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0568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00:15
一种车轮,用以解决车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因异物入侵而瞬间停止转动及助步车翻覆的问题。该车轮包含:一轮架;一内轮圈,具有一内轮架座,该内轮圈透过该内轮架座结合该轮架;一外轮圈;及多个滚动件,该多个滚动件可滚动地连接于该内轮圈及该外轮圈之间,该外轮圈藉由该多个滚动件相对于该内轮圈产生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交通工具的部件,特别是一种车轮
技术介绍
图1是中国台湾公告第M397932号「多功能滑步车」专利案所揭示的习知助步车。请参照图1,该习知助步车9于一支架91的一端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握持的把手911,该支架91的另一端设有二凸伸部912,一前轮92以一心轴921枢接于该支架91的二凸伸部912之间;二弧形板93分别由一端结合于该支架91的一侧,一后轮94以一心轴941枢接于该二弧形板93的另一端,该二弧形板93的中段则组接有一座椅95。据此,习步中的幼童可坐在该座椅95上,由手部扶持该把手911,并由双脚蹬地推移以带动该前轮92及后轮94旋转,使该助步车9前进。其中,该习知助步车9具有前轮92及后轮94。以该前轮92为例,该前轮92包含一轮框922及一轮胎923,该轮胎923套接于该轮框922的外周,该轮框922的中心处具有一毂部924,该毂部924的外周设有多个支撑肋条925;该心轴921系贯穿该轮框922的毂部924,以将该前轮92枢接至该支架91。因此,该前轮92转动时,若有异物,例如:玩具、树枝,甚至是使用者或他人的四肢,伸入该轮框922的多个支撑肋条925之间,则会使该前轮92卡住而瞬间停止转动,易造成该习知助步车9翻覆的意外,其使用安全性堪虑。图2是本案专利技术人先前所创作的中国台湾公告第M445524号「助步车」专利案所揭示的助步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案专利技术人先前所创作的中国台湾公告第M445524号「助步车」专利案所揭示的助步车的前轮的立体分解图。请参照第2及3图,该习知助步车,包含一车体81及车轮82a、82b。以车轮82a为例,该车轮82a于该车体81的底部并具有轮盖821,该轮盖821设有一环框8211且具有一中心孔8212,该中心孔8212的内周缘 朝该环框8211的一侧连接一延伸部8213,多个枢接柱8214环绕设置于该延伸部8213的外周。该车轮82a另具有轮盖822,该轮盖822设有一环框8221且具有一中心孔8222,该中心孔8222的内周缘朝该环框8221的一侧连接一延伸部8223,多个枢接柱8224环绕设置于该延伸部8223的外周。该二轮盖821、822的延伸部8213、8223相对,该二轮盖821、822相对接合以共同形成一滚动空间,一滚轮824及多个滚动件825设于其中,该多个滚动件825均可转动地枢接于该二轮盖821、822的多个枢接柱8214,并分别抵接该滚轮824的内周面。藉此,该助步车的车轮可呈现中空的形态,据以避免该滚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因异物入侵而瞬间停止转动及造成翻覆。该先前所创作的中国台湾公告第M445524号「助步车」专利案,虽已解决避免异物入侵而瞬间停止转动及造成翻覆的危险,可以适当地保护使用的幼童,惟,其车轮构造非一般常见规格,较无法与一般轮胎厂配合,造成生产进度缓慢,生产成本高昂。基于上述及其他原因,本案专利技术人再次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系呈中空形态,以避免因异物入侵而停止转动。本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可以应用于例如推车、婴儿推车等交通工具,藉由中空设计的车轮,提高推车、婴儿推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安全及美观。本技术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该车轮的外轮圈可被设置一般性的轮胎,可藉此与一般轮胎厂配合,以增加车轮及整体助步车的生产效率。本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该车轮的内轮圈、外轮圈透过多个滚动件,使该外轮圈可相对于该内轮圈产生旋转。本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该车轮的内轮圈的内轮圈外壁面设有一逃料槽,用以容置滚动件滚动产生的碎屑,以提升助步车及其车轮的耐用度。本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该车轮的滚动件、该内轮圈、该外轮圈材质不同,以提升助步车及其车轮的稳定度。为达到前述及其他目的,本技术所运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包含有:一种车轮,包含:一轮架;一内轮圈,具有一内轮架座、一内轮圈外壁面,该内轮圈透过该内轮架座结合该轮架;一外轮圈,具有一外轮圈内壁面;及多个滚动件,该多个滚动件可滚动地设置于该内轮圈的内轮圈外壁面及该外轮圈的该外轮圈内壁面之间,该外轮圈藉由该多个滚动件相对于该内轮圈产生旋转。其中,该外轮圈的该外轮圈内壁面延伸有一外轮圈内壁面延伸部,该多个滚动件设于该外轮圈内壁面的该外轮圈内壁面延伸部上,该多个滚动件26略突出该外轮圈内壁面延伸部的内径。其中,该多个滚动件可滚动地抵接该外轮圈内壁面及该内轮圈外壁面。其中,该内轮圈的该内轮圈外壁面设有一逃料槽。其中,该内轮圈具有一对内轮圈侧壁部,该多个滚动件可滚动地被该对内轮圈侧壁部夹置。其中,上述车轮,另包含一第一轮盖、一第二轮盖;该第一轮盖设有一第一枢接孔,该第一枢接孔容设一第一枢接件;该第二轮盖设有一第二枢接孔,该第二枢接孔容设一第二枢接件,该第一轮盖、该第二轮盖透过该第一枢接件、该第二枢接件可拆卸地结合。其中,上述助步车的车轮,该内轮圈设有一枢接槽,供该第一枢接孔及该第二枢接孔穿置。其中,该第一轮盖设有一挡尘墙,该挡尘墙轴向朝该车轮内延伸。其中,该挡尘墙径向朝该车轮延伸有一延伸挡尘墙,且该外轮圈24设有一外轮圈挡尘墙,该外轮圈挡尘墙轴向朝该车轮外延伸。其中,该外轮圈具有一对外轮圈侧壁部,该对外轮圈侧壁部设有多个摩擦部。其中,上述车轮,另包含一轮胎,套设于该外轮圈之外,该轮胎被该对外轮圈侧壁部夹置。其中,该内轮圈及该外轮圈为金属,且该多个滚动件为橡胶。其中,该外轮圈具有一吸震层。附图说明图1是中国台湾公告第M397932号「多功能滑步车」专利案所揭示的习知助步车。图2是本案专利技术人先前所申请的中国台湾公告第M445524号「助步车」专利案所揭示的习知助步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案专利技术人先前所申请的中国台湾公告第M445524号「助步车」专利案所揭示的习知助步车的前轮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车轮及使用其的助步车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的拆卸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的分解图。图8是沿第5图A线剖面的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的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车轮的剖面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车轮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图4是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的助步车的立体组合图。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助步车可包含一车体1及至少一车轮2,该至少一车轮2系结合于该车体1的骨架,以带动该车体1移动。该车轮2的数量可不加以限制,而配合该车体1以构成单轮车、双轮车或三轮车等不同形态的助步车,系所属
人员可以理解及衍生变化者,故以下虽举双轮形式的助步车为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另,该车轮2除了可应用于上述的助步车,更可以应用于例如推车、婴儿推车等交通工具,系所属
人员可以理解及衍生变化者,故以下虽举助步车为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助步车系呈双轮车的形态,故该车轮2的数量为二个。该车体1概略呈横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其特征是,包含:一轮架;一内轮圈,具有一内轮架座、一内轮圈外壁面,该内轮圈透过该内轮架座结合该轮架;一外轮圈,具有一外轮圈内壁面;及多个滚动件,该多个滚动件可滚动地设置于该内轮圈的该内轮圈外壁面及该外轮圈的该外轮圈内壁面之间,该外轮圈藉由该多个滚动件相对于该内轮圈产生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0 TW 1052055731.一种车轮,其特征是,包含:一轮架;一内轮圈,具有一内轮架座、一内轮圈外壁面,该内轮圈透过该内轮架座结合该轮架;一外轮圈,具有一外轮圈内壁面;及多个滚动件,该多个滚动件可滚动地设置于该内轮圈的该内轮圈外壁面及该外轮圈的该外轮圈内壁面之间,该外轮圈藉由该多个滚动件相对于该内轮圈产生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是,该外轮圈内壁面延伸一外轮圈内壁面延伸部,该多个滚动件设于该外轮圈内壁面延伸部上,该多个滚动件突出该外轮圈内壁面延伸部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是,该多个滚动件可滚动地抵接该外轮圈内壁面及该内轮圈外壁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是,该内轮圈的该内轮圈外壁面设有一逃料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其特征是,该内轮圈具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同乔
申请(专利权)人:同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