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清水专利>正文

拖拉机驱动轮的高度差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624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拉机驱动轮的高度差调节装置,它包括可兼作最终传动箱体的左、右摇臂,所述左、右摇臂分别具有安装于左、右驱动轮的第一端,和围绕于左、右动力输出半轴的外周面的第二端,所述左摇臂的第二端可转动地围绕于所述左动力输出半轴的外周面,所述右摇臂的第二端可转动地围绕于所述右动力输出半轴的外周面,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左摇臂与拖拉机机架之间、控制左摇臂摆动的第一油缸,和设置于所述右摇臂与拖拉机机架之间、控制右摇臂相对于左摇臂作相向摆动的第二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各部件受力合理,在现有手扶拖拉机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简单的改造,就可以使之适合在坡度较大的山地或丘陵地区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拖拉机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拖拉机的两个驱动轮相对高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大部分公知拖拉机的左右驱动轮固定在同一轴线上,不能随着行走地域的坡度变化而调整其左右驱动轮的高度,在坡地横向行走时容易侧翻,只适宜在平地或坡度较小的坡地作业,而不能应用于坡度较大的山地或丘陵地区。中国专利CN1579121A公开了一种山地拖拉机,其通过一套设置于变速箱的差高装置,带动围绕于左右动力输出轴外周面的左右连接管同时相向转动,左右连接管的转动使与之固定连接的摇臂围绕动力输出半轴的轴线转动,使固定于摇臂另一端的左右驱动轮作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了两驱动轮的高度差调节。虽然该专利公开的这种差高装置结构紧凑,使用也比较方便,但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在左右连接管上会产生一个转矩,尽管差高装置通过一套蜗轮蜗杆装置实现了摇臂的摆动自锁,但这个转矩长时间地做用于这套蜗轮蜗杆装置,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该差高装置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拖拉机驱动轮的高度差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拖拉机驱动轮的高度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拖拉机驱动轮的高度差调节装置,包括可兼作最终传动箱体的左、右摇臂(3、3’),所述左、右(3、3’)摇臂分别具有安装于左、右驱动轮(4、4’)的第一端,和围绕于左、右动力输出半轴(11、11’)的外周面的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摇臂(3)的第二端可转动地围绕于所述左动力输出半轴(11)的外周面,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左摇臂(3)与拖拉机机架(2)之间、控制左摇臂摆动的第一油缸(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水
申请(专利权)人:王清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