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悬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30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悬架装置,以抑制缓冲器压缩时其下端部相对于抵接面相对移动引起的杂声的产生。该悬架装置,在悬架臂(7)的上方设置有缓冲器(18),并且在上述悬架臂(7)上设置有该悬架臂(7)颠动时压缩缓冲器(18)的抵接面(19),其中,上述缓冲器(18)的形状被规定,以使上述抵接面(19)与缓冲器(18)下端的接触部(e、f、g),在上述悬架臂(7)颠动时,在与上述悬架臂(7)的摆动轨迹(40)一致或者接近一致的轨迹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下臂(悬架臂)的上方设置有缓冲器而且在上述下臂上设置有该下 臂颠动时压縮上述缓冲器的抵接面的车辆的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的悬架装置中,设置有在下臂发生规定量的颠动(bump)时承受并吸收 其冲击负荷(上冲负荷)的缓冲器(bump stopper)。图9表示以往的车辆的悬架装置的要部。该悬架装置,具有一端(参照支点P2)可 转动地设置于车身的作为悬架臂的下臂,在该下臂的上方,设置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缓冲器 91,另一方面,在上述下臂上,设置有该下臂颠动时压縮缓冲器91的剖面呈帽形状的抵 接面92。上述缓冲器91呈大致圆筒状,在其轴心部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中央贯穿孔94。该 缓冲器91的上部固定于缓冲器下支架93,在位于该缓冲器下支架93相反侧的缓冲器91 的下端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环状舌片95。上述下臂以作为其内侧轴支撑部的支点P2为中心,沿着图9中两点画线所示的摆动 轨迹96摆动,另一方面,上述缓冲器91沿着大致其轴心线L2方向被压缩。因此,存在 如下的问题,艮卩,当下臂发生规定量的颠动时,抵接面92与环状舌片95的接触部发生相 对移动(图9中,环状舌片95发生向径向内侧滑动的所谓"内倒"现象)而会产生杂声。作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例如有公开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69463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r)中的车辆悬架装置。该车辆悬架装置中,通过使最先抵接下臂上设置的抵接面的缓冲器的先端(下端)的 顶部,位于该缓冲器的壁厚方向的中间部位置,以抑制如上所述的缓冲器的内倒,由此, 防止该缓冲器的下端部大幅度滑动,减轻杂声的发生。但是,该专利文献l中所公开的以往技术,仅可以若干程度减轻杂声的发生,并不是 一种可充分地抑制缓冲器压缩时所引起的下端部的相对移动(缓冲器的下端部相对于抵接 面相对移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杂声发生的问题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缓冲器的杂声的车辆的悬架装置。上述技术课题通过具有如下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得以实现。艮P,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悬架装置,是一种在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车身的悬架臂的上方设置有缓冲器,并且在上述悬架臂上设置有该悬架臂颠动时压縮上述缓冲器的抵接面的车辆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冲器的形状被规定,以使上述抵接面与缓冲器下端的接触部,在上述悬架臂颠动时,在与上述悬架臂的摆动轨迹一致或者接近一致的轨迹上移动。 采用上述结构,悬架臂颠动时,抵接面与缓冲器下端部的接触部,在与悬架臂的摆动轨迹一致或者接近一致的轨迹上移动,因此,可以防止缓冲器压縮时其下端部相对于上述抵接面相对移动,有效地抑制该相对移动引起的杂声的产生。此外,即使悬架臂的抵接面基于从路面经由轮胎、轮毂单元以及轮毂支架(所谓"肘节 (kimckle)")输入该悬架臂的车辆前后方向的负荷而发生位移时,由于上述接触部的相对移动得到防止,因此,杂声的产生得到更加有效的抑制。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缓冲器的距离下端面规定距离上方的外周部,设置有缺口凹部,该缺口凹部能够使上述缓冲器的下端部摇首。采用该结构,通过在缓冲器的外周部仅设置缺口凹部的简单结构,即可确保缓冲器下端部的摇首功能(缓冲器的下端部向其径向内外位移的功能),使该部追从悬架臂的摆动轨迹。因此,在悬架臂发生颠动时或者车辆前后方向的负荷从路面输入时,能够简单且切实地抑制上述缓冲器的下端部因相对移动产生杂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上述缺口凹部设置在上述缓冲器的上下方向上的多处。 采用该结构,由于在缓冲器的外周部上设置多个缺口凹部,因此,即使在该缓冲器以更大的行程进行压縮时,也能够切实地使上述抵接面与缓冲器下端部的接触部沿着悬架臂的摆动轨迹移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上述缓冲器中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中央贯穿孔,该中 央贯穿孔的与上述多个缺口凹部中的下侧的缺口凹部处于同一高度位置的下部的直径,设 定为大于该中央贯穿孔的与上侧的缺口凹部处于同一高度位置的上部的直径,由此,将上 述下侧的缺口凹部与中央贯穿孔之间的壁厚设定得相对较小。这样,若通过增大中央贯穿孔下部的外径,来相对地减小下侧的缺口凹部与上述中央 贯穿孔之间的壁厚,那么,不仅能够较大地确保缓冲器下端部的外径,通过缓冲器有效地 承受来自上述抵接面的负荷,而且还能够充分地确保上述缓冲器下端部的摇首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缓冲器的下端部,形成有在该下端部与上述抵接面 抵接时缓和该抵接初期的负荷上升的先端部。采用该结构,抵接初期的负荷的上升变得平缓,因此既能够提高乘坐舒适度,又能够 满足对上述缓冲器所要求的性能。附图说明图l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悬架装置的后视图。图2为缓冲器的放大剖视图。图3为下臂颠动时的说明图。图4为下臂沿车辆前后方向位移时的说明图。图5为表示缓冲器的先端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6为表示缓冲器的先端部的又一个变形例的剖视图。图7表示缓冲器的负荷特性的特性图。图8为表示抵接面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9为表示以往的车辆悬架装置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图l表示车辆的悬架装置的后视图。该图中所示的悬架装置,具有将多连杆式的后悬 架1安装于车身的悬架梁2。该悬架梁2,通过将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横梁(未图示)、 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横梁3、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侧梁(未图示)组合成从俯视方向 看大致方形框状。上述后横梁3上,安装有包括从该后横梁3向车宽方向外侧上方延伸的上侧部件4a 及下侧部件4b的横梁延伸部4,并且,在上述上侧部件4a与下侧部件4b之间,接合固 定有剖面呈门形状的加强用的加强件5。而且,在上述后横梁3下部, 一体地或者一体化地设置有下臂安装部3a,在该下臂安 装部3a,通过下臂衬套6 (内侧轴支撑部)安装作为悬架臂的下臂7的车内侧端部,该下 臂7以上述下臂衬套6为支点可摆动位移。上述下臂7的上方设置有上臂14。在上述的两臂7、 14的车外侧端部彼此之间,设 置有轮毂支架11 (所谓"肘节(kimckle)"),该轮毂支架11上,安装有由轴承部8以及 旋转部9构成的轮毂单元10。在上述轮毂支架11的下方延伸部lla,经由下臂衬套12 (外侧轴支撑部)连接上述下臂7的车外侧端部,在轮毂支架11的上方延伸部llb,经 由上臂衬套13 (外侧轴支撑部)连接上臂14的车外侧端部。而且,上述上臂14的车内侧端部,通过未图示的上臂衬套(内侧轴支撑部),可摆 动地安装在设于悬架梁2 (具体而言,是设于其中的侧梁)的上臂支撑支架15上。上述下臂7具有上部部件7A与下部部件7B。上部部件7A上,在下臂7的长度方向 (车宽方向)的中间部一体地形成有向下部部件7B侧凹陷的圆筒部7a以^:底部7b,其 中,底部7b接合固定于上述下部部件7B。另外,上述横梁延伸部4中的下侧部件4b兼作为后述螺旋弹簧23的上部弹簧座,该 下侧部件4b的下部上,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缓冲器上部支架16安装有缓冲器 下部支架17。该缓冲器下部支架17上,安装有由弹性体构成的缓冲器18,以在下臂7发生规定量 的颠动时,承受并吸收其冲击负荷。该缓冲器18,整体形状呈大致圆筒状,设置在上述下 臂7的上方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悬架装置,在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车身的悬架臂的上方设置有缓冲器,并且,在所述悬架臂上设置有该悬架臂颠动时压缩所述缓冲器的抵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的形状被规定,以使所述抵接面与缓冲器下端的接触部,在所述悬架臂颠动时,在与所述悬架臂的摆动轨迹一致或者接近一致的轨迹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直彦佐野晋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