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6448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0:37
一种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包括γ-氧化铝载体及以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含量如下的活性组分:铂族金属0.01~2.0质量%,Ⅳ族金属0.01~2.0质量%,卤素0.01~3.0质量%,所述的γ-氧化铝载体由片状薄水铝石和条状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其比表面积为160~250m2/g,压汞法测定孔体积为0.65~0.9mL/g,氮吸附法测定的孔体积为0.40~0.60mL/g。该重整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包括γ-氧化铝载体及以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含量如下的活性组分:铂族金属0.01~2.0质量%,Ⅳ族金属0.01~2.0质量%,卤素0.01~3.0质量%,所述的γ-氧化铝载体由片状薄水铝石和条状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其比表面积为160~250m2/g,压汞法测定孔体积为0.65~0.9mL/g,氮吸附法测定的孔体积为0.40~0.60mL/g。该重整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石脑油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含有贵金属的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脑油重整是重要的石油炼制过程,在重整涉及的一系列技术中,催化剂是最为核心的技术,重整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强度,水热稳定性等指标都会直接影响重整装置运行的经济效益。对于连续重整装置,由于催化剂在装置运行期间一直处于不断再生的过程,因而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在相同操作条件下,良好的水热稳定性意味着催化剂经历相同的再生周期后能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也就具有更好的持氯能力,能减少装置运行过程氯的注入量,减少氯对下游的腐蚀。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水热稳定性高的催化剂可以具有更长的运行周期,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 USP5298154公开了一种重整催化剂,该催化剂含0.2?0.4w%的Pt,0.2?0.5w%的第二金属组元,0.5?1.5w%的氯,采用球形的Y-氧化铝作为载体,载体具有特定的孔道结构,具有连接在一起的200?1000nm的超大孔和5?20nm的中孔,在重整条件下氮吸附法测定的小于15nm的孔道至少为孔体积的80%,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整活性与C5+选择性。 USP6514904公开了一种烃类转化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一种特殊的氧化铝载体,其XRD表征得到的2Θ角为32.5°的峰与34.0°峰强度之比至少为1.2,而2 Θ角为46.0°的峰与46.5°峰强度之比最多为1.1。但是该专利同样未涉及该催化剂载体的水热稳定性。 由于重整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载体Y -氧化铝,因而部分专利技术直接涉及Y _氧化招水热稳定性的提闻。 USP5837634提出了一种制备高水热稳定的氧化铝的方法,包括向薄水铝石前驱物中加入II A族或IIIB族金属阳离子,调节pH为3?9,在温度为70°C以上处理一段时间,将大部分的薄水铝石转变为粒子溶胶,将粒子溶胶回收焙烧,得到高水热稳定性氧化铝。 USP6773690公开了一种高热稳定性的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该氧化铝的020晶面测得的晶粒大小大于120晶面测得的晶粒大小,120晶面测定的晶粒大小小于1.5nm,优选小于0.5nm。制备过程采用醇铝水解制备薄水铝石,并于70?110°C长时间(24?70h)老化,也可以加入0.1?5.0w%的S12, ZrO2, T12, B2O3等组元,最终得到的产品具有如下特征:020晶面测定的晶粒大小为6?1nm,孔体积大于0.8mL/g,比表面积为150?200m2/g° US2006/0246000公开了一种制备高热稳定性氧化铝的方法,该氧化铝转变为α -氧化铝的温度超过130(TC,制备过程包括进行醇铝水解制备薄水铝石,水解过程控制pH高于8.5,水解过程加入含取代基的羧酸或者羧酸盐,薄水铝石于80?250°C老化2?20h,老化过程固含量控制为2?17w%,得到的产品呈现高的热稳定性。 上述制备高水热稳定性Y-氧化铝的方法都必须加入其它金属组元,或者在制备过程加入有机物,这样不仅导致氧化铝生产成本增加,加入其它金属组元也影响高纯Y -氧化铝的纯度,用作载体时影响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重整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包括Y-氧化铝载体及以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含量如下的活性组分: 钼族金属0.01?2.0质量%, IV族金属0.01?2.0质量%, 卤素0.01?3.0质量%, 所述的Y-氧化铝载体由片状晶粒薄水铝石和条状晶粒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其比表面积为160?250m2/g,压萊法测定孔体积为0.65?0.9mL/g,氮吸附法测定的孔体积为 0.40 ?0.65mL/g。 本专利技术由片状晶粒和条状晶粒薄水铝石制备Y -氧化铝载体,使制得的载体大孔和中孔分布更加合理,由此载体制备的双金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条状晶粒薄水铝石的TEM照片。 图2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片状晶粒薄水铝石的T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由片状晶粒薄水铝石和条状晶粒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Y-氧化铝载体,所述的片状和条状晶粒薄水铝石均由醇铝(烷氧基铝)水解制备。所述的醇铝均由金属铝和醇反应制得,条状晶粒薄水铝石在醇铝水解反应自身产生的醇的存在下进行醇相老化制得,片状晶粒薄水铝石则在醇铝水解反应后,分离出醇的情况下老化制得。两种薄水铝石均在除反应原料和产物外,无其它外加组分的存在下制得,具有较高的纯度,由其制备的Y-氧化铝载体纯度高,并且具有适当的大孔(压汞法测定)和中孔分布(氮吸附法测定),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由此制得的催化剂也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催化剂用于石脑油催剂重整反应,可长时间运转而保持较高的活性。 本专利技术催化剂所述的活性组分含量优选为: 钼族金属0.1?1.0质量%, IV族金属0.1?0.8质量%, 卤素0.5?2.5质量%。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Y-氧化铝载体为球形氧化铝,其粒径优选1.4?2.2_。 所述的钼族金属为钌、铑、钯、锇、铱、钼,优选钼,IV族金属优选锡,卤素优选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可有两种制备方法,一种是先制备Y -氧化铝载体,再负载活性组分,另一种是先制备含IV族金属的Y -氧化铝载体,再负载活性组分。 所述催化剂的第一种制备方法包括由片状晶粒薄水铝石和条状晶粒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Y-氧化铝载体,再将Y-氧化铝载体用IV族金属化合物溶液浸溃,干燥、焙烧后再用钼族金属化合物溶液浸溃,干燥、焙烧。 所述催化剂的第二种制备方法包括由片状晶粒薄水铝石和条状晶粒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含IV族金属的Y-氧化铝载体,再将含IV族金属的Y-氧化铝载体用钼族金属化合物溶液浸溃,干燥、焙烧。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IV族金属优选锡。 所述Y -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片状晶粒薄水铝石和条状晶粒薄水铝石混合均匀,加入胶溶剂制成铝溶胶,将铝溶胶滴球成型,干燥、焙烧。 所述含IV族金属的Y-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片状晶粒薄水铝石和条状晶粒薄水铝石混合均匀,加入胶溶剂制成铝溶胶,在铝溶胶中加入IV族金属化合物,再滴球成型,干燥、焙烧。 上述方法中,制备载体时,片状晶粒薄水铝石与条状晶粒薄水铝石的质量比为10 ?90:10 ?90,优选 30 ?70:30 ?70。 制备铝溶胶的胶溶剂选自无机酸,优选盐酸或硝酸,制得的铝溶胶中的固体物质含量以Al2O3计为10?40质量%,优选15?25质量%。胶溶过程中加入的IV族金属化合物优选其卤化物、硫酸盐、草酸盐、醋酸盐或氧化物,优选的IV族金属化合物为SnCl2或SnCl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包括γ‑氧化铝载体及以载体为基准计算的含量如下的活性组分:铂族金属           0.01~2.0质量%,Ⅳ族金属           0.01~2.0质量%,卤素               0.01~3.0质量%,所述的γ‑氧化铝载体由片状晶粒薄水铝石和条状晶粒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其比表面积为160~250m2/g,压汞法测定的孔体积为0.65~0.9mL/g,氮吸附法测定的孔体积为0.40~0.65mL/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爱增蔡迎春潘锦程杨彦鹏刘建良王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