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7669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其包括胎圈、轮辋,其中胎圈包括胎趾、胎踵以及与轮辋相接触的胎圈底面;所述胎圈底面沿轮胎轴向设置为胎圈阶梯面,并且胎圈阶梯面是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呈递升的设置,所述胎圈阶梯面沿轮胎全圆周设置,并且相邻阶梯面之间为圆弧平滑过渡;且配套的轮辋的胎圈座上设置与胎圈阶梯面相对应嵌合的轮辋阶梯面。通过胎圈与轮辋的互相嵌合的阶梯结构,在轴向上增加了胎圈底面与轮辋的多个接触面,加大了轮辋与胎圈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提供轴方向的束缚力,能够有效的解决轮胎风压很低时,或在高荷重、急转弯等条件下,脱圈的问题,在不影响轮辋与轮胎之间的装卸的同时提高轮胎抗脱圈能力。

Combined structure of pneumatic tyre and wheel ri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osite structure of pneumatic tire and rim, which comprises a bead, the bead rim, including toe, heel and bead rim contact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has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ead bead is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stepped surface of tire bead, and the stepped surface is from the center to the side of the tire tread was set up direction, set up along the entire circumference of tire bead and stepped surface, smooth arc transition between adjacent stepped surface; and the bead rim of the suppor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bead su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rim fitting ladder step surface. The ladder structure fit the bead rim, a plurality of contact bead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im surface increases in the axial direction, increasing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rim and the tire ring, and axial direction of the binding forc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ire pressure is very low, or high load, in tur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elamination problems, improve the anti knocking capacity in the tire does not affect between the rim and the tire loading and unloading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轮组结构,特别是一种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轮胎是承受各种作用力的壳体,由胎面、胎侧、缓冲层(或带束层)、帘布及胎圈等组成。其中图1、图2所示的胎圈A’是轮胎直接与轮辋B’接触的部分,主要作用是将轮胎固定在轮辋B’之上(如图3所示),并在车辆运行时抵抗使外胎脱离轮辋的作用力,因此轮胎与轮辋B’的配合问题常被作为一项性能指标反映轮胎的安全性。传统的胎圈A’与轮辋B’的接触位置大多为平滑斜面,即现有轮胎之胎圈A’结构包括胎趾a’、胎踵b’及与轮辋接触的胎圈底面c’,所述胎圈底面c’的特征为平滑斜面,当轮胎风压很低时或在高荷重、急转弯等条件下,轮胎胎圈部A’与轮辋B’易出现脱圈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常规的技术手段是提高轮胎胎圈部A’与轮辋B’的着合力,如此可以有效提高脱圈阻力却增大了将轮胎胎圈部A’和轮辋B’之间装卸的难度,并且装配操作不当还会存在无法充气行驶的风险,因此期待一种具有良好的抗脱圈的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在不影响轮胎与轮辋的装配的同时提高轮胎的抗脱圈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其包括胎圈、轮辋,其中胎圈包括胎趾、胎踵以及与轮辋相接触的胎圈底面;其中:所述胎圈底面沿轮胎轴向设置为胎圈阶梯面,并且胎圈阶梯面是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呈递升的设置,所述胎圈阶梯面沿轮胎全圆周设置,并且相邻阶梯面之间为圆弧平滑过渡;且配套的轮辋的胎圈座上设置与胎圈阶梯面相对应嵌合的轮辋阶梯面。所述胎圈底面设有沿轴方向的一个台阶形成三个阶梯面: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依次为第一阶梯面、第二阶梯面、第三阶梯面,各阶梯面沿轮胎全圆周设置,第一阶梯面与第二阶梯面之间、第二阶梯面与第三阶梯面之间均采用圆弧平滑过渡,第一阶梯面与第三阶梯面平行;则对应的轮辋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依次为第一轮辋阶梯面、第二轮辋阶梯面、第三轮辋阶梯面,第一轮辋阶梯面与第三轮辋阶梯面平行。所述第一阶梯面与轴向夹角为3°~10°,第一轮辋阶梯面与轴向的夹角和胎圈第一阶梯面与轴向夹角相等。所述第一阶梯面与第三阶梯面之间的距离,即第一阶梯高度为胎圈宽度的5%~10%;所述第二阶梯面与第一阶梯面夹角为95°~110°,轮辋的第一轮辋阶梯面与第二轮辋阶梯面的夹角和胎圈底面的第一阶梯面与第二阶梯面的夹角相等。所述第一阶梯面在轴向截面上的长度为胎圈宽度的30%~50%;所述轮辋的第三轮辋阶梯面长度与胎圈底面的第三阶梯面长度相等;轮辋的阶梯高度与胎圈第三阶梯面的高度相等。所述胎圈底面设有沿轴方向的两个台阶形成五个阶梯面,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依次为第一阶梯面、第二阶梯面、第三阶梯面、第四阶梯面、第五阶梯面、各阶梯面沿全圆周设置,第一阶梯面与第二阶梯面之间、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面之间、第三阶梯面与第四阶梯面之间、第四阶梯面与第五阶梯面之间均采用圆弧平滑过渡,第一阶梯面与第三阶梯面、第五阶梯面平行。所述第一阶梯面与轴向夹角为3°~10°,第一轮辋阶梯面与轴向的夹角和胎圈第一阶梯面与轴向夹角的角度相等。所述第一阶梯面与第三阶梯面之间的距离和第三阶梯面与第五阶梯面的距离之和为胎圈宽度的5%~10%;所述第一阶梯面与第三阶梯面之间的距离为胎圈宽度的2.5%~5%,第三阶梯面与第五阶梯面的距离为胎圈宽度的2.5%~5%。所述第一阶梯面与第二阶梯面的夹角为95°~110°,则轮辋的第一轮辋阶梯面与第二轮辋阶梯面的夹角与胎圈的第一阶梯面与第二阶梯面的夹角相等;第四阶梯面与第五阶梯面夹角为95°~110°,则轮辋的第三轮辋阶梯面与第四轮辋阶梯面的夹角与胎圈部的第四阶梯面与第五阶梯面夹角相等;所述第一阶梯面在轴向截面上的长度为胎圈宽度的20%~30%,第三阶梯面在轴向截面上的长度为胎圈宽度的20%~30%。所述轮辋的第三轮辋阶梯面长度、第五轮辋阶梯面长度分别与胎圈上第三阶梯面长度、第五阶梯面长度相等;轮辋的阶梯高度分别与胎圈上的阶梯高度相等。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通过胎圈与轮辋的互相嵌合的阶梯结构,增加了在轴向上胎圈与轮辋的多个接触面,加大了轮辋与胎圈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提供轴方向的束缚力,能够有效的解决轮胎风压很低时或在高荷重、急转弯等条件下,脱圈的问题,在不影响轮辋与轮胎之间的装卸的同时提高轮胎抗脱圈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轮胎胎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轮辋局部示意图;图3为现有轮胎胎圈与轮辋装配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之轮胎胎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之轮辋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之轮胎胎圈与轮辋装配示意图;图7A为本技术实施例2之胎圈结构示意图1;图7B为本技术实施例2之胎圈结构示意图2;图8A为本技术实施例2之轮辋局部示意图1;图8B为本技术实施例2之轮辋局部示意图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之轮胎胎圈与轮辋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4至图6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其包括胎圈部A、轮辋B,其中胎圈部A包括胎趾1、胎踵2以及与轮辋B相接触的胎圈底面3;本技术的关键在于:所述胎圈底面3沿轮胎轴向设置为胎圈阶梯面,并且胎圈阶梯面是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如图4箭头所示呈递升的设置,所述胎圈阶梯面沿轮胎全圆周设置,并且相邻阶梯面之间为圆弧平滑过渡;且配套的轮辋B的胎圈座上设置与胎圈阶梯面相对应嵌合的轮辋阶梯面。配合图4至图6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胎圈底面3设有沿轴方向的一个台阶形成三个阶梯面: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如图4箭头所示依次为第一阶梯面31、第二阶梯面32、第三阶梯面33,各阶梯面沿轮胎全圆周设置,第一阶梯面31与第二阶梯面32之间、第二阶梯面32与第三阶梯面33之间均采用圆弧平滑过渡。所述第一阶梯面31与轴向夹角γ为3°~10°,考虑到胎圈底面3与轮辋B接触受力均匀性,最大限度的提升摩擦力进而提高抗脱圈的能力,优选的,第一阶梯面31与第三阶梯面33平行。第一阶梯面31与第三阶梯面33之间的距离即第一阶梯高度H为胎圈宽度W的5%~10%,考虑胎圈A与轮辋B的阶梯的嵌合性,增大胎圈底面3与轮辋B接触面积以提高摩擦力及轴向的束缚力,第一阶梯高度H优选不小于胎圈宽度W的5%,第一阶梯高度H不宜过低,过低则嵌合效果不佳,无法提高抗脱圈能力。尽管阶梯面在轴向上的投影面积越大,抗脱圈效果越显著,但第一阶梯高度H过大则导致胎圈A内帘纱分布不整齐,且阶梯处因受力集中容易损坏,因此第一阶梯高度H优选为不大于胎圈宽度W的10%。优选第二阶梯面32与第一阶梯面31夹角α1为95°~110°,考虑到增大胎圈部A与轮辋B接触面积以提高摩擦力,夹角α1不宜过小,优选大于95°,考虑到提高胎圈轴向的束缚力,夹角α1不宜过大,优选不大于110°。在轴向截面上,第一阶梯面31的长度L1为胎圈宽度W的30%~50%,如此设置可提高胎圈A轴向上的束缚力的同时确保阶梯的整体刚性以及胎圈底面3刚性的均匀分布。为了实现装胎时的方便性以及胎圈A与轮辋B的配合达到最优化,配合胎圈底面3的阶梯结构,在轮辋B的胎圈座上设置与之相嵌合的阶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其包括胎圈、轮辋,其中胎圈包括胎趾、胎踵以及与轮辋相接触的胎圈部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部底面沿轮胎轴向设置为胎圈阶梯面,并且胎圈阶梯面是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呈递升的设置,所述胎圈阶梯面沿轮胎全圆周设置,并且相邻阶梯面之间为圆弧平滑过渡;且配套的轮辋的胎圈座上设置与胎圈阶梯面相对应嵌合的轮辋阶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其包括胎圈、轮辋,其中胎圈包括胎趾、胎踵以及与轮辋相接触的胎圈部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部底面沿轮胎轴向设置为胎圈阶梯面,并且胎圈阶梯面是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呈递升的设置,所述胎圈阶梯面沿轮胎全圆周设置,并且相邻阶梯面之间为圆弧平滑过渡;且配套的轮辋的胎圈座上设置与胎圈阶梯面相对应嵌合的轮辋阶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底面设有沿轴方向的一个台阶形成三个阶梯面: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依次为第一阶梯面、第二阶梯面、第三阶梯面,各阶梯面沿轮胎全圆周设置,第一阶梯面与第二阶梯面之间、第二阶梯面与第三阶梯面之间均采用圆弧平滑过渡,第一阶梯面与第三阶梯面平行;对应的轮辋自胎面中心向胎侧方向依次为第一轮辋阶梯面、第二轮辋阶梯面、第三轮辋阶梯面,第一轮辋阶梯面与第三轮辋阶梯面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面与轴向夹角为3°~10°,第一轮辋阶梯面与轴向的夹角和胎圈第一阶梯面与轴向夹角相等。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面与第三阶梯面之间的距离,即第一阶梯高度为胎圈宽度的5%~10%;所述第二阶梯面与第一阶梯面夹角为95°~110°,轮辋的第一轮辋阶梯面与第二轮辋阶梯面的夹角和胎圈底面的第一阶梯面与第二阶梯面的夹角相等。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与轮辋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面在轴向截面上的长度为胎圈宽度的30%~50%;所述轮辋的第三轮辋阶梯面长度与胎圈底面的第三阶梯面长度相等;轮辋的阶梯高度与胎圈第三阶梯面的高度相等。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