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266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框架,其能够与端子箱的多个朝向对应,且能够轻松地吊起并设置。在马达框架(100)的外周的4个侧面中的配置有端子箱的端子箱配置面(10)的两侧的侧面(20、40),分别设置有能够加工出2个以上的螺栓孔的凸台部(22a~22d、42a~42d)。各侧面的凸台部能够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及脚部件中的任一个。在加工于其中一个侧面(40)的螺栓孔(44b、44c)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在加工于另一个侧面的螺栓孔(24a~24d)固定连结脚部件(18、1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框架本申请基于2013年3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049480号并主张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框架的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马达,需要在马达框架上加工出为了通过线绳吊起马达而固定连结起吊螺栓的螺栓孔。并且,在将马达设置于地面时,需要在马达框架焊接脚部件(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31566号公报在马达框架上安装有端子箱时,需要与端子箱的朝向对应地将脚部件焊接于马达框架,但是将脚部件焊接到马达框架是非常麻烦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端子箱的多个朝向对应、且能够将马达框架轻松地吊起并设置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为马达框架。在马达框架外周的4个侧面中配置端子箱的端子箱配置面的两侧面分别设置能够加工出2个以上的螺栓孔的凸台部,各侧面的凸台部能够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及脚部件中的任一个。在加工于其中一个侧面的螺栓孔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在加工于另一个侧面的螺栓孔固定连结脚部件。根据该方式,在端子箱为朝右、朝左中的任一状态下,都能够稳定地吊起马达框架。并且,能够以端子箱朝右或朝左的状态将马达框架轻松地设置于地面。以上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成要件及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相互置换而得到的组合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而有效。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与端子箱的多个朝向对应并轻松地吊起并设置马达框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框架的立体图。图2是固定连结有起吊螺栓的马达框架的立体图。图3是在4处凸台部加工了螺栓孔的马达框架的立体图。图4是固定连结有脚部件的马达框架的立体图。图5是固定连结有脚部件的马达框架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0-端子箱配置面,12-配置端子箱的座部,16-起吊螺栓,18、19-脚部件,20-右侧面,22a~22d-凸台部,24a~24d-螺栓孔,30-端子箱对置面,32a~32d-凸台部,40-左侧面,42a~42d-凸台部。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框架100的立体图。马达框架100为例如笼型感应电动机的框架,但也可为其他类型的马达框架。马达框架100为例如压铸铝制、铸铁制或钢板制,具有支承构成马达的转子及定子的重量并且将在转子及定子等中产生的热发散到电动机外部的作用。马达框架100的内周面形成为圆筒形,层叠了电磁钢板的定子芯(未图示)通过例如热压配合嵌合于该内表面。在马达框架100的两端部100a、100b分别安装有从框架的外周向内径侧延伸出的罩体(未图示)。在形成于各罩体的内周的轴承安装部嵌合有轴承,转子(未图示)经由这些轴承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定子。另外,罩体和马达框架100也可一体形成。马达框架100中为了促进散热而在圆筒形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平板状的散热片2。通过对齐多个散热片的朝向和其棱线的高度,形成有在从马达框架100的后端100b侧观察时连结了散热片的棱线之间的线呈大致正方形的4个面。在其中一个面10设置有配置用于连接定子的端子与外部配线的端子箱的座部12。在以下说明中,将设置有配置端子箱的座部12的面称作“端子箱配置面10”。并且,为便于说明,将从马达框架的前端100a侧观察时将成为端子箱配置面10的右侧的面称作右侧面20,将成为端子箱配置面10的左侧的面称作左侧面40,将端子箱配置面10的对置侧的面称作端子箱对置面30。马达框架100的4个面10、20、30、40中,在端子箱配置面10的两侧的右侧面20及左侧面40分别设置能够加工出2个以上的螺栓孔的凸台部。图1的例子中,在右侧面20设置有4处凸台部22a~22d,并且在左侧面40也设置有4处凸台部42a~42d(参考图2)。本实施方式中,凸台部22a~22d及凸台部42a~42d相对于通过马达框架的轴心且与端子箱配置面10垂直的面对称地配置。并且,在端子箱对置面30也设置有4处凸台部32a~32d(参考图2、3)。并且,右侧面20的4处凸台部中,在凸台部22b、22c这2处分别预先加工出螺栓孔24b、24c。同样在左侧面40中也是,在相对于通过马达框架的轴心且与端子箱配置面10垂直的面与凸台部22b、22c对称的位置上的凸台部42b、42c分别预先加工出螺栓孔。该加工可在马达的组装前或组装后进行。即,只要是在将马达框架100放入到马达设置场所之前加工出螺栓孔,就需要进行预先加工。马达框架100因配线和配置空间的关系,可能会以配置端子箱的座部12为朝上、朝右、朝左中的任一状态进行设置。通过如上所述地在夹着端子箱配置面10的右侧面20及左侧面40分别形成2个螺栓孔,可以在端子箱为朝上、朝右、朝左中的任一状态下都能够吊起马达框架100。例如,在配置端子箱的座部12成为朝右时,如图2所示,在加工于左侧面40的凸台部42b、42c的螺栓孔分别固定连结起吊螺栓16,并将线绳连接于这些螺栓孔即可。在配置端子箱的座部12成为朝左时,在加工于右侧面20的凸台部22b、22c的螺栓孔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即可。在以配置端子箱的座部12成为朝上的方式吊起时,在分别加工于右侧面20的凸台部22b和左侧面40的凸台部42c的螺栓孔、或在分别加工于右侧面20的凸台部22c和左侧面40的凸台部42b的螺栓孔,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并连接线绳即可。因此,在左右侧面不对称的位置的凸台部固定连结起吊螺栓,从而吊起马达框架100时马达框架的轴不向前后倾斜而能够相对于地面大致平行地抬起。另外,优选以设置于一个面上的所有的凸台部的上表面(螺栓孔形成面)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方式形成凸台部。这样一来,在右侧面或左侧面的凸台部安装起吊螺栓来抬起马达框架时,马达框架的轴不向前后倾斜而能够相对于地面大致平行地抬起。另外,若能够将2个以上的螺栓孔分别加工于右侧面20及左侧面40,则设置于各侧面的凸台部也可为1个。例如,也可在右侧面20及/或左侧面40的中央部设置沿马达的轴向延伸的细长的凸台部,且在该凸台部沿轴向隔着一定的间隔地加工出2个螺栓孔。此时,若在右侧面或左侧面的2处螺栓孔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则能够以端子箱成为朝左或朝右的方式吊起马达框架。并且,若分别在左右侧面中并非线对称的位置的螺栓孔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则能够以端子箱成为朝上的方式吊起马达框架。有时会在马达框架100安装脚部件来将马达设置于地面。通过除了在右侧面20、左侧面40以外,在端子箱对置面30也预先形成有4处凸台部,在端子箱为朝上、朝右、朝左中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在马达框架安装脚部件来设置于地面。另外,在端子箱对置面30的凸台部无需预先加工出螺栓孔。这是因为,在端子箱对置面30的凸台部固定连结起吊螺栓来吊起马达框架的情况通常是不存在的,只要不安装脚部件就不需要。图3示出在马达框架100的右侧面20的凸台部22a~22d中,除了预先形成有螺栓孔的凸台部22b、22c以外,还在凸台部22a、22d追加加工了螺栓孔24a、24d的情况。如图4所示,使用4处螺栓孔24a~24d且用螺栓17a~17d固定连结一组脚部件18、19。该固定连结能够以在预先形成于左侧面40的螺栓孔固定连结起吊螺栓而吊起的状态进行。最终,如图5所示,能够在将配置端子箱的座部12设为朝右的状态下将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马达框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框架,其特征在于,在马达框架外周的4个侧面中的配置有端子箱的端子箱配置面的两侧的侧面,分别设置有能够加工出2个以上的螺栓孔的凸台部,各侧面的凸台部能够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及脚部件中的任一个,在加工于其中一个侧面的螺栓孔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在加工于另一个侧面的螺栓孔固定连结脚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12 JP 2013-0494801.一种马达框架,其特征在于,具备构成所述马达框架的外周的4个侧面,所述4个侧面具有配置有端子箱的端子箱配置面、及位于所述端子箱配置面的两侧的第1侧面及第2侧面,所述马达框架还具备第1凸台部、第2凸台部及脚部件,所述第1凸台部设置于所述第1侧面,并能够加工出2个以上的螺栓孔,所述第2凸台部设置于所述第2侧面,并能够加工出2个以上的螺栓孔,所述第1凸台部及所述第2凸台部能够固定连结起吊螺栓及脚部件中的任一个,既可以是在所述第1凸台部固定连结所述起吊螺栓,在所述第2凸台部固定连结所述脚部件的状态,也可以是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成贵浩池上雅人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