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624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平衡悬架,特别涉及一种重量轻、制造安装方便的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其特殊之处在于:由相互独立的左右两段组成,每段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每段向里的一端带有用于轴向定位的环形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由整体式变为左右断开式,既减轻了重量又彻底避免了平衡轴和传动轴的干涉,内部的中空结构既保证载荷又减轻了重量,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由原来的大型模锻件改为合金钢铸件,避免了大型锻压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毛坯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由于零件的尺寸和重量减小,利用通用热处理和机加工设备即可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和难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平衡悬架,特别涉及一种重量轻、制造安装方便的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
技术介绍
目前,重型载货汽车的平衡悬架系统中的平衡轴都是贯通汽车左右的一整根,其它零件均以平衡轴作为装配基体进行装配。传统平衡轴为整体实心结构模锻件,重量大,锻制时必须依靠专门的大型锻压设备,制造成本高、制造难度大,装配时如果稍有误差还容易导致平衡轴和传动轴的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重量轻、成本低、制造安装简单的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其特殊之处在于由相互独立的左右两段组成,每段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每段向里的一端带有用于轴向定位的环形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平衡轴的结构由整体式变为左右断开式,去掉了中间的连接部分,既减轻了重量又彻底避免了平衡轴和传动轴的干涉,而且制成了中空结构,在保证载荷的同时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因此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其次,由原来的大型模锻件改为合金钢铸件,避免了大型锻压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毛坯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由于零件的尺寸和重量减小,利用通用热处理和机加工设备即可进行加工,又降低了热处理和机加工的生产成本和难度。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中,1轴承面,2轴承面,3轴承油封盖面,4支架配合面,5空腔,6环形凸起,7轴向固定螺纹孔,8过油水平孔,9过油垂直孔。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由相互独立的左右两段组成,每段均为内部为空腔5的圆柱形,每段向里的一端带有用于轴向定位的环形凸起6,即止口。空腔5为一盲孔,其开口位于平衡轴向里的一端如图1、图3所示。左右两段对称固定在车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并且其中心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本技术的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如图1,其圆柱面呈阶梯形,依次为轴承面1、轴承面2、轴承油封盖面3、支架配合面4、止口,如图1所示。该平衡轴向外的一端带有轴向固定螺纹孔7、过油水平孔8、过油垂直孔9,如图2、图3所示。装配时,支架配合面4和支架配合,利用止口轴向定位,定位后配钻定位孔打入定位销;轴承油封盖面3上装配轴承油封盖,在轴承面2和1上装配球面轴承;然后在平衡轴端面上装配轴承压块;螺栓穿过轴承压块旋入平衡轴端部的轴向固定螺纹孔7内从而实现平衡轴的轴向固定。轴承油封盖左边的密闭空间内加注润滑油,过油水平孔8和过油垂直孔9能保证润滑油能快速注入整个内腔,节约加油时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其特征在于由相互独立的左右两段组成,每段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每段向里的一端带有用于轴向定位的环形凸起(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平衡悬架,特别涉及一种重量轻、制造安装方便的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本技术的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其特殊之处在于由相互独立的左右两段组成,每段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每段向里的一端带有用于轴向定位的环形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由整体式变为左右断开式,既减轻了重量又彻底避免了平衡轴和传动轴的干涉,内部的中空结构既保证载荷又减轻了重量,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由原来的大型模锻件改为合金钢铸件,避免了大型锻压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毛坯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由于零件的尺寸和重量减小,利用通用热处理和机加工设备即可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和难度。文档编号B60G21/00GK2915578SQ200620085538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付增, 孙长春, 唐洪荣, 乜立刚, 徐卫刚, 林文明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平衡悬架系统的平衡轴,其特征在于:由相互独立的左右两段组成,每段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每段向里的一端带有用于轴向定位的环形凸起(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付增孙长春唐洪荣乜立刚徐卫刚林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