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料机械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71139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装卸料机械手装置,包括装卸料机械手、进料输送装置及出料输送装置,所述装卸料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旋转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支架固定安装,支架一侧与滑轨滑动安装,第一气缸推动滑轨来回滑动,滑轨下端与三角安装块固定连接,三角安装块的斜面与旋转气缸固定安装,三角旋转块的两竖直面上均设有夹头,两夹头的延长线相垂直,三角旋转块的斜面与旋转气缸固定安装,第二气缸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带动支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安装在机床旁即可实现装料卸料工作,装卸料迅速可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设计装卸料机械手装置,包括装卸料机械手、进料输送装置及出料输送装置,所述装卸料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旋转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支架固定安装,支架一侧与滑轨滑动安装,第一气缸推动滑轨来回滑动,滑轨下端与三角安装块固定连接,三角安装块的斜面与旋转气缸固定安装,三角旋转块的两竖直面上均设有夹头,两夹头的延长线相垂直,三角旋转块的斜面与旋转气缸固定安装,第二气缸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带动支架转动。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安装在机床旁即可实现装料卸料工作,装卸料迅速可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专利说明】装卸料机械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卸料机械手装置,主要用于装卸数控车床的加工件。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是机械加工行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通常每台数控车床都需要配备一名操作工,虽然加工过程都由数控车床自动化加工实现,但是加工件的装卸需要操作工来完成,由于车削后的加工件温度较高,因此还操作不当极易烫伤人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随着目前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人工操作,产品也无成本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设计合理,自动装卸料的装卸料机械手装置。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卸料机械手装置,包括装卸料机械手、进料输送装置及出料输送装置,进料输送装置和出料输送装置均包括电机和输送带,电机传动输送带,所述装卸料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旋转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支架固定安装,支架一侧与滑轨滑动安装,第一气缸推动滑轨来回滑动,滑轨下端与三角安装块固定连接,三角安装块的斜面与旋转气缸固定安装,三角旋转块的两竖直面上均设有夹头,两夹头的延长线相垂直,三角旋转块的斜面与旋转气缸固定安装,第二气缸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带动支架转动,安装块与横梁固定安装,横梁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三气缸,横梁下方设有滑梁,滑梁下方对应设有滑台,滑梁与滑台滑动安装,所述夹头下方对应设有进料输送装置和出料输送装置,进料输送装置与出料输送装置的连接端处均设有接近开关。 本技术所述滑轨的横截面呈“H”型,支架横截面呈“凸”型,支架横截面的突起部与“H”型滑轨的内凹部相间隙配合安装。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安装在机床旁即可实现装料卸料工作,装卸料迅速可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所述该装卸料机械手装置,包括装卸料机械手A、进料输送装置B及出料输送装置C,进料输送装置B和出料输送装置均包括电机3和输送带4,电机3传动输送带4,所述装卸料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10、第二气缸12、第三气缸13、旋转气缸14,所述第一气缸10与支架11固定安装,支架11 一侧与滑轨15滑动安装,第一气缸10推动滑轨15来回滑动,滑轨15下端与三角安装块16固定连接,三角安装块16的斜面与旋转气缸14固定安装,三角旋转块17的两竖直面上均设有夹头18,两夹头的延长线相垂直,三角旋转块17的斜面与旋转气缸14固定安装,第二气缸12与安装块19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2的转动杆连接支架11,带动支架11转动,安装块19与横梁20固定安装,横梁20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三气缸,横梁20下方设有滑梁21,滑梁下方对应设有滑台22,滑梁21与滑台22滑动安装,滑台22与地面相对静止安装,所述夹头18下方对应设有进料输送装置B和出料输送装置C,进料输送装置B与出料输送装置C的连接端处均设有接近开关2,接近开关2可以选用相同的开关,在接线方式上做相反的接线。 本技术所述滑轨15的横截面呈“H”型,支架11横截面呈“凸”型,支架11横截面的突起部与“H”型滑轨15的内凹部相间隙配合安装,滑轨15的横截面呈“H”型,“H”型结构材料最节省,但强度不受省料的影响,支架11横截面的突起部与“H”型滑轨15的内凹部相间隙配合安装,滑轨15受支架11限位,配合精密,运行精度高,同时又节省了空间。 工作过程,卸料机械手A的第一气缸10推动夹头18’下移至进料输送装置B处提取待加工件,第一气缸10再上移至设定位置,然后第二气缸12转动从而带动滑轨15旋转90度,将加工件伸入数控车床内,第三气缸13推动夹头18取出卡盘上的加工件,第三气缸13归位后,旋转气缸14旋转180度,将待加工件由水平向变为竖直向,第三气缸13推动夹头18’将待加工件装入卡盘中,因为竖直向是数控车床卡盘装卸料的方向,然后第二气缸12带动滑轨15回转90度复位,第一气缸10下移,在出料输送装置C上卸下加工件。 进料输送装置B用于输送待数控机床加工的加工件,出料输送装置C用于移走经数控机床加工后的加工件,进料输送装置B与出料输送装置C的连接端处均设有接近开关2,进料输送装置B上的接近开关2的接线方式为当加工件输送至接近开关2处时触发电机停止,进料停止;出料输送装置C上的接近开关2’的接线方式为当加工件输送至接近开关2 ’处时触发电机运行,出料开启,加工件移走后再次停止。【权利要求】1.装卸料机械手装置,包括装卸料机械手、进料输送装置及出料输送装置,进料输送装置和出料输送装置均包括电机和输送带,电机传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料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旋转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支架固定安装,支架一侧与滑轨滑动安装,第一气缸推动滑轨来回滑动,滑轨下端与三角安装块固定连接,三角安装块的斜面与旋转气缸固定安装,三角旋转块的两竖直面上均设有夹头,两夹头的延长线相垂直,三角旋转块的斜面与旋转气缸固定安装,第二气缸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带动支架转动,安装块与横梁固定安装,横梁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三气缸,横梁下方设有滑梁,滑梁下方对应设有滑台,滑梁与滑台滑动安装,所述夹头下方对应设有进料输送装置和出料输送装置,进料输送装置与出料输送装置的连接端处均设有接近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料机械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横截面呈“H”型,支架横截面呈“凸”型,支架横截面的突起部与“H”型滑轨的内凹部相间隙配合安装。【文档编号】B23B15/00GK203992431SQ201420304486【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专利技术者】章红根, 章文兴 申请人:嘉兴市兴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装卸料机械手装置,包括装卸料机械手、进料输送装置及出料输送装置,进料输送装置和出料输送装置均包括电机和输送带,电机传动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料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旋转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支架固定安装,支架一侧与滑轨滑动安装,第一气缸推动滑轨来回滑动,滑轨下端与三角安装块固定连接,三角安装块的斜面与旋转气缸固定安装,三角旋转块的两竖直面上均设有夹头,两夹头的延长线相垂直,三角旋转块的斜面与旋转气缸固定安装,第二气缸与安装块固定连接,第二气缸带动支架转动,安装块与横梁固定安装,横梁的一端固定安装第三气缸,横梁下方设有滑梁,滑梁下方对应设有滑台,滑梁与滑台滑动安装,所述夹头下方对应设有进料输送装置和出料输送装置,进料输送装置与出料输送装置的连接端处均设有接近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红根章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兴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