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7558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下的机构,其为了降低旋转轴的轴承滑动损失,将转子部和缸内周面之间由狭窄的缝隙形成降低泄漏损失,在压缩动作中,使叶片前端部的圆弧和缸内周面的法线总是大致一致。叶片型压缩机(200)具备:转子主轴(4),其一体地形成有转子部(4a)以及旋转轴部(4b、4c),旋转轴部(4c)的下端浸渍于贮油器(104);叶片对准器(5~8),被配置在叶片(9、10)的两端部,且规定叶片(9、10)的径方向;和凹部(2a、3a),在框架(2)以及缸盖(3)中与缸(1)的内周面(1b)同心地被形成,滑动自由地支撑叶片对准器(5~8)的外周面。转子主轴(4)具备将贮油器(104)和凹部(2a、3a)连通的供油路(4h、4i、4j)和向该供油路供给贮油器(104)内的冷冻机油(25)的油泵(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叶片型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片型压缩机。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一般的叶片型压缩机,该一般的叶片型压缩机的结构为,将叶片嵌入被形成在转子主轴(使在缸内进行旋转运动的圆柱形的转子部和向转子部传递旋转力的主轴一体化的部件)的转子部内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的叶片槽内,该叶片的前端与缸内周面抵接并滑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另外,还提出了下述叶片型压缩机,所述叶片型压缩机将转子主轴的内侧构成为空心,在其中配置叶片的固定轴,叶片可旋转地被安装在该固定轴,进而,在转子部的外周部附近经半圆棒形状的一对夹持部件,相对于转子部旋转自由(摆动自由)地保持着叶片(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52675号公报(摘要、图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352390号公报(摘要、图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以往的一般的叶片型压缩机(例如,上述专利文献I)的叶片的方向由形成在转子主轴的转子部内的叶片槽限定。也就是说,叶片被保持成相对于转子部总是成为相同的斜度。因此,伴随着转子主轴的旋转,叶片和缸内周面所成的角度变化。因此,为了叶片前端遍及缸内周面的全周地抵接,需要将叶片前端的圆弧的半径构成得比缸内周面的半径小。也就是说,在以往一般的叶片型压缩机中,在使叶片前端遍及缸内周面的全周地抵接的情况下,半径较大不同的缸内周面和叶片前端滑动。因此,两个零件(缸、叶片)之间的润滑状态没有成为在两者之间形成油膜并经该油膜滑动的流体润滑的状态,而是成为边界润滑状态。一般来说,润滑状态下的摩擦系数相对于在流体润滑下为0.001?0.005左右而言,在边界润滑状态下非常大,为大约0.05以上。因此,在以往的一般的叶片型压缩机的结构中,滑动阻力因叶片的前端和缸的内周面在边界润滑状态下滑动而变大,存在产生因机械损失的增大而造成的压缩机效率大幅下降这样的课题。另外,在以往的一般的叶片型压缩机的结构中,叶片的前端以及缸内周面容易磨损,存在难以确保长期的寿命这样的课题。因此,在以往的叶片型压缩机中,进行了用于极力降低叶片的相对于缸内周面的推压力的研究。作为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叶片型压缩机的I种,有专利文献2记载的以往的叶片型压缩机。通过做成专利文献2记载的以往的叶片型压缩机那样的结构,叶片由缸内周面的中心旋转支撑,因此,叶片的长边方向总是成为缸内周面的法线方向。因此,可以将缸内周面的半径和叶片前端圆弧的半径构成为总是大致相同,以便使叶片前端部沿着缸内周面。因此,能够非接触地构成叶片如端和缸内周面。或者,即使在叶片如端和缸内周面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两者之间的润滑状态成为以足够的油膜为基础的流体润滑状态。据此,可以改善作为以往的叶片型压缩机的课题的叶片前端部的滑动状态。然而,由于专利文献2记载的以往的叶片型压缩机需要将转子主轴的内部构成为空心,所以,旋转力难以向转子部赋予,转子部的旋转支撑困难。更详细地说,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以往的叶片型压缩机在转子部的两端面设置端板(旋转基盘2a、旋转保持部件2b)。而且,单侧的端板(旋转基盘2a)由于需要传递来自旋转轴的动力,所以,是圆盘状,成为在端板的中心连接旋转轴的结构。另外,另一侧的端板(旋转保持部件2b)由于需要构成为不与叶片固定轴(固定轴lb)、叶片轴支撑件(轴支部件Ia)的旋转范围干涉,所以,需要构成为在中央部开有孔的圆环状。因此,旋转支撑与转子部一起旋转的端板的部分需要构成为与旋转轴(旋转轴2c)相比为大径,存在轴承滑动损失变大这样的课题。另外,由于在转子部和缸内周面之间形成狭窄的缝隙,以便使压缩的气体(气体状制冷剂)不会泄漏,所以,转子部的外径、旋转中心需要高的精度。然而,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以往的叶片型压缩机由于由不同的零件构成转子部和端板,所以,还存在由于因转子部和端板的紧固而产生的翘曲、转子部和端板的同轴错开等而使转子部的外径、旋转中心的精度恶化这样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做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片型压缩机,所述叶片型压缩机为了降低旋转轴的轴承滑动损失,且将转子部和缸内周面之间由狭窄的缝隙形成降低泄漏损失,通过不使用招致转子部的外径、旋转中心精度恶化的转子部的端板,而是一体地构成转子部和旋转轴,实现了为了以使叶片前端部的圆弧和缸内周面的法线总是大致一致的方式进行压缩动作所需要的机构(叶片绕缸的中心进行旋转运动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叶片型压缩机是一种叶片型压缩机,所述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密闭容器、被设置在该密闭容器内的底部并贮藏冷冻机油的贮油器和被设置在前述密闭容器内的电动元件以及压缩元件,前述压缩元件具备:缸,其形成有圆筒状的内周面;转子主轴,其具有转子部以及主轴部,前述转子部为圆柱形,在前述缸的内部以与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错开规定的距离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前述主轴部向前述转子部传递来自前述电动元件的旋转力,该主轴部的下端浸溃于前述贮油器;框架,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缸盖,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另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和至少I片叶片,所述至少I片叶片被设置在前述转子部,被形成为从前述转子部突出的外周侧的前端部向外侧凸的圆弧形状,其中,该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叶片角度调整构件,所述叶片角度调整构件将前述叶片保持成在前述叶片的前述前端部的前述圆弧形状的法线和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法线总是大致一致的状态下进行压缩动作,进而,相对于前述转子部能够摆动且能够移动地支撑前述叶片,该叶片角度调整构件至少具备叶片对准器,其具有被形成为圆环形状或部分圆环形状的底座部,形成在该底座部上的凸部或凹部的一方被插入形成在前述叶片的两端部的凸部或凹部的另一方,与前述叶片连接,或者该底座部被一体地安装在前述叶片的两端部;和叶片对准器轴承部,在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缸侧端面与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同心地形成有底圆筒形状的凹部,并且该叶片对准器轴承部被设置在该凹部的外周面,滑动自由地支撑被插入该凹部的前述叶片对准器的前述底座部的外周面,该叶片型压缩机具备:供油路,其被形成在前述转子主轴上,将前述贮油器和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连通;和供油构件,其向该供油路供给前述贮油器内的冷冻机油。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叶片型压缩机是一种叶片型压缩机,所述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密闭容器、被设置在该密闭容器内的底部并贮藏冷冻机油的贮油器和被设置在前述密闭容器内的电动元件以及压缩元件,前述压缩元件具备:缸,其形成有圆筒状的内周面;转子主轴,其具有转子部以及主轴部,前述转子部为圆柱形,在前述缸的内部以与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错开规定的距离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前述主轴部向前述转子部传递来自前述电动元件的旋转力,该主轴部的下端浸溃在前述贮油器;框架,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缸盖,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另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和至少I片叶片,其被设置在前述转子部,被形成为从前述转子部突出的外周侧的前端部向外侧凸的圆弧形状,其中,该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叶片角度调整构件,所述叶片角度调整构件将前述叶片保持成在前述叶片的前述前端部的前述圆弧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片型压缩机,所述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密闭容器、被设置在该密闭容器内的底部并贮藏冷冻机油的贮油器和被设置在前述密闭容器内的电动元件以及压缩元件,前述压缩元件具备:缸,其形成有圆筒状的内周面;转子主轴,其具有转子部以及主轴部,前述转子部是圆柱形,在前述缸的内部以与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错开规定的距离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前述主轴部向前述转子部传递来自前述电动元件的旋转力,该主轴部的下端浸渍于前述贮油器;框架,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缸盖,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另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和至少1片叶片,所述至少1片叶片被设置在前述转子部,被形成为从前述转子部突出的外周侧的前端部向外侧凸的圆弧形状,其特征在于,该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叶片角度调整构件,所述叶片角度调整构件将前述叶片保持成在前述叶片的前述前端部的前述圆弧形状的法线和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法线总是大致一致的状态下进行压缩动作,进而,相对于前述转子部能够摆动且能够移动地支撑前述叶片,该叶片角度调整构件至少具备:叶片对准器,其具有被形成为圆环形状或部分圆环形状的底座部,形成在该底座部上的凸部或凹部的一方被插入于形成在前述叶片的两端部的凸部或凹部的另一方,与前述叶片连接,或者该底座部被一体地安装于前述叶片的两端部;和叶片对准器轴承部,在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缸侧端面与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同心地形成有底圆筒形状的凹部,并且该叶片对准器轴承部被设置于该凹部的外周面,滑动自由地支撑被插入该凹部的前述叶片对准器的前述底座部的外周面,该叶片型压缩机具备:供油路,其被形成在前述转子主轴上,将前述贮油器和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连通;和供油构件,其向该供油路供给前述贮油器内的冷冻机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叶片型压缩机,所述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密闭容器、被设置在该密闭容器内的底部并贮藏冷冻机油的贮油器和被设置在前述密闭容器内的电动元件以及压缩元件, 前述压缩元件具备: 缸,其形成有圆筒状的内周面; 转子主轴,其具有转子部以及主轴部,前述转子部是圆柱形,在前述缸的内部以与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错开规定的距离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前述主轴部向前述转子部传递来自前述电动元件的旋转力,该主轴部的下端浸溃于前述贮油器; 框架,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 缸盖,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另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和至少I片叶片,所述至少I片叶片被设置在前述转子部,被形成为从前述转子部突出的外周侧的前端部向外侧凸的圆弧形状, 其特征在于, 该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叶片角度调整构件,所述叶片角度调整构件将前述叶片保持成在前述叶片的前述前端部的前述圆弧形状的法线和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法线总是大致一致的状态下进行压缩动作,进而,相对于前述转子部能够摆动且能够移动地支撑前述叶片,该叶片角度调整构件至少具备: 叶片对准器,其具有被形成为圆环形状或部分圆环形状的底座部,形成在该底座部上的凸部或凹部的一方被插入于形成在前述叶片的两端部的凸部或凹部的另一方,与前述叶片连接,或者该底座部被一体地安装于前述叶片的两端部;和 叶片对准器轴承部,在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缸侧端面与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同心地形成有底圆筒形状的凹部,并且该叶片对准器轴承部被设置于该凹部的外周面,滑动自由地支撑被插入该凹部的前述叶片对准器的前述底座部的外周面, 该叶片型压缩机具备: 供油路,其被形成在前述转子主轴上,将前述贮油器和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连通;和 供油构件,其向该供油路供给前述贮油器内的冷冻机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的底部形成与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同心的圆环状的槽部, 前述叶片对准器的前述底座部被插入该槽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转子部形成在前述旋转轴方向上贯通的大致圆筒形状的衬套保持部, 一对大致半圆柱形状的衬套被插入这些衬套保持部, 前述叶片通过被前述衬套夹着并支撑而能够摆动且能够移动地被支撑于前述转子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转子部形成大致圆筒形状的叶片退让部,所述大致圆筒形状的叶片退让部为使前述叶片的内周侧的前端部不与前述转子部接触,而在前述旋转轴方向上贯通,以便在比前述衬套保持部靠内周侧处与该衬套保持部连通, 该叶片退让部与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连通。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供油路,所述供油路在前述转子部和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最挨近部位开口,将该开口部和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中的至少I个前述凹部连通。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缸盖被配置成至少一部分浸溃于前述贮油器, 该叶片型压缩机具备供油路,所述供油路的一方的端部在前述转子部和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最挨近部位开口,另一方的端部在浸溃于前述贮油器的范围的前述缸盖的表面开□。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缸盖被配置成至少一部分浸溃于前述贮油器, 该叶片型压缩机具备将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和前述贮油器连通的供油路。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下端在前述框架的前述凹部开口,上端在前述框架的上方的空间开口。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框架上形成在上方开口的凹部状的油保持部,所述凹部状的油保持部与前述贯通孔的上端连通。10.一种叶片型压缩机,所述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密闭容器、被设置在该密闭容器内的底部并贮藏冷冻机油的贮 油器和被设置在前述密闭容器内的电动元件以及压缩元件, 前述压缩元件具备: 缸,其形成有圆筒状的内周面; 转子主轴,其具有转子部以及主轴部,前述转子部是圆柱形,在前述缸的内部以与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错开规定的距离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前述主轴部向前述转子部传递来自前述电动元件的旋转力,该主轴部的下端浸溃于前述贮油器; 框架,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 缸盖,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另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和至少I片叶片,其被设置在前述转子部,被形成为从前述转子部突出的外周侧的前端部向外侧凸的圆弧形状, 其特征在于, 该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叶片角度调整构件,所述叶片角度调整构件将前述叶片保持成在前述叶片的前述前端部的前述圆弧形状的法线和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法线总是大致一致的状态下进行压缩动作,进而,相对于前述转子部能够摆动且能够移动地支撑前述叶片,该叶片角度调整构件至少具备: 大致圆筒形状的衬套保持部,其被形成在前述转子部,在前述旋转轴方向上贯通;和 衬套,其被形成为一对大致半圆柱形状,夹着前述叶片被插入前述衬套保持部, 前述转子部具备大致圆筒形状的叶片退让部,所述大致圆筒形状的叶片退让部为使前述叶片的内周侧的前端部不与前述转子部接触,而被形成在前述转子部的与前述衬套保持部相比成为内周侧的位置,并在前述旋转轴方向上贯通,以便与前述衬套保持部连通,该叶片型压缩机具备: 将前述贮油器和前述叶片退让部连通的供油路;和 向该供油路供给前述贮油器内的冷冻机油的供油构件。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将前述贮油器和前述叶片退让部连通的供油路具备: 第I供油路,其被形成在前述转子主轴内,在前述主轴部的下端开口 ;和 第2供油路,其将该第I供油路和前述叶片退让部连通。12.—种叶片型压缩机,所述叶片型压缩机具有密闭容器、被设置在该密闭容器内的底部并贮藏冷冻机油的贮油器和被设置在前述密闭容器内的电动元件以及压缩元件, 前述压缩元件具备: 缸,其形成有圆筒状的内周面; 转子主轴,其具有转子部以及主轴部,前述转子部是圆柱形,在前述缸的内部以与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错开规定的距离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前述主轴部向前述转子部传递来自前述电动元件的旋转力,该主轴部的下端浸溃于前述贮油器; 框架,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 缸盖,其将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另一方的开口端堵塞,由轴承部支承前述主轴部;至少I片叶片,其被设置在前述转子部,被形成为从前述转子部突出的外周侧的前端部向外侧凸的圆弧形状, 其特征在于, 该叶片型压缩机具有 叶片角度调整构件,所述叶片角度调整构件将前述叶片保持成在前述叶片的前述前端部的前述圆弧形状的法线和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法线总是大致一致的状态下进行压缩动作,进而,相对于前述转子部能够摆动且能够移动地支撑前述叶片,该叶片角度调整构件至少具备: 叶片对准器,其具有被形成为圆环形状或部分圆环形状的底座部,被形成在该底座部上的凸部或凹部的一方被插入于形成在前述叶片的两端部的凸部或凹部的另一方,与前述叶片连接,或者该底座部被一体地安装在前述叶片的两端部;和 叶片对准器轴承部,在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缸侧端面与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同心地形成有底圆筒形状的凹部,并且该叶片对准器轴承部被设置于该凹部的外周面,滑动自由地支撑被插入该凹部的前述叶片对准器的前述底座部的外周面, 该叶片型压缩机具备: 供油路,其被形成于前述转子主轴,将前述贮油器和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连通; 供油构件,其向该供油路供给前述贮油器内的冷冻机油;和 供油路,其将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和前述叶片对准器轴承部连通。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的底部形成与前述缸的前述内周面的中心轴同心的圆环状的槽部, 前述叶片对准器的前述底座部被插入该槽部。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的底部和前述叶片对准器的前述底座部之间形成空隙, 将该空隙作为将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和前述叶片对准器轴承部连通的供油路。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槽部的底部和前述叶片对准器的前述底座部之间形成空隙,将该空隙作为将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和前述叶片对准器轴承部连通的供油路。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叶片对准器轴承部形成油保持槽, 使该油保持槽与将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和前述叶片对准器轴承部连通的供油路连通。17.如权利要求12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和前述叶片对准器轴承部连通的供油路具备: 第I供油路,其被形成在前述框架上,一端在前述框架的前述叶片对准器轴承部开口,另一端在前述框架的前述凹部开口 ;和 第2供油路,其被形成在前述缸盖上,一端在前述缸盖的前述叶片对准器轴承部开口,另一端在前述缸盖的前述凹部开口。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叶片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框架以及前述缸盖的前述叶片对准器轴承部形成油保持槽, 将前述框架的前述油保持槽和前述第I供油路连通,将前述缸盖的前述油保持槽和前述第2供油路连通。19.如权利要求12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叶片型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屋慎河村雷人前山英明高桥真一佐佐木辰也杉浦干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