20与第一枢转件30的第一套管38制成得具有圆筒形状且其下部是封闭的。上铰链40的装配方式是,用第一套管38接合第一固定件20与第-->一枢转件30。第一套管38经由第一通孔25和第一连接孔36嵌入第一支承孔27。同时,第一固定件20借助于螺栓等螺纹零件固定于车身12,而第一枢转件30借助于螺栓等螺纹零件固定于车门10。下铰链140包括固定于车身12的第二固定件120、固定在车门10侧边处的第二枢转件130,以及用于接合第二固定件120与第二枢转件130的第二套管138。第二固定件120具有用于将其固定于车身12的第二固定主体122、第二上肋板124、以及第二下肋板126,它们都制成一体。在第二上肋板124上制成有第二通孔125、在第二下肋板126上制成有第二支承孔127。第二支承孔127的直径与第二上通孔125的相同,且其下部是封闭的。第二枢转件130具有用于将其固定于车门10的第二枢转主体132,以及在其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136的第二枢转肋板134,它们都制成一体。第二连接孔136的直径与第二上通孔125的相同。用于接合第二固定件120与第二枢转件130的第二套管138制成得具有圆筒形状,而且其下部是封闭的。下铰链140的装配方式是,用第二套管138接合第二固定件120与第二枢转件130。第二套管138经由第二通孔125和第二连接孔136嵌入第二支承孔127。同时,第二固定件120借助于螺栓等螺纹零件固定于车身12,而第二枢转件130借助于螺栓等螺纹零件固定于车门10。图4和5表明车门开度限位组件50。如图4和5所示,车门开度限位组件50具有固定于车身12的车门开度限位架60、车门开度限位连杆68、用于接合车门开度限位架60与车门开度限位连杆68的车门开-->度限位套管72,以及固定于车门10用于限定车门开度限位连杆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分离汽车车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第一铰链,包括一固定于汽车车身的第一固定件、一固定于车门上侧部的第一枢转件、以及一用于接合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枢转件的第一套管;一第二铰链,包括一固定于汽车车身的第二固定件、一固定于车 门下侧部的第二枢转件、以及一用于接合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枢转件的第二套管;一车门开度限位组件,包括一固定于车身的车门开度限位架、一车门开度限位连杆、一用于接合所述车门开度限位架与所述车门开度限位连杆的车门开度限位套管,以及一固定于车 门用于限定所述车门开度限位连杆开启角度的车门开度限位板;以及一种装置,用于从车身上分离所述第一铰链、所述第二铰链和所述车门开度限位组件,所述分离装置装设在所述第一铰链、所述第二铰链,以及所述车门开度限位组件处。

【技术特征摘要】
KR 1995-3-22 6042/951、一种用于分离汽车车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第一铰链,包括一固定于汽车车身的第一固定件、一固定于车门上侧部的第一枢转件、以及一用于接合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枢转件的第一套管;一第二铰链,包括一固定于汽车车身的第二固定件、一固定于车门下侧部的第二枢转件、以及一用于接合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枢转件的第二套管;一车门开度限位组件,包括一固定于车身的车门开度限位架、一车门开度限位连杆、一用于接合所述车门开度限位架与所述车门开度限位连杆的车门开度限位套管,以及一固定于车门用于限定所述车门开度限位连杆开启角度的车门开度限位板;以及一种装置,用于从车身上分离所述第一铰链、所述第二铰链和所述车门开度限位组件,所述分离装置装设在所述第一铰链、所述第二铰链,以及所述车门开度限位组件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用于将其固定于车身的第一固定主体、带有第一通孔的第一上肋板以及带有第一支承孔的第一下肋板,其中第一支承孔的直径与第一通孔的相同,而第一支承孔的下部是封闭的;所述第一枢转件具有将其固定于车门侧面的第一枢转主体以及带有第一连接孔的第一枢转肋板;以及所述第一套管具有圆筒形状,其下部是封闭的;以及所述第一套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孔而嵌入第一支承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用于将其固定于车身的第二固定主体、带有第二通孔的第二上肋板以及带有第二支承孔的第二下肋板,其中第二支承孔的直径与第二通孔的相同,而第二支承孔的下部是封闭的;所述第二枢转件具有用于将其固定于车门侧面的第二枢转主体;以及带有第二连接孔的第二枢转肋板;所述第二套管具有圆筒形状,其下部是封闭的;以及所述第二套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二连接孔而嵌入第二支承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车门开度限位架具有用于将其固定于车身的车门开度限位架主体、带有第三通孔的第三上肋板以及带有第三支承孔的第三下肋板,其中第三支承孔的直径与第三通孔的相同,而第三支承孔的下部是封闭的;所述车门开度限位连杆具有第三连接孔,其直径与第三支承孔的直径相同;所述车门开度限位套管具有圆筒形状,其下部是封闭的;以及所述车门开度限位套管穿过第三通孔和第三连接孔而嵌入第三支承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离装置包括:装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中、用于分离所述上铰链的一第一分离区段;装设在所述第二套管中、用于分离所述下铰链的一第二分离区段;装设在所述车门开度限位套管之中、用于分离所述车门开度限位组件的一第三分离区段;以及一用于在起爆开关闭合时向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分离区段供应电力的电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分离区段包括:-->一装填在所述第一套管中、用于破坏所述第一套管的第一炸药;一嵌入所述第一炸药中、用于在所述起爆开关闭合时起爆所述第一炸药的第一起爆器;以及一用于封盖所述第一套管的第一栓塞。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分离区段包括:一装填在所述第二套管中、用于破坏所述第二套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成光
申请(专利权)人: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