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电力机车车辆的跨接线
本技术涉及电力机车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机车车辆的跨接线。
技术介绍
电力机车由于米用大功率的直流和交流电机牵引,集成有复杂的电力传输和信号传输系统,大部分电力传输和信号传输线路都在车辆的车底架端通过跨接线进行跨接。跨接线通常裸露在车辆的车底架底部,跨接线需要适应车厢之间不规则的运动和裸露的自然环境,其电气、机械和环境的性能要求极高。普通的跨接线上的信号和电力线缆是单芯多股线,并且外面是用尼龙波纹软管包裹这些线缆。跨接线的两端均设置有转接头连接尼龙软管和连接器。转接头和连接尼龙软管连接处经常运动,容易松动进入水蒸汽,而且尼龙软管还是会老化,断裂进入水蒸气,影响电气性能。另外,连接器的尾部附件为直头,在跨接线较短即相邻两个车厢上的控制箱之间距较小时,并且当跨接线缆集成非常多的信号线或者大电流电源线,线缆外皮直径粗时,跨接线弯曲半径就会小,而弯曲数量又多,不便于将跨接线安装于这两个车厢之间。因此,如何提高跨接线在这种条件下的安装方便度和可靠性,是本
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电力机车车辆的跨接线,包括连接器插头(4)、连接器转接头(5)、尾夹(6)和线缆(7),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7)依次穿过所述尾夹(6)和所述连接器转接头(5)并与所述连接器插头(4)连接;所述连接器转接头(5)为弯曲连接器转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力机车车辆的跨接线,包括连接器插头(4)、连接器转接头(5)、尾夹(6)和线缆(7),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7)依次穿过所述尾夹(6)和所述连接器转接头(5)并与所述连接器插头(4)连接;所述连接器转接头(5)为弯曲连接器转接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力机车车辆的跨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转接头(5)的弯曲角度a的大于或等于9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力机车车辆的跨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转接头(5)与所述连接器插头(4)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器转接头(5)与所述尾夹(6)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力机车车辆的跨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转接头(5)包括: 弯曲转接机构(9 ); 设置于所述弯曲转接机构(9)内部,用于对所述线缆(7)的芯线(22)防水的防水机构(8)。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电力机车车辆的跨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机构(8)包括橡胶垫圈(11)和锁紧环(12 ); 所述橡胶垫圈(11)上设置有供所述线缆(7)的芯线(22)穿过的密封孔,所述锁紧环(12)周向锁紧于所述橡胶垫圈(11)的外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力机车车辆的跨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转接机构(9)包括压紧螺帽(13)、C形卡环(15)和弯曲臂(16); 所述压紧螺帽(1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弯曲臂(16)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对应设置的第二环形槽,所述C形卡环(15)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形成的空腔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志强,谢长鹏,
申请(专利权)人:埃梯梯科能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