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悬浮分体式叉车护顶架的装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6099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悬浮分体式叉车护顶架的装配检测装置。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设有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腿,每个前支腿和每个后支腿的顶部均设有定位导向轴;矩形框架的底部设有四个脚轮;与前支腿相邻的两侧横梁的内侧分别设有呈水平悬臂状的限位支座,每侧限位支座上设有限位支板,限位支板内侧的限位支座上设有平面检测板;与限位支座对应的每根横梁上分别设两根直立的限位插杆;每个后支腿的外侧和横梁之间连接着斜面检测支杆,斜面检测支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护顶架预装由单人操作完成,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避免护顶架总成和叉车车架对位安装时,人工掰拽造成护顶架扭曲的现象,提高了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用于悬浮分体式叉车护顶架的装配检测装置。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设有两个前支腿和两个后支腿,每个前支腿和每个后支腿的顶部均设有定位导向轴;矩形框架的底部设有四个脚轮;与前支腿相邻的两侧横梁的内侧分别设有呈水平悬臂状的限位支座,每侧限位支座上设有限位支板,限位支板内侧的限位支座上设有平面检测板;与限位支座对应的每根横梁上分别设两根直立的限位插杆;每个后支腿的外侧和横梁之间连接着斜面检测支杆,斜面检测支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本技术实现护顶架预装由单人操作完成,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避免护顶架总成和叉车车架对位安装时,人工掰拽造成护顶架扭曲的现象,提高了装配质量。【专利说明】用于悬淳分体式叉车护顶架的装配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用于悬浮分体式叉车护顶架装 配检测的工艺装置。
技术介绍
叉车护顶架安装有刚性联接和悬浮式联接两种,悬浮式联接由于能吸纳部分振 动、提高操作者舒适性被广泛看好,悬浮式护顶架一般采用左边框、右边框和顶框三部分的 分体式结构设计。悬浮分体式护顶架现有的装配工艺是:首先,由两名操作人员分别将左边 框、右边框立按装配的位置扶着直立在地面上,由第三操作人员将顶框置于左边框和右边 框上方,接着三人配合将顶框和左边框、右边框用螺栓联接,但不紧固,然后吊装送到叉车 装配线,多人配合将护顶架配合落于叉车车架上,紧固所有连接螺栓,将护顶架总成安装就 位。该装配工艺存在的缺陷是:1.护顶架装配时需多人配合,多次挪动工件对孔,劳动强度 大,装配效率低;2.由于护顶架总成和叉车车架之间缺少定位,故护顶架总成和叉车车架 之间的螺栓对位固定非常困难,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低;3.护顶架总成和叉车车架安装 对孔过程中采用人工掰拽等方式,造成护顶架扭曲状态下紧固,严重影响产品的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装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配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悬浮 分体式叉车护顶架的装配检测装置。 用于悬浮分体式叉车护顶架的装配检测装置,包括由两根横梁11和两根纵梁12 组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同一侧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有直立向上的前支腿13,另一侧 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有直立向上的后支腿14,两个前支腿13高度低于和两个后支腿14的 高度,每个前支腿13和每个后支腿14的顶部均设有直立向上的定位导向轴2 ;矩形框架的 底部设有四个脚轮9 ;与前支腿13相邻的两根横梁11相对应的内侧分别设有呈水平悬臂 状的限位支座17,每侧限位支座17上设有直立的限位支板3,所述限位支板3内侧的限位 支座17上设有水平状的平面检测板7 ;与限位支座17对应的每根横梁11上分别设两根直 立的限位插杆4 ;每个后支腿14的上部外侧连接着斜面检测支杆的一端,斜面检测支杆的 另一端通过直立的短杆固定连接着横梁11的中部外侧,斜面检测支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 角为ct。 每个前支腿13和每个后支腿14的顶部均通过支撑平板15设有直立向上的定位 导向轴2 ;以限位支座17为基准,前支腿13的高度H2为限位支座17和前支腿13顶部的 支撑平板之间的距离,前支腿13顶部的支撑平板和后支腿14顶部的支撑平板之间的距离 H1即为前支腿13和后支腿14之间的高度差。 所述两根纵梁12中间的底部分别设有呈水平状的导向轮8。 所述矩形框架上相邻的横梁11和纵梁12之间由连接板连接。 每个前支腿13的两侧和每个后支腿14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筋板16。 所述限位支座17呈等腰三角形状,其底边连接着横梁11 ;限位支板3位于限位支 座17的中部。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护顶架预装由多人操作向单人操作,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 率; 2)实现对护顶架总成装配时的定位,使与叉车车架就位对接时方便准确,提高了 装配效率; 3)避免护顶架总成和叉车车架对位安装时,人工掰拽造成护顶架扭曲的现象,提 商了装配质量; 4)提升了整车的外观质量和密封性,通过对护顶架左右边框来料检查,保证护顶 架与车架结合处间隙合适均匀。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装配驾驶室右边框示意图。 图4为装配左边框示意图。 图5为装配顶框架示意图。 图6装配前后拉杆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安装板1、定位导向轴2、限位支板3、限位插杆4、左斜面检测支杆5、 右斜面检测支杆6、平面检测板7、导向轮8、脚轮9、前横拉杆10、横梁11、纵梁12、前支腿 13、后支腿14、支撑平板15、加强筋板16、限位支座17、后横拉杆19、左边框21、右边框22、 顶框架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见图1,用于悬浮分体式叉车护顶架的装配检测装置包括由两根横梁11和两根 纵梁12组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同一侧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有直立向上的前支腿13, 另一侧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有直立向上的后支腿14,两个前支腿13高度低于和两个后支 腿14的高度,每个前支腿13和每个后支腿14的顶部均通过支撑平板15设有直立向上的 定位导向轴2 ;定位导向轴2既保证护顶架的左边框21和右边框22定位准确,又有检查左 边框21和右边框22上的定位孔尺寸是否合格的功能,防止定位孔尺寸超差带来无法装配 的困难。以限位支座17为基准,前支腿13的高度H2为限位支座17和前支腿13顶部的支 撑平板之间的距离,前支腿13顶部的支撑平板和后支腿14顶部的支撑平板之间的距离H1 即为前支腿13和后支腿14之间的高度差;其中H2为100mm,H1为15mm,见图2。 矩形框架的底部设有四个脚轮9,两根纵梁12中间的底部分别通过安装板1安装 有呈水平状的导向轮8。 与前支腿13相邻的两根横梁11相对应的内侧分别设有呈水平悬臂状的限位支座 17,限位支座17呈等腰三角形状,其底边连接着横梁11 ;限位支板3位于限位支座17的中 部,限位支板3内侧的限位支座17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状的平面检测板7。与限位支座17对 应的每根横梁11上分别设两根直立的限位插杆4 ;限位支板3用于限制左边框21和右边 框22向内倾翻,限位插杆4用于限制左边框21和右边框22向外倾翻。两条后支腿14的 上部外侧分别连接着左斜面检测支杆5的一端和右斜面检测支杆6的一端,左斜面检测支 杆5的另一端和右斜面检测支杆6的另一端通过直立的短杆分别固定连接着两侧的横梁11 的中部外侧,左斜面检测支杆5和右斜面检测支杆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均为30度,见 图2。左斜面检测支杆5和右斜面检测支杆6用于检测左边框21和右边框22倾斜面的角 度及高度;平面检测板7用于检测左右边框下梁下表面平面度,避免护顶架总成与车架配 合间隙不均匀或者过大,影响叉车外形的美观。 矩形框架上相邻的横梁11和纵梁12之间由连接板连接。每个前支腿13的两侧 和每个后支腿14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筋板16。 用于叉车分体式护顶架的装配过程如下: (1)参见图3,将护顶架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悬浮分体式叉车护顶架的装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根横梁(11)和两根纵梁(12)组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同一侧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有直立向上的前支腿(13),另一侧的两个直角处分别设有直立向上的后支腿(14),两个前支腿(13)高度低于和两个后支腿(14)的高度,每个前支腿(13)和每个后支腿(14)的顶部均设有直立向上的定位导向轴(2);矩形框架的底部设有四个脚轮(9);与前支腿(13)相邻的两根横梁(11)相对应的内侧分别设有呈水平悬臂状的限位支座(17),每侧限位支座(17)上设有直立的限位支板(3),所述限位支板(3)内侧的限位支座(17)上设有水平状的平面检测板(7);与限位支座(17)对应的每根横梁(11)上分别设两根直立的限位插杆(4);每个后支腿(14)的上部外侧连接着斜面检测支杆的一端,斜面检测支杆的另一端通过直立的短杆固定连接着横梁(11)的中部外侧,斜面检测支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子圣余双前王庆华王旭兵张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