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悬架装置的配置,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公交客车后驱动桥与随动桥悬架组合支撑装置,特别适用于长度大于10米并设有随动桥的城市公交客车使用。随着城市交通的越来越发达,客流量及公交车辆逐年增多,采用载客量大、使用成本低的公交车亦愈来愈受到重视。现有技术中,装有随动桥的大客车,由于主动桥与随动桥的过载难以调节、在汽车行使中主动桥与随动桥左右无法独立调节其左、右桥距,随动桥轮胎磨耗严重,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采用连接驱动桥和随动桥的活动摆等,提供一种城市公交客车后驱动桥与随动桥悬架组合支撑装置,从而既可满足随动桥分担驱动桥负荷的功能不变,又可根据行驶路面状况及时、自动调节驱动桥与随动负荷的分配,明显减小轮胎磨耗。本技术的内容是一种城市公交客车后驱动桥与随动桥悬架组合支撑装置,包括车架,对称设置于车架两侧的各一个驱动桥钢板总成和随动桥总成,驱动桥钢板总成的一端通过前托架与车架连接,随动桥总成的一端通过吊耳和后托架与车架连接,其特征之处是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车架(1)两侧的各一个摆(2),分别与车架(1)两侧固定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公交客车后驱动桥与随动桥悬架组合支撑装置,包括:车架,对称设置于车架两侧的各一个驱动桥钢板总成和随动桥总成,驱动桥钢板总成的一端通过前托架与车架连接,随动桥总成的一端通过吊耳和后托架与车架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车架(1)两侧的各一个摆(2),分别与车架(1)两侧固定连接的2个摆支座(3),分别与2个摆支座(3)和2个摆(2)活动套接的2个摆轴(8);各个摆(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桥钢板总成(4)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随动桥总成(5)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