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153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6
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压缩机,其将制冷剂压缩而排出;第1热交换器,其供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流入;膨胀阀,其使从第1热交换器流入的制冷剂膨胀;第2热交换器,其具有多个传热管和向多个传热管分配制冷剂的集管;第1制冷剂配管,其连接膨胀阀与集管的制冷剂入口;第2制冷剂配管,其连接第2热交换器与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口;旁通回路,该旁通回路的旁通入口连接在集管中与制冷剂入口不同的位置,该旁通回路的旁通出口与第2制冷剂配管连接;旁通阀,其设置于旁通回路,使旁通回路的制冷剂的压力比集管内的制冷剂的压力低;以及制冷剂回路辅机,其使气相制冷剂从旁通回路向旁通出口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具有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1、作为以往的热交换器的一例,提出了一种具有气液分离机构的热交换器,该气液分离机构在制冷剂流入热交换器之前,将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传热管、第1集管、第2集管、气液分离机构、第1出口管以及第2出口管。第1集管和第2集管具有沿水平的特定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第2集管配置在比第1集管靠上方的位置。气液分离机构配置在比第2集管靠上方的位置。位于第1集管的特定方向的两端中的一个端部的第1入口经由第1出口管而与气液分离机构连接,位于另一个端部的第2入口经由第2出口配管而与气液分离机构连接。

3、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热交换器为如下结构:气体制冷剂从气液分离机构经由第1出口管向第1集管流入,液体制冷剂从气液分离机构经由第2出口管向第1集管流入。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233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池悟茨田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