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模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8501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4:31
提供一种行程模拟器,其即便是活塞以闭塞收纳有弹性部件的空间的方式变位而使弹性部件弹性变形的结构,也不会因在闭塞的空间产生的负压而阻碍活塞的变位,活塞可顺畅动作。通过驾驶员对制动操作件的操作而在液压缸部(200)内变位的模拟器活塞(2a)对在有底的圆筒部(224d)中收纳的第一复位弹簧(2b)从圆筒部(224d)的开口部(224d2)的一侧进行按压,使其弹性变形,从而产生制动反作用力。而且,在由模拟器活塞(2a)闭塞开口部(224d 2)时,通过从第二液压缸(202)通向圆筒部(224d)的内侧的流通路(224d 1),将在液压缸部(200)内充满的制动液取入圆筒部(224d)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行程模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产生用于向制动装置的制动踏板施加的制动反作用力的行程模拟器。
技术介绍
广泛公知一种制动装置(电动制动装置),其将电动马达作为对踩入制动踏板时的踏力进行助力的助力装置的驱动源。在这种电动制动装置中,具备在被驾驶员踩入的制动踏板上模拟地产生制动反作用力的行程模拟器(参照专利文献1)。要求行程模拟器要给驾驶员带来一种与通过制动流体(制动液)而动作的现有类型的制动踏板同样的操作感(操作感觉)。因此,公开了一种如下的行程模拟器,其构成为将弹性系数不同的两个弹性部件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弹性力(反作用力)作为制动反作用力并施加给制动踏板,对应于制动踏板的踩入操作量,从两个弹性部件分别将反作用力施加给制动踏板(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037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27172号公报例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行程模拟器将第一弹簧(第一复位弹簧)收纳于形成为杯状的保持件(第二弹簧座部件),第一弹簧被以从保持件的开口部进入内侧的方式进行变位的活塞(模拟器活塞)压缩。另外,活塞压缩第一弹簧,直到安装于前端部的垫构件(橡胶套筒)的前端抵接于保持件的对置壁为止。但是,作为弹性部件的垫构件由于在抵接于保持件的对置壁时变形,因此,无法正确限制活塞向保持件进入的进入量(变位)。为了正确限制活塞向保持件进入的进入量(变位),例如,需要有都是刚体的活塞抵接于保持件的结构。该结构例如通过如下结构可以容易实现,即,使活塞抵接于杯状的保持件的开口部。但是,根据该结构,保持件的开口部被活塞闭塞而在保持件的内侧形成闭塞的空间。而且,当在闭塞的空间中充满制动液时,在活塞从保持件离开时在闭塞的空间产生负压,由于该负压,阻碍活塞从保持件离开,阻碍行程模拟器的变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行程模拟器,其即便是活塞变位以闭塞收纳弹性部件的空间从而使弹性部件弹性变形的结构,也不会因为在闭塞的空间产生的负压而阻碍活塞的变位,使得活塞可顺畅动作。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程模拟器,其具备模拟器活塞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所述模拟器活塞在通过驾驶员对制动操作件的操作而由液压产生机构产生的液压的作用下,在充满制动液的液压缸内变位,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被收纳于所述液压缸内,并将对应于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变位的反作用力施加于该模拟器活塞,所述行程模拟器产生施加于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反作用力,来作为对所述制动操作件的制动反作用力。而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包括:通过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变位所引起的按压而弹性变形的第一弹性部件;收纳于所述液压缸内并引导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的引导部件;以及经所述引导部件而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串联配置,通过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变位所引起的按压而弹性变形的第二弹性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向所述模拟器活塞的一侧开口的有底的筒部以及连通所述筒部的外侧和内侧的流通路。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在液压缸内充满的制动液经流通路流入由模拟器活塞闭塞了开口部的引导部件的筒部的内侧。因此,当在第一弹性部件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模拟器活塞要从引导部件的开口部离开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使制动液流入筒部的内部,能够抑制负压的产生,能够使模拟器活塞迅速地从开口部离开。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流通路,其特征在于,以贯通所述筒部的侧壁部的方式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筒部的侧壁部形成流通路。在筒部的侧壁部形成贯通孔的加工,可以采用打眼加工等,因此能够容易形成流通路。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流通路,其特征在于,以贯通在所述引导部件形成的所述筒部的顶壁部的方式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不限于筒部的侧壁部,可以在筒部的顶壁部形成流通路。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流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路形成于所述模拟器活塞。根据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引导部件的筒部,可以在模拟器活塞形成流通路。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行程模拟器,其即便是活塞以闭塞收纳有弹性部件的空间的方式变位而使弹性部件弹性变形的结构,也不会因在闭塞的空间产生的负压而阻碍活塞的变位,活塞可顺畅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行程模拟器的车辆用制动系统的概略构成图。图2中(a)是主液压缸装置的侧视图,(b)是主液压缸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行程模拟器的概略构成的剖面图。图5中(a)是表示第二弹簧座部件的开口部被闭塞的状态的剖面图,(b)是第二弹簧座部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适当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制动系统的概略构成图。图1所示的车辆用制动系统A具备在原动机(发动机或马达等)动作时进行工作的线控(ByWire)式的制动系统以及在紧急时或原动机停车时等进行工作的液压式的制动系统这双方,车辆用制动系统A具备:通过制动踏板(制动操作件)P被踩入操作时的踏力而产生制动液压的主液压缸装置A1;利用电动马达(省略图示)产生制动液压的马达液压缸装置A2;以及对车辆举动的稳定化进行支援的车辆稳定辅助装置A3(以下称为“液压控制装置A3”。)。主液压缸装置A1、马达液压缸装置A2以及液压控制装置A3作为独立单元而构成,并通过外部配管连通。车辆用制动系统A除了可以搭载于仅以发动机(内燃机)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以外,还可以搭载于并用马达的混合动力汽车或仅以马达作为动力源的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上。主液压缸装置(输入装置)A1具备:串联式的主液压缸1;行程模拟器2;储藏器3;常开型截止阀(电磁阀)4、5;常闭型截止阀(电磁阀)6;压力传感器7、8;主液压路9a、9b;联络液压路9c、9d;分支液压路9e。主液压缸1是将制动踏板P被踩入操作时的踏力转换为制动液压而产生液压的液压产生机构,并具备:在第一液压缸孔11a的底壁侧配置的第一活塞1a;与推杆R连接的第二活塞1b;在第一活塞1a和第一液压缸孔11a的底壁之间配置的第一复位弹簧1c以及在两活塞1a、1b之间配置的第二复位弹簧1d。第二活塞1b经推杆R而与制动踏板P连结。两活塞1a、1b受到制动踏板P的踏力而滑动(变位),对压力室1e、1f内的制动液进行加压。压力室1e、1f连通于主液压路9a、9b。行程模拟器2是产生模拟的操作反作用力(制动反作用力)并将其施加于制动踏板P的装置,其具备:在第二液压缸孔11b内滑动而变位的模拟器活塞2a;以及对模拟器活塞2a施力的大小两个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2b、第二复位弹簧2c)。行程模拟器2经主液压路9a以及分支液压路9e而与压力室1e连通,并在由压力室1e产生的制动液压的作用下动作。行程模拟器2的详细情况后述。储藏器3是储存制动液的容器,其具备:与主液压缸1连接的给油口3a、3b;连接从主储藏器(省略图示)延伸的软管的管连接口3c。常开型截止阀4、5是对主液压路9a、9b进行开闭的机构,都由常开型的电磁阀构成。一方的常开型截止阀4在从主液压路9a和分支液压路9e的交叉点到主液压路9a和联络液压路9c的交叉点的区间对主液压路9a进行开闭。另一方的常开型截止阀5在主液压路9b和联络液压路9d的交叉点的上游侧对主液压路9b进行开闭。常闭型截止阀6是对分支液压路9e进行开闭的机构,由常闭型的电磁阀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行程模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程模拟器,其具备模拟器活塞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所述模拟器活塞在通过驾驶员对制动操作件的操作而由液压产生机构产生的液压的作用下,在充满制动液的液压缸内变位,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被收纳于所述液压缸内,并将对应于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变位的反作用力施加于该模拟器活塞,所述行程模拟器产生施加于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反作用力,来作为对所述制动操作件的制动反作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包括:通过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变位所引起的按压而弹性变形的第一弹性部件;收纳于所述液压缸内并引导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的引导部件;以及经所述引导部件而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串联配置,通过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变位所引起的按压而弹性变形的第二弹性部件,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向所述模拟器活塞的一侧开口的有底的筒部以及连通所述筒部的外侧和内侧的流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30 JP 2012-0833191.一种行程模拟器,其具备模拟器活塞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所述模拟器活塞在通过驾驶员对制动操作件的操作而由液压产生机构产生的液压的作用下,在充满制动液的液压缸内变位,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被收纳于所述液压缸内,并将对应于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变位的反作用力施加于该模拟器活塞,所述行程模拟器产生施加于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反作用力,来作为对所述制动操作件的制动反作用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拟器活塞的前端壁形成有突出部,在该突出部对第一弹簧座部件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包括:通过所述模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山一昭铃木治朗中村元泰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