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变截面车辆悬架纵摆臂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358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结构变截面车辆悬架纵摆臂导向机构,包括U型螺栓(3),车桥(4),垫板(5),垫块(6),耳吊(7),上片(8),下片(9),其特征在于:结构变截面纵摆臂导向机构(2)由等截面钢板或者其它材料制成的上片(8)与下片(9)叠合在一起,将它们的前端并紧制成纵摆臂导向机构(2)的吊耳(7)或者采用其它连接方式使上片和下片的前端固定连为一体,上片(8)与下片(9)的后部分开呈三角形或其它形状而构成;纵摆臂导向机构(2)的前端由吊耳(7)通过与固定在车架或车身上的前支架(1)弹性连接,上片(8)的后端由U型螺栓(3)固定在车桥(4)的上面,下片(9)的后端由U型螺栓(3)、垫板(6)、垫块(5)固定在车桥(4)的下面,或者以其他方式将上片(8)、下片(9)固定在车桥(4)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变截面车辆悬架纵摆臂导向机构,涉及车辆悬架纵摆臂导向机构的构造,用于车辆悬架的纵向导向及承载。
技术介绍
汽车的减振通常由钢板弹簧和悬架来实现的。由于钢板弹簧及其悬架本身的不足,钢板弹簧的使用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正在被空气弹簧和螺旋弹簧所替代。但是空气弹簧和螺旋弹只能承受垂向力,对于车辆要承受的水平力(主要为牵引力与制动力),就须设计纵摆臂杆机构来承受及定位导向。目前在车辆上采用的多为由半边少簧片、铸件或锻件材料构成的变截面纵摆臂导向推力杆作为纵摆臂导向机构。由于这种变截面纵摆臂导向推力杆少簧片的用量少,制作的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它的承载情况与原来的钢板弹簧承载情况不同,使这种推力杆一直处于不均匀受力状况下,它其中的一些部位材料利用率很低,应力很小,而某些部位则要承受很大的力,应力很大,因此这些部位就很容易损坏。为了减小这些部位的应力,增大推力杆的强度,通常采用增加组成推力杆各部件厚度的方式来减小应力,而这样的做的结果却是增大了非簧载质量,降低了悬架的性能,增加了整个推力杆的重量和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重量轻、制作成本低的结构变截面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雨成尧忠利张庆才张士臣王青海胡永高峰姚久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