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608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5:28
一种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包括一差速器壳本体及连接长柄;所述差速器壳本体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三阶梯部及第四阶梯部,所述差速器壳本体内具有一容纳差速器装入的空腔,该空腔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第三空腔部、第四空腔部及第五空腔部,所述连接长柄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及第三阶梯段;所述连接长柄的第三阶梯段与差速器壳本体的第一阶梯部之间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差速器壳壳体的外轮廓以及壳体内空腔的形状及尺寸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能满足壳体本身的支撑刚性等技术性能,还减轻了差速器壳的总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小了传动系统的动能耗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壳,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环保”越来越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轻量化也广泛应用到载重汽车领域,在提高操控性的同时还能有出色的节油减排表现。汽车的油耗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排量和汽车的总质量,在保持汽车整体品质、性能和造价不变甚至优化的前提下,降低汽车自身重量可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声、提升操控性、可靠性,提高车速、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量、提升安全性。有研究数字显示,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 ;若行驶阻力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3% ;若车桥、变速器等装置的传动效率提高10%,燃油效率可提高7%。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在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因此,车身变轻对于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降耗减排量、安全可靠性等都大有裨益。 汽车差速器是驱动桥的主件,它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差速器主要包括两个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转动,将动力通过太阳齿轮与半轴进行传递。传统的差速器的壳体主要为圆柱形的套筒,为了保证壳体的稳固性且存在足够的差速器放置空间,一般壳体的体积较大,而且壳体的壁厚较厚,以保证壳体自身对行星齿轮高速运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作用的承受力,但是加厚壳体壁厚一方面占用空间较大,另一方面需要耗费较多的材料,制造成本较高,同时差速壳体比较重,增加了整车重量,因此研究出一种轻量化的差速器壳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轻量化的13T半挂车差速器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差速器壳本体及连接长柄; 所述差速器壳本体呈圆形阶梯状,依次为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三阶梯部及第四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三阶梯部及第四阶梯部的直径逐渐增大,并且第二阶梯部与第三阶梯部、第三阶梯部与第四阶梯部之间均为圆弧过渡,所述第一阶梯部及第三阶梯部均为圆台形,且其侧面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二阶梯部及第四阶梯部呈圆柱状,在第四阶梯部的圆周表面分布有数个法兰连接孔; 所述差速器壳本体内具有一容纳差速器装入的空腔,该空腔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第三空腔部、第四空腔部及第五空腔部,并且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第三空腔部、第四空腔部及第五空腔部的口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空腔部、第四空腔部及第五空腔部均呈圆柱状,第二空腔部及第三空腔部均呈圆台状,且其侧面均为圆弧状; 所述连接长柄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及第三阶梯段,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段段均为圆柱体状,所述第一阶梯段与第二阶梯段、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之间为圆弧过渡,且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及第三阶梯段的口径逐渐增大,在第一阶梯段上开有一沿着第一阶梯段延伸的凹槽A,在第二阶梯段上开有一组对称设置的沿着第二阶梯段延伸的凹槽B,在第三阶梯段上开有一组对称设置的沿着第三阶梯段延伸的凹槽C; 所述连接长柄的第三阶梯段与差速器壳本体的第一阶梯部之间圆弧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梯部的小口径的一端的直径为# 89mm,大口径的一端的直径为# 104mm,第二阶梯部的直径为# 104mm,第二阶梯部与第三阶梯部之间的R度为Φ 1mm,第四阶梯部的直径为# 210mm,差速器壳本体的总长度为108.5mm。 所述第一空腔部的直径为# 74mm,第二空腔部的口径小的一端的直径为Φ 116mm, 口径大的一端的直径为# 148mm,第三空腔部的口径小的一端的直径为# 148mm,口径大的一端的直径为# 154mm,第四阶梯部的直径为# 166mm,第五阶梯部的直径为Φ 204m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长柄的第一阶梯段的直径为β 46mm,长度为38mm,第二阶梯段的直径为f 65mm,长度为77mm,第三阶梯段的直径为f 65.6mm,长度为31mm,第一阶梯段与第二阶梯段之间的R度为# 2mm,第二阶梯段与第三阶梯段之间的R度为# 2mm,连接长柄的第三阶梯段与差速器壳本体的第一阶梯部之间的R度为f 3_。 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壳本体上位于法兰连接孔的相应位置均具有一加强筋。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差速器壳壳体的外轮廓以及壳体内空腔的形状及尺寸进行合理的设计,辅以合理的加强筋布置方式,不仅能满足壳体本身的支撑刚性等技术性能,同时还减轻了差速器壳的总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小了传动系统的动能耗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的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的正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技术的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包括一差速器壳本体及连接长柄。 差速器壳本体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阶梯部4、第二阶梯部5、第三阶梯部6及第四阶梯部7,并且第一阶梯部4、第二阶梯部5、第三阶梯部6及第四阶梯部7的口径逐渐增大,并且第二阶梯部5与第三阶梯部6、第三阶梯部6与第四阶梯部7之间均为圆弧过渡,第一阶梯部4及第三阶梯部6均为圆台形,且第一阶梯部4及第三阶梯部6的侧面均为圆弧状,第二阶梯部5及第四阶梯部7呈圆柱状。 第一阶梯部4的小口径的一端的直径为# 89_,第一阶梯部4的大口径的一端的直径为β 104mm,第二阶梯部5的直径为β 104mm,第二阶梯部5与第三阶梯部6之间的R度为β 10mm,第四阶梯部7的口径为β 210mm,差速器壳本体的总长度为108.5mm。 在第四阶梯部7的圆周表面分布有数个法兰连接孔8,在差速器壳本体上位于法兰连接孔8的相应位置均具有一法兰连接孔8的加强筋9。在本实施例中,法兰连接孔8 —共有8个,单个法兰连接孔8的直径为f 14.3_,法兰连接孔8的整体长度为62_。 在差速器壳本体内具有一容纳差速器装入的空腔,该空腔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空腔部13、第二空腔部14、第三空腔部15、第四空腔部16及第五空腔部17,并且第一空腔部13、第二空腔部14、第三空腔部15、第四空腔部16及第五空腔部17的口径逐渐增大,第一空腔部13、第四空腔部16及第五空腔部17均呈圆柱状,第二空腔部14及第三空腔部15均呈圆台状,且第二空腔部14及第三空腔部15的侧面均为圆弧状。 第一空腔部13的直径为# 74mm,第二空腔部14的口径小的一端的直径为Φ 116臟,第二空腔部14的口径大的一端的直径为# 148mm,第三空腔部15的口径小的一端的直径为# 148mm,第三空腔部15的口径大的一端的直径为# 154mm,第四阶梯部16的直径为f 166mm,第五阶梯部17的直径为f 204mm。 连接长柄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段1、第二阶梯段2及第三阶梯段3,第一阶梯段1、第二阶梯2及第三阶梯段3段均为圆柱体状,第一阶梯段I与第二阶梯段2、第二阶梯2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差速器壳本体及连接长柄;所述差速器壳本体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三阶梯部及第四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三阶梯部及第四阶梯部的口径逐渐增大,并且第二阶梯部与第三阶梯部、第三阶梯部与第四阶梯部之间均为圆弧过渡,所述第一阶梯部及第三阶梯部均为圆台形,且其侧面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二阶梯部及第四阶梯部呈圆柱状,在第四阶梯部的圆周表面分布有数个法兰连接孔;所述差速器壳本体内具有一容差速器放入的空腔,该空腔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第三空腔部、第四空腔部及第五空腔部,并且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第三空腔部、第四空腔部及第五空腔部的口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空腔部、第四空腔部及第五空腔部均呈圆柱状,第二空腔部及第三空腔部均呈圆台状,且其侧面均为圆弧状;所述连接长柄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及第三阶梯段,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段段均为圆柱体状,所述第一阶梯段与第二阶梯段、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之间为圆弧过渡,且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及第三阶梯段的直径逐渐增大,在第一阶梯段上开有一沿着第一阶梯段延伸的凹槽A,在第二阶梯段上开有一组对称设置的沿着第二阶梯段延伸的凹槽B,在第三阶梯段上开有一组对称设置的沿着第三阶梯段延伸的凹槽C;所述连接长柄的第三阶梯段与差速器壳本体的第一阶梯部之间圆弧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13T半挂车差速器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差速器壳本体及连接长柄; 所述差速器壳本体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三阶梯部及第四阶梯部,所述第一阶梯部、第二阶梯部、第三阶梯部及第四阶梯部的口径逐渐增大,并且第二阶梯部与第三阶梯部、第三阶梯部与第四阶梯部之间均为圆弧过渡,所述第一阶梯部及第三阶梯部均为圆台形,且其侧面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二阶梯部及第四阶梯部呈圆柱状,在第四阶梯部的圆周表面分布有数个法兰连接孔; 所述差速器壳本体内具有一容差速器放入的空腔,该空腔呈阶梯状,依次为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第三空腔部、第四空腔部及第五空腔部,并且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第三空腔部、第四空腔部及第五空腔部的口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空腔部、第四空腔部及第五空腔部均呈圆柱状,第二空腔部及第三空腔部均呈圆台状,且其侧面均为圆弧状; 所述连接长柄呈阶梯状,包括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及第三阶梯段,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段段均为圆柱体状,所述第一阶梯段与第二阶梯段、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之间为圆弧过渡,且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及第三阶梯段的直径逐渐增大,在第一阶梯段上开有一沿着第一阶梯段延伸的凹槽A,在第二阶梯段上开有一组对称设置的沿着第二阶梯段延伸的凹槽B,在第三阶梯段上开有一组对称设置的沿着第三阶梯段延伸的凹槽C ; 所述连接长柄的第三阶梯段与差速器壳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锋方国兴刘金华刘湘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