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级调节的集成式空气减振座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级调节的集成式空气悬浮减振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悬浮座椅的高调及悬浮功能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机构实现,但是,由 于是两套不同的机构,配合零件较多,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同时需要很长的装配工时。另外, 客户操作接口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悬浮座椅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有级调节的 集成式空气悬浮减振座椅。本技术将座椅减振机构与高度调整机构整合在一起,极大 的简化了机构的复杂程度。 本技术是由上座体、下座体、内铰支架、外铰支架、气弹簧和控制系统构成,内 铰支架和外铰支架以中间铰轴铰接在一起,内铰支架的一端与上座体铰接在一起,内铰支 架的另一端分别位于下座体的滑槽中滑动;外铰支架的一端与上座体铰接在一起,外铰支 架的另一端分别位于下座体的滑槽中滑动,气弹簧铰接在下座体与内铰支架之间; 所述的控制系统是由连接板、高度控制阀、凸形阀杆调节板、凸轮、限位挡环、弹 簧、拉杆和基座板构成,连接板的底端活动卡套在外铰支架的下端铰轴上,连接板的上端活 动套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级调节的集成式空气减振座椅,其特征在于:是由上座体(1)、下座体(2)、内铰支架(3)、外铰支架(4)、气弹簧(5)和控制系统(6)构成,内铰支架(3)和外铰支架(4)以中间铰轴(7)铰接在一起,内铰支架(3)的一端与上座体(1)铰接在一起,内铰支架(3)的另一端分别位于下座体(2)的滑槽中滑动;外铰支架(4)的一端与上座体(1)铰接在一起,外铰支架(4)的另一端分别位于下座体(2)的滑槽中滑动,气弹簧(5)铰接在下座体(2)与内铰支架(3)之间; 所述的控制系统(6)是由连接板(61)、高度控制阀(62)、凸形阀杆调节板(63)、凸轮(64)、限位挡环(65)、弹簧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有级调节的集成式空气减振座椅,其特征在于:是由上座体(1)、下座体(2)、内 铰支架(3)、外铰支架(4)、气弹簧(5)和控制系统(6)构成,内铰支架(3)和外铰支架(4)以 中间铰轴(7)铰接在一起,内铰支架(3)的一端与上座体(1)铰接在一起,内铰支架(3)的 另一端分别位于下座体(2)的滑槽中滑动;外铰支架(4)的一端与上座体(1)铰接在一起, 外铰支架(4)的另一端分别位于下座体(2)的滑槽中滑动,气弹簧(5)铰接在下座体(2)与 内铰支架(3)之间; 所述的控制系统(6)是由连接板(61)、高度控制阀(62)、凸形阀杆调节板(63)、凸轮 (64)、限位挡环(65 )、弹簧(66 )、拉杆(67 )和基座板(68 )构成,连接板(61)的底端活动卡 套在外铰支架(4)的下端铰轴41上,连接板(61)的上端活动套在中间铰轴(7)上,连接副 板(611)的上端活动套在中间铰轴(7 )上,高度控制阀(62 )固定在连接板(61)与连接副板 (611)之间,凸形阀杆调节板(63)铰接在连接板(61)与连接副板(6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徐海祥,李威,宋凤麟,张铁军,狄剑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