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474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其包含间隔设置的上桥接座与下桥接座,以及两个避震器伸组于上、下桥接座,且两个限位件锁设于该下桥接座并嵌入避震器的限位槽,以及上桥接座设有与避震器抵接的阻挡部,其中,上桥接座的阻挡部可防止避震器滑脱出去,以及下桥接座设置的限位件可限位避震器,也可防止避震器滑脱,达到二次防脱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前悬吊构造
本技术是一种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尤指提供避震器防脱出功能的摩托车前悬 吊构造。
技术介绍
摩托车前悬吊构造是设于摩托车把手与前轮之间,以及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包含上 下间隔设置的一上桥接座及一下桥接座,以及两个避震器间隔地伸组于该上桥接座与该下 桥接座,请参阅图6、图7所示,所述避震器91于邻近顶端的外侧面设置定位槽92,于螺丝 93锁入上桥接座90的夹部以夹持定位避震器91的同时,其中一螺丝93伸入避震器91的 定位槽92,藉此定位避震器91。 然而,随避震器91的外径大小差异而让定位槽92的深度改变,避震器91的外径 变大则定位槽92的深度变浅,导致定位功能下降,造成避震器91容易脱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希望藉此改善避震器易 脱出的问题。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的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其包含: -上桥接座,其包含两个设有上贯孔的上夹部,且于上夹部的顶面设置环绕上贯 孔的阻挡部; -下桥接座,其是与该上桥接座间隔设置并位于该上桥接座的下方,该下桥接座 包含两个设有下贯孔的下夹部,以及下夹部的外侧面设有一连通下贯孔的限位孔; 两个避震器,其是间隔地伸组于上桥接座的上贯孔与下桥接座的下贯孔,该两个 避震器皆包含有一外管及一活动设于外管的内管,该外管的顶面形成一抵接阻挡部的抵靠 面,以及该外管的外侧面设置连通限位孔的限位槽;以及 两个限位件,其是分别锁设于该下桥接座的限位孔,并嵌入对应的避震器的限位 槽。 据上所述,该摩托车前悬吊构造于上桥接座设置的阻挡部可止挡避震器,以防避 震器滑脱,且锁设于下桥接座的限位件嵌入对应的避震器的限位槽,进一步限位避震器并 防止滑脱,所以该摩托车前悬吊构造提供二次防脱的功能,提高避震器组设的稳定性。 优选地,该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包含至少一管线定位件,所述管线定位件设于下桥 接座且以限位件固定。 优选地,该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包含至少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下桥接座并以 限位件固定,以及支撑件上设置反光片。 优选地,所述避震器的顶面设置一螺丝,该螺丝的外径小于阻挡部的内径。 优选地,该限位槽为一环槽。 优选地,避震器外管的外径大于该阻挡部的内径。 优选地,阻挡部的内径小于上贯孔的孔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技术摩托车前悬吊构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2 :为本技术摩托车前悬吊构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管线定位件的使用状态 示意图。 图3 :为本技术摩托车前悬吊构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 :为本技术摩托车前悬吊构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上桥接座的防脱示意 图。 图5 :为本技术摩托车前悬吊构造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下桥接座的防脱示意 图。 图6 :为现有摩托车前悬吊构造的上桥接座的防脱示意图。 图7 :为现有摩托车前悬吊构造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为本技术摩托车前悬吊构造的一较佳实施例,其是位于摩 托车把手1与前轮2之间,该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包含一上桥接座10、一下桥接座20、两个避 震器30及两个限位件40。 该上桥接座10包含两个设有上贯孔11的上夹部12,如图4所示,上夹部12的顶 面设置环绕上贯孔11的阻挡部13,以及阻挡部的内径13d小于上贯孔11的孔径lld,其 中,所述上夹部12的外侧面设有一连通上贯孔11的上开槽14,且上夹部12设有通过上开 槽14且不与上贯孔11直接连通的固定孔15,并以固定件16锁入固定孔15。 该下桥接座20是与该上桥接座10间隔设置并位于该上桥接座10的下方,该下桥 接座20包含两个设有下贯孔21的下夹部22,以及下夹部22的外侧面设有一连通下贯孔 21的限位孔23,其中,所述下夹部22的外侧面设有一连通下贯孔21的下开槽,以及下夹部 22设有通过下开槽的锁固孔,并以锁固件24锁入锁固孔。 该两个避震器30是间隔地伸组于上桥接座10的上贯孔11与下桥接座20的下贯 孔21,该两个避震器30皆包含有一外管31及一活动设于外管31的内管32,如图4所示, 该外管31的顶面形成一抵接阻挡部13的抵靠面33,如图5所示,该外管31的外侧面设置 连通限位孔23的限位槽34,其中,限位槽34进一步可为环槽,另外,避震器的外径30d大于 阻挡部的内径13d。 请参阅图5所示,该两个限位件40是分别锁设于该下桥接座20的限位孔23,并嵌 入对应的避震器30的限位槽34。 请参阅图2所示,该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包含至少一管线定位件50,所述管线定位 件50设于下桥接座20且以限位件40固定,摩托车的管线60可通过管线定位件50而定位, 此外,该摩托车前悬吊构造也可包含至少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下桥接座20并以限位 件40固定,以及支撑件上设置反光片,另参阅图4所示,所述避震器30的顶面设置一螺丝 35,该螺丝35的外径小于阻挡部13的内径。 螺丝35锁设于避震器30的外管31,接着避震器30通过下桥接座20的下贯孔21、 上桥接座10的上贯孔11,使避震器30的抵靠面33抵接该上桥接座10的阻挡部13,固定 件16锁入上夹部12的固定孔15,使上夹部12夹持固定避震器30的外管31,接着将锁固件 24锁入下桥接座20的锁固孔,使下桥接座20的下夹部22夹持固定避震器30的外管31, 并将限位件40锁入下桥接座20的限位孔23,且限位件40嵌入对应的避震器30的限位槽 34。 综上所述,该摩托车前悬吊构造于上桥接座10所设置的阻挡部13与避震器30 的抵靠面33抵接,可防止避震器30滑脱出上桥接座10,以及不论避震器30的尺寸如何变 化,因阻挡部的内径13d小于上贯孔的孔径lld,而且上贯孔的孔径lid配合避震器的外径 30d,所以阻挡部的内径13d小于避震器的外径30d,使阻挡部13有效止挡避震器30而达到 防脱目的,另外,该摩托车前悬吊构造于下桥接座20锁设嵌入避震器30的限位槽34的限 位件40,可限位避震器30以防止滑脱,因此该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对于避震器30提供了二次 防脱的功能,可提高避震器30组设的稳定性。 【符号说明】 1摩托车把手 2前轮 10上桥接座 11上贯孔 12上夹部 13阻挡部 14上开槽 15固定孔 16固定件 20下桥接座 21下贯孔 22下夹部 23限位孔 24锁固件 30避震器 31外管 32内管 33抵靠面 34限位槽 35螺丝 40限位件 50管线定位件 60 管线 lid上贯孔的孔径 13d阻挡部的内径 30d避震器的外径 90上桥接座 91避震器 92定位槽 93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上桥接座,其包含两个设有上贯孔的上夹部,且于上夹部的顶面具有环绕上贯孔的阻挡部;一下桥接座,其是与该上桥接座间隔设置并位于该上桥接座的下方,该下桥接座包含两个设有下贯孔的下夹部,以及下夹部的外侧面设有一连通下贯孔的限位孔;两个避震器,其是间隔地伸组于上桥接座的上贯孔与下桥接座的下贯孔,该两个避震器皆包含有一外管及一活动设于外管的内管,该外管的顶面形成一抵接阻挡部的抵靠面,以及该外管的外侧面设置连通限位孔的限位槽;以及两个限位件,其是分别锁设于该下桥接座的限位孔,并嵌入对应的避震器的限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上桥接座,其包含两个设有上贯孔的上夹部,且于上夹部的顶面具有环绕上贯孔的 阻挡部; 一下桥接座,其是与该上桥接座间隔设置并位于该上桥接座的下方,该下桥接座包含 两个设有下贯孔的下夹部,以及下夹部的外侧面设有一连通下贯孔的限位孔; 两个避震器,其是间隔地伸组于上桥接座的上贯孔与下桥接座的下贯孔,该两个避震 器皆包含有一外管及一活动设于外管的内管,该外管的顶面形成一抵接阻挡部的抵靠面, 以及该外管的外侧面设置连通限位孔的限位槽;以及 两个限位件,其是分别锁设于该下桥接座的限位孔,并嵌入对应的避震器的限位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悬吊构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翔蓝少斌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