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中强专利>正文

弹簧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98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弹簧车轮,在轮辋2与橡胶轮辋3之间设有锥体弹簧4、弹簧座5、且锥体弹簧4的大头套在相邻两个弹簧座5的凸起半圆锥芯上,小头卡在轮辋2上的活动挡圈与固定挡圈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充气式轮胎车轮相比具有造价低廉,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无爆胎、防弹击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轮,具体地说就是弹簧车轮。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各种车用轮子均是采用充气式轮胎车轮,虽然有重量轻和承受横向推力好等特点,但尚还存有不足,即造价高,易爆裂,常造成车辆抛锚。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车轮,旨在扩大车轮的使用寿命。弹簧车轮,它由轮毂1、轮辋2、橡胶轮圈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轮辋2与橡胶轮圈3之间设有锥体弹簧4、弹簧座5,且锥体弹簧4的大头套在相邻两个弹簧座5的凸起半圆锥芯上,小头卡在轮辋2上的活动挡圈与固定挡圈之间。锥体弹簧4的高度小于橡胶轮圈3的宽度。弹簧座5是上表面设有花纹6呈弧形,下面设有插入弹簧4内的凸形半圆锥芯7。轮辋2的一侧设有固定挡圈,另一侧是活动挡圈。橡胶轮圈3是一横截面呈槽形的圈带。本技术与现有充气式轮胎车轮相比具有造价低廉,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无爆胎、防弹击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簧座的主视图。图3为弹簧座的仰视图。图4为橡胶轮圈的截面剖视图。实施例根据图1、图2 图3、图4所示结构制造本技术产品。首先在轮辋2上顺圆周方向安装锥状弹簧4)对于载荷大的车轮可安装双列或多列),弹簧4的大头套在相邻的两个弹簧座5的半圆锥芯7上(弹簧座制成上表面呈弧状且有花纹6,下表面的两端制成凸起的半圆锥芯7),弹簧4的下端放入轮辋2的固定挡圈与活动挡圈之间的弧形簧窝内,由多个这样的弹簧4装合而成一个车轮整形,再在其由弹簧座5构成的整形车轮的外表面上用橡胶轮圈3套上。(橡胶轮圈3由内帘线层8外橡胶层9组合压制而成,且横截面为槽形的轮圈,并在其两边缘加设钢丝层10)。权利要求1.弹簧车轮,它由轮毂(1)、轮辋(2)、橡胶轮圈(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轮辋(2)与橡胶轮圈(3)之间设有锥体弹簧(4)、弹簧座(5),且锥体弹簧(4)的大头套在相邻两个弹簧座(5)的凸起半圆锥芯上,小头卡在轮辋(2)上的活动挡圈与固定挡圈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车轮,其特征在于锥体弹簧(4)的高度小于橡胶轮圈(3)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车轮,其特征在于弹簧座(5)是上表面设有花纹(6)呈弧形,下面设有插入弹簧(4)内的凸形半圆锥芯(7)。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弹簧车轮,其特征在于轮辋(2)的一侧设有固定挡圈,另一侧是活动挡圈。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弹簧车轮,其特征在于橡胶轮圈(3)是一横截面呈槽形的圈带。专利摘要弹簧车轮,在轮辋2与橡胶轮辋3之间设有锥体弹簧4、弹簧座5、且锥体弹簧4的大头套在相邻两个弹簧座5的凸起半圆锥芯上,小头卡在轮辋2上的活动挡圈与固定挡圈之间。本技术与现有充气式轮胎车轮相比具有造价低廉,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无爆胎、防弹击的优点。文档编号B60C7/14GK2381519SQ9923811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中强 申请人:陈中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弹簧车轮,它由轮毂(1)、轮辋(2)、橡胶轮圈(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轮辋(2)与橡胶轮圈(3)之间设有锥体弹簧(4)、弹簧座(5),且锥体弹簧(4)的大头套在相邻两个弹簧座(5)的凸起半圆锥芯上,小头卡在轮辋(2)上的活动挡圈与固定挡圈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强
申请(专利权)人:陈中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