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骨架组装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587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车组装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包括2个底座、2个支座、2个移动装置、16个压紧装置、8个支撑座和6个工艺间壁,支座设置在底座外侧,两底座之间设有6个工艺间壁和8个支撑座,每个支座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移动装置,每个支座的内侧各设有8个压紧装置,支座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定位块来对车顶骨架的各个不同的梁进行定位,台位具有可调预设的挠度,满足车顶骨架组焊后整体的挠度要求。采用工艺间壁固定车顶骨架各个梁拼接后防止各梁焊接变形,同时方便组焊作业。设计移动压紧装置,对蒙皮分段压紧,便于焊接操作。组装台采用底座、支座、夹紧装置等在长度和宽度都可以调整,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车组装台的
,尤其是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
技术介绍
在机车生产制造过程中,车顶骨架由侧梁、纵梁、大弯梁、小弯梁、边梁、加强梁等等要组装焊接成形车顶骨架,并要进行蒙皮焊接,全长近14米长。由于车顶骨架组装的零部件太多,拼装后的挠度和配合尺寸难以控制,如果没有组装胎具,生产效率非常低,费时费力,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包括底座、支座、移动装置、压紧装置、支撑座和工艺间壁,所述底座为2个,每个底座为3段,中间一段最宽,所述两底座的外侧端面上各设有一个支座,所述两底座之间设有至少6个工艺间壁,每个工艺间壁的两端设置在两底座的内侧端面上,所述两底座之间还设有至少8个支撑座,每个支撑座的两端也设置在两底座的内侧端面上,所述两个支座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移动装置,所述两个支座的内侧各设有至少8个压紧装置,所述支座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支架、滚动轮、顶紧装置、压具、托板和滚动轴承,所述移动支架下端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下各设有2个滚动轴承,所述托板下面设有2组滚动轮,所述移动支架中间和上端各设有一个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螺杆、连接在螺杆一端的手柄和连接在螺杆另一端的连接销,所述螺杆通过螺杆法兰固定在移动支架上,所述两个顶紧装置的连接销共同连接一个压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底座、滑座、螺柱、压块和顶头,所述滑座下面设有底座,所述滑座上端设有螺柱,所述螺柱下端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上设有顶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定位块来对车顶骨架的各个不同的梁进行定位,台位具有可调预设的挠度,满足车顶骨架组焊后整体的挠度要求。采用工艺间壁固定车顶骨架各个梁拼接后防止各梁焊接变形,同时方便组焊作业。设计移动压紧装置,对蒙皮分段压紧,便于焊接操作。组装台采用底座、支座、夹紧装置等在长度和宽度都可以调整,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支座的左视面详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间壁的左视面详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装置的主视详图。图中1. 底座,2. 支座,3. 支撑座,4. 工艺间壁,5. 移动支架,6. 滚动轮,7. 压具,8. 手柄,9. 螺杆,10. 螺杆法兰,11. 连接销,12. 托板,13. 滚动轴承,14. 底座,15. 滑座,16. 螺柱,17. 压块,18. 顶头,19. 定位块,20. 面板,21. 底板,22. 立板,23. 侧板,24. 挡板,25. 筋板,26. 槽钢,27. 圆钢,28. 水平定位板,29. 垂直定位板,30. 圆弧板,31. 横梁,32. 立柱,33. 安装板,34. 挡板,35. 移动装置,36. 压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包括底座1、支座2、移动装置35、压紧装置36、支撑座3和工艺间壁4,底座1为2个,每个底座1为3段,中间一段最宽,两底座1的外侧端面上各设有一个支座2,两底座1之间设有至少6个工艺间壁4,每个工艺间壁4的两端设置在两底座1的内侧端面上,两底座1之间还设有至少8个支撑座3,每个支撑座3的两端也设置在两底座1的内侧端面上,两个支座2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移动装置35,两个支座2的内侧各设有至少8个压紧装置36,支座2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19。其中,该装置所涉及的移动装置35包括移动支架5、滚动轮6、顶紧装置、压具7、托板12和滚动轴承13,移动支架5下端设有托板12,托板12上下各设有2个滚动轴承13,托板12下面设有2组滚动轮6,移动支架5中间和上端各设有一个顶紧装置,顶紧装置又包括螺杆9、连接在螺杆9一端的手柄8和连接在螺杆9另一端的连接销11,螺杆9通过螺杆法兰10固定在移动支架5上,两个顶紧装置的连接销11共同连接一个压具7。在支座2的外侧安装移动装置35,如图4所示,支座主要由面板20、底板21、立板22、侧板23、挡板24和筋板25组成,在安装时,在支座2的筋板25和底板21之间上下各设有一块槽钢26,移动装置35的托板12就卡在槽钢26内,且在下面的槽钢26上设有两根圆钢27,托板12下面的2组滚动轮6卡在圆钢27上进行滚动,托板12上下安装的滚动轴承13在槽钢26上槽(图中未标出)中进行滑动。该装置所涉及的压紧装置36包括底座14、滑座15、螺柱16、压块17和顶头18,滑座15下面设有底座14,滑座15上端设有螺柱16,螺柱16下端设有压块17,压块17上设有顶头18。本专利技术的压紧装置36是通过底座14安装在支座2的内侧面上进行固定的。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工艺间壁4主要是由水平定位板28、垂直定位板29、圆弧板30、横梁31、立柱32、安装板33和挡板34组焊而成,在安装时,工艺间壁4是通过两端的安装板33安装在底座1的两端,工艺间壁4上的水平定位板28和垂直定位板29连接在一起用于定位纵梁在空间的位置,圆弧板30和挡板34用于大弯梁的定位和夹紧。本专利技术主要用来组装焊接车顶骨架,此处我们所述的车顶骨架是由两边各1根底梁、6根大弯梁、两边各16个小弯梁、上部两边各3根纵梁组装焊接而成。在组装时,2根底梁分别靠在两个支座2上的定位块19上,并用压紧装置的顶头18压紧。再分别将两边各3根纵梁放在在工艺间壁4上的由水平定位板28和垂直定位板29构成的定位板上,然后将6个大弯梁装配在6个工艺间壁4的圆弧板30上,并靠在挡板34上,并与相应纵梁拼装配合好后,将大弯梁用压紧装置36夹紧固定在工艺间壁4的挡板34上。大弯梁两端底部与两边底梁相拼合。同时固定在两底座1上的支撑座3分布在每两大弯梁之间,防止车顶骨架组装焊接后的纵梁焊接变形,控制两纵梁之间的开档尺寸。推移移动装置35到所拼装大弯梁的圆弧部分用压具7压紧后焊接。再分别将两边各16个小弯梁按定位块19的位置放置并与相应纵梁拼装后,推移移动装置35将所拼装小弯梁的圆弧部分用压具7压紧焊接。本专利技术用支座上的定位块和工艺间壁上的定位块来对车顶骨架的各个不同的梁进行定位,台位具有可调预设的挠度,满足车顶骨架组焊后整体的挠度要求。采用工艺间壁固定车顶骨架各个梁拼接后防止各梁焊接变形,同时方便组焊作业。设计移动压紧装置,对蒙皮分段压紧,便于焊接操作。组装台采用底座、支座、夹紧装置等在长度和宽度都可以调整,适用范围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包括底座(1)、支座(2)、移动装置(35)、压紧装置(36)、支撑座(3)和工艺间壁(4),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为2个,每个底座(1)为3段,中间一段最宽,所述两底座(1)的外侧端面上各设有一个支座(2),所述两底座(1)之间设有至少6个工艺间壁(4),每个工艺间壁(4)的两端设置在两底座(1)的内侧端面上,所述两底座(1)之间还设有至少8个支撑座(3),每个支撑座(3)的两端也设置在两底座(1)的内侧端面上,所述两个支座(2)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移动装置(35),所述两个支座(2)的内侧各设有至少8个压紧装置(36),所述支座(2)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骨架组装台,包括底座(1)、支座(2)、移动装置(35)、压紧装置(36)、支撑座(3)和工艺间壁(4),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为2个,每个底座(1)为3段,中间一段最宽,所述两底座(1)的外侧端面上各设有一个支座(2),所述两底座(1)之间设有至少6个工艺间壁(4),每个工艺间壁(4)的两端设置在两底座(1)的内侧端面上,所述两底座(1)之间还设有至少8个支撑座(3),每个支撑座(3)的两端也设置在两底座(1)的内侧端面上,所述两个支座(2)的外侧各设有一个移动装置(35),所述两个支座(2)的内侧各设有至少8个压紧装置(36),所述支座(2)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骨架组装台,其特征是,所述移动装置(35)包括移动支架(5)、滚动轮(6)、顶紧装置、压具(7)、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濮建秀闫鑫杨善伟尹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