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板材夹钳及产品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901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尺寸板材夹钳,包括钳架、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轴、上夹板、下夹板、传动齿轮和动力机构。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安装在钳架上,相互平行。第一联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咬合齿轮。第二联动轴上固定有第二咬合齿轮。第二咬合齿轮有两个,分别与第一联动轴的两端的第一咬合齿轮相啮合。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上,另一端形成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夹持部。传动齿轮固定在第一联动轴上,与动力机构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钳的夹持部呈长线形。夹持板材时,夹持力通过各个宽夹板被均匀分散到上下夹板间的板材上,板材所受压强减小,从而不会造成对板材损坏,不容易出现折弯或折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尺寸板材夹钳,包括钳架、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轴、上夹板、下夹板、传动齿轮和动力机构。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安装在钳架上,相互平行。第一联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咬合齿轮。第二联动轴上固定有第二咬合齿轮。第二咬合齿轮有两个,分别与第一联动轴的两端的第一咬合齿轮相啮合。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上,另一端形成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夹持部。传动齿轮固定在第一联动轴上,与动力机构相连。本专利技术的夹钳的夹持部呈长线形。夹持板材时,夹持力通过各个宽夹板被均匀分散到上下夹板间的板材上,板材所受压强减小,从而不会造成对板材损坏,不容易出现折弯或折断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大尺寸板材夹钳及产品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尺寸板材产品成型机中传送机械手中的夹钳。
技术介绍
板材产品成型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箱体外壳的加工,比如冰箱箱体、车厢箱体。现有板材加工的产品成型机对板材尺寸大小存在限制,比如可以能加工小型车的车厢,而不能加工大型车或客车的车厢。在现有的技术下,大型车或客车的车厢板材加工无法一次成型,一般通过分部加工后焊接组合而成。相对于一次成型的技术,这种分部加工后组合的方式费时费力,加工工序长,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产品质量差。大尺寸板材无法进行成型加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目前还不存在合适的夹钳机械手对大尺寸板材进行操作。因为大尺寸板材体积大,重量大,普通的机械手下,要么无法夹持,要么夹持后对板材容易出现折弯、折断等板材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大尺寸板材产品成型中,普通机械手无法夹持大尺寸板材或夹持大尺寸板材后出现折弯、折断等板材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大尺寸板材夹钳,包括钳架、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轴、上夹板、下夹板、传动齿轮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安装在所述钳架上,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联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咬合齿轮;所述第二联动轴上固定有第二咬合齿轮;所述第二咬合齿轮有两个,分别与第一联动轴的两端的第一咬合齿轮相啮合;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上,另一端形成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夹持部;所述传动齿轮固定在第一联动轴上,与所述动力机构相连。 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大尺寸板材夹钳,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机;所述液压机包括液压缸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为方柱体,方柱体的侧面设有横齿;所述横齿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大尺寸板材夹钳,所述钳架包括两块侧板和两块间板;所述第一联动轴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块侧板上;所述第一联动轴穿过两块间板,两块间板位于所述第一联动轴的中间;所述传动齿轮位于两块间板之间。 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大尺寸板材夹钳,所述第二联动轴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侧板上,中间穿过间板。 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大尺寸板材夹钳,所述第二联动轴有两根,两端分别架设在侧板和间板上。 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大尺寸板材夹钳,还包括咬合传动齿轮;所述咬合传动齿轮固定在两间板之间的第二联动轴上。 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大尺寸板材夹钳,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有多块。 一种大尺寸产品成型机,包括原料台、翻转台、门吊、成型装置和传送台,所述原料台与所述翻转台连接设置;所述门吊设置于所述原料台和所述翻转台上方;所述翻转台与所述成型机连接;所述传送台与所述成型机连接;所述成型机和所述传送台之间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上述的大尺寸板材夹钳。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夹钳的夹持部由上下夹板形成,夹板宽,而且有多块。夹持部,上下夹板与板材的接触部,呈长线形。夹持板材时,夹持力通过各个宽夹板被均匀分散到上下夹板间的板材上,板材所受压强减小,从而不会造成对板材损坏,不容易出现折弯或折断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夹钳用以组成夹持部的上下夹板有多块,这种结构避免了单块上下夹板配合的匹配程度不足时产生的作用力不均衡问题。 3、本专利技术的夹钳的夹持部长度可以依据板材的大小进行调整,例如对于更大的板材可以延长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的长度,并增加上下夹板的数量或增加上下夹板的宽度。 4、本专利技术的夹钳适用于大尺寸板材的加工,经实用证明可以夹持大型客车车厢用的板材,可广泛应用于大尺寸板材产品成型的设备中。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夹钳的夹持部开启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夹钳的夹持部闭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夹钳的另一实施方式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钳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大尺寸板材夹钳,如图1所示,包括钳架、第一联动轴21、第二联动轴31、上夹板22、下夹板32、传动齿轮24和动力机构。钳架包括两块侧板11、两块间板12。第一联动轴2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块侧板11上,中间穿过两块间板12,可以绕其轴心转动。在第一联动轴21的两端靠近两块侧板11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咬合齿轮23。传动齿轮24安装在两块间板12之间的第一联动轴21上。上夹板22有多块,分成两组。两组上夹板22分别安装在传动齿轮24两侧的第一联动轴21上,位于第一咬合齿轮23与间板12之间。第二联动轴31安装在钳架的侧板11和间板12上,与第一联动轴21相平行,可以绕其轴心转动。第二联动轴31上固定有与第一咬合齿轮23相哨合的第二咬合齿轮33。第二联动轴31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两根。当第二联动轴31为两根时,第二联动轴3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侧板11和间板12上,其中,第二咬合齿轮33安装在靠近侧板11的位置上,每根第二联动轴31有一个与第一咬合齿轮23 B齿合的第二咬合齿轮33。当第二联动轴31为一根时,第二联动轴3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块侧板11上,中间穿过两块间板12,第二咬合齿轮33安装在第二联动轴31的两端靠近两块侧板11的位置上,两端的第二咬合齿轮33与第一咬合齿轮23啮合。下夹板32有多块,分成两组。两组下夹板32分别安装在第二联动轴31的第二咬合齿轮33与间板12之间。传动齿轮24与动力机构相连。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带动传动齿轮24的转动,并带动第一联动轴21的转动。然后通过第一咬合齿轮23和第二咬合齿轮33的啮合下,带动第二联动轴31的转动。如图4所示,第一联动轴21和第二联动轴31在第一咬合齿轮23和第二咬合齿轮33的啮合下转动时,转动方向相对。上夹板22和下夹板3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联动轴21上和第二联动轴31上,当第一联动轴21和第二联动轴31转动时,上夹板22和下夹板32的另一端成为夹持部。上夹板22的夹持部的一端为上夹唇221,下夹板32的夹持部的一端为下夹唇321。上夹唇221和下夹唇321为橡胶制成的软垫。动力机构为液压机,液压机包括液压缸41和活塞杆42。活塞杆42为方柱体。方柱体的活塞杆42的侧面设有横齿421。活塞杆42设于两块间板12之间,活塞杆42的横齿421与传动齿轮24相啮合。活塞杆42轴向平行于第一联动轴21和第二联动轴31组成的平面。当液压缸41驱动活塞杆42沿着其轴向来回运动时,通过活塞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尺寸板材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架、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轴、上夹板、下夹板、传动齿轮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安装在所述钳架上,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联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咬合齿轮;所述第二联动轴上固定有第二咬合齿轮;所述第二咬合齿轮有两个,分别与第一联动轴的两端的第一咬合齿轮相啮合;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联动轴和第二联动轴上,另一端形成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夹持部;所述传动齿轮固定在第一联动轴上,与所述动力机构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葛孝华杨闪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