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俭专利>正文

车轮内胎的防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6919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薄钢带制成的一种保护车轮内胎的防扎装置。使用时,将防扎装置装入车轮外胎的内腔,在内胎外圆面的易扎部位构成防扎保护层,以防止铁钉等尖锐硬物扎破内胎。从而减少了途中更换轮胎和粘补内胎的麻烦,节省了维修费用和时间,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路面上的铁钉常将车轮的内胎扎破,而发生漏气瘪胎的问题,既造成停车误事又给驾驶人员带来拆装轮胎和粘补内胎的麻烦,同时浪费了维修时间和费用。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一种保护车轮内胎的防扎装置,以减少途中拆装轮胎和粘补内胎的麻烦,提高车辆行驶的可靠性。本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用弹性薄钢带制成一种带状防扎装置,并装入车轮外胎的内腔,贴靠在外胎内腔的底圆面上,处于内、外胎之间的易扎部位。该防扎装置的厚度为0.1-0.5mm,其宽度约等于车轮外胎内腔横向剖面周长的1/3或约等于车轮外胎外圆面防滑花纹部位的宽度,其展开长度稍大于车轮外胎内腔底圆的周长或一半。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图(一)是防扎装置1的正面视图;图(二)是防扎装置1的正面横向剖面图;图(三)是防扎装置1装入车轮外胎内腔以后的横向剖面图。参照图(一)、图(二)和图(三)防扎装置1是一种厚度为0.1-0.5mm的弹性钢带,其长度稍大于车轮外胎3内腔底圆的周长或一半;其宽度约等于车轮外胎内腔横向剖面周长的1/3,或约等于车轮外胎3的外圆面防滑花纹部位的宽度。在防扎装置1的两个长边缘上各开有一排切口2,切口2的宽度为0.5-2mm,深度为防扎装置1宽度的1/4-1/5,切口2的里端为圆弧形。当防扎装置1的宽度小于车轮外胎内腔横向剖面周长的1/3时,防扎装置1的两个长边缘上可不开切口2。防扎装置1的横向剖面是直线形或弧形,如图(二)中的〈a〉或〈b〉所示。参照图(三)使用时,将防扎装置1从外胎3内圆处的环形开口装入外胎的内腔,并贴靠在外胎内腔的底圆面上,这时,防扎装置1处于内、外胎之间的易扎部位。装入外胎内腔的防扎装置1成单层环形或多层环形围住内胎4的易扎部位。内胎4充气以后,防扎装置1便被夹持在内、外胎之间,取出内胎4以后就可取出防扎装置1。防扎装置1可制成系列产品,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规格充气轮胎的需要。后面的附表给出的是在几种常用轮胎上配用的防扎装置1的有关参考尺寸。防扎装置1可用炭结钢,合金钢,不锈钢等硬金属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作用原理和积极效果是防扎装置1装入车轮外胎内腔以后,便在内胎外圆面的易扎部位构成一道或数道高强度的钢带防扎保护层,使铁钉等尖锐的硬物不能扎破内胎4,从而减少了途中更换轮胎和粘补内胎的麻烦,节省了维修费用和时间,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可靠性。本技术广泛适用于汽车、拖拉机、装载机、手推车、自行车等行走机械的轮胎上。权利要求1.用薄钢带制成的内胎防扎装置,使用时装入车轮外胎的内腔,在内胎外圆面的易扎部位构成防扎保护层,其特征是防扎装置(1)是一种厚度为0.1-0.5mm的弹性钢带,其宽度约为车轮外胎内腔横向剖面周长的1/3,或约为车轮外胎防滑花纹部位的宽度,其展开长度稍大于车轮外胎内腔底圆的周长或一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在防扎装置(1)的两个长边缘上各开有一排切口(2)。专利摘要用薄钢带制成的一种保护车轮内胎的防扎装置。使用时,将防扎装置装入车轮外胎的内腔,在内胎外圆面的易扎部位构成防扎保护层,以防止铁钉等尖锐硬物扎破内胎。从而减少了途中更换轮胎和粘补内胎的麻烦,节省了维修费用和时间,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可靠性。文档编号B60C19/12GK2173717SQ9321973公开日1994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俭 申请人:王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薄钢带制成的内胎防扎装置,使用时装入车轮外胎的内腔,在内胎外圆面的易扎部位构成防扎保护层,其特征是:防扎装置(1)是一种厚度为0. 1-0. 5mm的弹性钢带,其宽度约为车轮外胎内腔横向剖面周长的1/3,或约为车轮外胎防滑花纹部位的宽度,其展开长度稍大于车轮外胎内腔底圆的周长或一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俭
申请(专利权)人:王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