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稳定杆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067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稳定杆托架,托架中段为拱形,用于固定稳定杆衬套,两端侧翻为两带螺栓孔的连接耳,与发动机托架连接固定,其改进之处是:将托架中段的拱形部分与稳定杆衬套的贴合面设计为向内凹的弧形面。该向内凹弧形结构使得该稳定杆托架能够比相同条件下的平面结构的稳定杆托架承受更大的来自于稳定杆的由内向外扩张力,所以该稳定杆托架使用的材料虽然比较少,但是比起之前的稳定杆托架却有更大的强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底盘的悬架技术,具体涉及到前悬稳定杆相关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稳定杆托架的作用是将稳定杆固定到发动机托架上。通常的汽车稳定杆托架与稳定杆衬套的贴合面是平面,这样的结构在经过反复挤压和拉扯过后容易变形,比如扭曲或向外变形。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加宽稳定杆托架以及稳定杆衬套的宽度,又或者加厚稳定杆托架的材料厚度,这样一来必然增加钢板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汽车前稳定杆托架,达到增加强度和减小材料使用的目的。本技术设计的前稳定杆托架中段为拱形,用于固定稳定杆衬套,两端侧翻为两带螺栓孔的连接耳,与发动机托架连接固定,其改进之处是将托架中段的拱形部分与稳定杆衬套的贴合面设计为向内凹的弧形面。独特的向内凹弧形结构,使得该稳定杆托架能够比相同条件下的平面结构的稳定杆托架承受更大的来自于稳定杆的由内向外扩张力,所以该稳定杆托架使用的材料虽然比较少,但是比起之前的稳定杆托架却有更大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前稳定杆托架结构图; 图2稳定杆托架、稳定杆衬套和发动机托架安装关系图。图中,1-托架中段;2-带螺栓孔的连接耳;3-与稳定杆衬套贴合的内凹弧形面;A-稳定杆托架;B-稳定杆衬套;C-发动机托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汽车前稳定杆托架是使用钢板冲压而成的一个独立零件。托架中段1为拱形,两端侧翻为两带螺栓孔的连接耳2,托架中段1的拱形部分与稳定杆衬套的贴合面为向内凹的弧形面3。稳定杆托架A、稳定杆衬套B和发动机托架C安装关系见图2,稳定杆托架中段1通过拱形部分及向内凹的弧形面3固定稳定杆衬套B,并通过另端的连接耳2与发动机托架C连接固定。由图可见,杆托架中段1通过拱形部分可以限制稳定杆衬套B在上、前、后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向内凹的弧形面3可以限制稳定杆衬套B在左、右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发动机托架C可以限制稳定杆衬套B在下方向上的自由度。权利要求1.汽车前稳定杆托架,托架中段为拱形,固定稳定杆衬套,两端侧翻为两带螺栓孔的连接耳,与发动机托架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托架中段的拱形部分与稳定杆衬套的贴合面为向内凹的弧形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稳定杆托架,托架中段为拱形,用于固定稳定杆衬套,两端侧翻为两带螺栓孔的连接耳,与发动机托架连接固定,其改进之处是将托架中段的拱形部分与稳定杆衬套的贴合面设计为向内凹的弧形面。该向内凹弧形结构使得该稳定杆托架能够比相同条件下的平面结构的稳定杆托架承受更大的来自于稳定杆的由内向外扩张力,所以该稳定杆托架使用的材料虽然比较少,但是比起之前的稳定杆托架却有更大的强度。文档编号B60G21/00GK2811044SQ200520009880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郭建军, 周密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前稳定杆托架,托架中段为拱形,固定稳定杆衬套,两端侧翻为两带螺栓孔的连接耳,与发动机托架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托架中段的拱形部分与稳定杆衬套的贴合面为向内凹的弧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军周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