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建辉专利>正文

一种15 DC无内胎车轮轮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83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将自轮缘顶部的外侧轮缘弧由R12.7改为R18-20,在胎圈座与槽底两侧斜边相交处各增加一个凸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断面结构。
技术介绍
轮辋是汽车车轮的重要组成部分,轮辋质量的好坏及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传统15°DC车轮轮辋因其固有的断面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性,造成轮缘刚性和强度不够而易出现损坏或变形,其次,当汽车转弯轮胎突然跑气时易出现抛胎现象,从而影响到车轮的使用及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断面结构。本技术的方案一是在轮辋与轮胎的配合部位,保证轮辋的轮缘与轮胎装配处弧度R12.7不变的情况下,将自轮缘顶部的外侧轮缘由R12.7改为R18-20;二是在胎圈座与底槽两侧斜边的相交处各增加了一个凸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轮缘部位的加宽,能有效提高轮缘的刚性和强度,进而提高车轮使用寿命和安全性;(2)由于增大轮缘外侧弧型半径,轮辋成型时金属流动性好,可大大降低该部位的内应力,有效提高材料的韧性;(3)轮缘外侧端的弯曲半径加大,成型时材料对模具的摩擦力小,相应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4)胎圈座与底槽两侧斜边的相交处各增设了一个凸峰,既增强胎圈座刚度,又可避免汽车转弯行驶中因轮胎突然跑气而出现抛胎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的截面图。图中,1和5是轮缘;2和4是胎圈座;3是槽底;6和11是轮缘外侧弧面;7和10是轮辋与轮胎配和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轮缘、胎圈座及槽底三部分组成,它是这样实施的实施例1按照本技术的轮辋断面结构预先设计制造滚型模具,然后把滚型模具安装在滚压成型机上;将钢板裁切、卷圆、焊接成钢桶后套在滚压成型机的滚型模上,利用滚型模具将钢桶滚压成型为本技术断面结构的滚型轮辋。实施例2轧钢厂按照本技术断面结构设计、制造出型钢模具;将型钢模具安装在轧机上,尔后,利用热轧工艺将钢坯轧制成为本技术断面结构的轮辋型钢;该轮辋型钢经裁切、卷圆、焊接等工序加工成为本技术断面结构的型钢轮辋。权利要求1.新型15°DC无内胎车轮轮辋,其特征在于将自轮缘顶部的外侧轮缘弧由R12.7改为R18-20,在胎圈座与槽底两侧斜边相交处各增加一个凸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15°DC无内胎车轮的轮辋断面结构。它是在保证轮缘与轮胎装配处弧度R12.7不变的情况下,将自轮缘顶部的外侧轮缘弧由R12.7改为R18-20,加宽了轮缘宽度,提高了刚度和强度;增大轮缘半径,成型时内应力小,韧性好;成型时材料对模具的摩擦力小,相对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在胎圈座与槽底两侧斜边相交处各增加一个凸峰,既增加了胎圈座的刚度,又可避免汽车转弯行驶中出现抛胎现象。文档编号B60B21/02GK2860896SQ200520142290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赖建辉 申请人:赖建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赖建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