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互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702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互连结构,所述金属互连结构包括:半导体基底;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上的铜互连线;位于所述铜互连线上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含碳、硼和铝;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层上的低K介质层。在此,通过连接层连接铜互连线和低K介质层,利用含碳、硼和铝的连接层的耐腐蚀性、抗热性、抗氧化性,以及与铜互连线和低K介质层都能很好粘合的性能,提高了低K介质层与铜互连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从而提高了生产良率、降低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互连结构,所述金属互连结构包括:半导体基底;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上的铜互连线;位于所述铜互连线上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含碳、硼和铝;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层上的低K介质层。在此,通过连接层连接铜互连线和低K介质层,利用含碳、硼和铝的连接层的耐腐蚀性、抗热性、抗氧化性,以及与铜互连线和低K介质层都能很好粘合的性能,提高了低K介质层与铜互连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从而提高了生产良率、降低了制造成本。【专利说明】金属互连结构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金属互连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路的制造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发展,其内部的电路密度越来越 大,所含元件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晶片的表面无法提供足够的面积来制造所需的互连线。为 了配合元件缩小后所增加的互连线需求,利用配线槽及通孔实现的两层以上的多层金属互 连线的设计,成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所必须采用的方法。 传统的金属互连线是由铝金属制造实现的,但随着集成电路芯片中器件特征尺寸 的不断缩小,金属互连线中的电流密度不断增大,响应时间不断缩短,传统铝互连线已达到 了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互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基底;位于所述半导体基底上的绝缘层;位于所述绝缘层中的铜互连线;位于所述铜互连线上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为碳硼化铝层;以及位于所述连接层上的低K介质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